163 唐诗解读——杜甫之《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

山吐月:诗人身处夔州群山之中,故见“山吐月”。

水明楼:登楼望月,其明照于水而光映于楼,故日“水明楼”。

尘匣:喻暗山。

镜:喻月。月虽缺而光犹在,当其从山中吐出,如宝镜出于匣中,自无而有,故日“开”。

钩:亦喻月。月既缺则形不全,弯月挂檐,如玉钩悬于帘外,由低而高,故日“上”。此非人力所为,故日“自”。

兔、蟾:皆指月。传说月中有玉兔和蟾蜍。

鹤发:白发,诗人自指。

斟酌:犹酌量、量度,想料之词。

姮娥:即嫦娥。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九秋:秋天,亦日三秋。末借嫦娥自说单寒。

解读:

这首诗是大历元年(766)诗人居夔州西阁时作。

杜甫以“月”为题的诗有多篇,除本首外,尚有《月・三首》和《月》(天上秋期近)等,各有特色,时间上也有先后,“四更山吐月”诗早于其他两首。杜甫的一生只在成都有过一段安定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到处流离漂泊中度过,五十九岁便离人世,其是穷困和战乱中走过他的生涯。他的人生感受颇深,对月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从月圆中企盼国泰民安与阖家团圆,从月的盈缺中体会到人生的浮沉与上下,因此诗人有时也用月诗的创作来寄托他的情感。

这首五言律诗以月为主轴,围绕景与情来展开,在写景中含情,在抒情中带景,形成人月与共,生趣盎然。诗可分为两个段落,前四句落主要写月和水,夜深四更时山间吐出了一轮明月,在此时的残夜中茫漫一片水月已难分辨了。这里有两个字用的十分精巧。一为“吐”,月升起用吐,妙在哪里呢?妙在是瞬间冒出山谷,一是突然,二是如新棉吐絮,有奇妙之感。另一个是“残”,残夜,将尽之夜,陆游诗中有句云:“短檠膏涸夜将残”,这更见夜已深沉了,苏轼认为此两句为“绝唱”,不无道理也。下两句进一步写月,好似在暗山中刚推出了一块明镜,此句用两个比喻来描月,尘匣喻暗山,镜喻月,是承上而来,是“吐”字的延续,神态毕露,富有境界,使月的形象更逼真。

后四句为下一段落,主要是由感月而生,写出了人与月相依恋的深厚情感。前两句又用玉兔与蟾蜍来喻月,又用鹤发和貂裘来作引伸,联想到人与月的关系,就上两句所写,可谓形影相伴,若有依恋。这里用了“疑”和“恋”两字,其意明显,即两者结伴和相依,那么其中的款款深情昭然若揭了。后两句从爱月的视角来思考,月中嫦娥寡居冷月之中,天寒冷冰之时顺时而至,这也着人忧虑,虽然乃无奈之事,而流露出真挚的情感,看来这似乎是诗人痴心的现象,无病呻吟,其实不然,人与月似生灵之物,但在人类生存中与月已结下了情缘,尤是诗人杜甫,漂泊的人生更需要与月相伴,在五言的对答中,在相视的刹那间,有了特殊的感受,这恐怕也是诗人乃至人类与月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认为,后三联平淡浅俗,“全入恶趣”,虽言过其实,却也不无道理,看来诗圣之诗亦未必句句皆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