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1-(2)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第2节 拿撒勒的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写到现在发现这两节比较难写。因为对于耶稣,犹太人有犹太人的看法,耶稣的门徒(福音书的作者及后世的基督徒)有他们的看法,而史学家又有他们的看法。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说难写。本书的作者是犹太人,他又以《圣经.新约》的线索为主导(犹太人是不承认新约的)。

本节开始说到耶稣死的年代是公元33年,而他骑驴进城可能是源于《旧约.撒迦利亚书》中的一小段话,大意是犹太人的王将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可见耶稣对圣经应该是研究的非常透彻。伯大尼是耶路撒冷城外的一个小村子,耶稣在逾越节来耶路撒冷,城里肯定是住满了,他就住在城外的伯大尼,对圣经稍有了解的人应该听说过被耶稣复活的拉撒路就住在这里。

跟随耶稣一起来到耶路撒冷的门徒们。有些第一次见到圣殿,被圣殿的壮观所惊呆,而耶稣却预言:“将来的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暗示提图斯将摧毁圣殿,但书中又说,《福音书》是在提图斯摧毁圣殿后才写的。

耶稣说的“我要拆毁这人手造的殿,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应该是指未来的基督教会(无形的圣殿)。

加利利王希律.安提帕斯此时也来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他虽在这里有宫殿,但没有权利,这里的统治权归罗马总督彼拉多(前面说过犹太国王称号被奥古斯都一怒收回),而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的首领就属于大祭司该亚法和他的岳父,曾经的大祭司亚那。

逾越节期间,耶路撒冷聚集了来自各地的犹太人,包括遥远的帕提亚和巴比伦(现伊朗和伊拉克)的犹太人,就像现在的麦加朝觐一样。所以很多人在圣殿内开始做些商品交易和货币兑换,这让耶稣很气愤,他把那些人的摊子砸了并赶出了圣殿。

耶稣和门徒们为人治病(一些神迹),得到了很多下层百姓的喜欢并广泛传播。

由于耶稣带着他的门徒们总是在宣讲世界某日将至,以及耶稣是“大卫的后人,以色列的王”,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尤其是大祭司等贵族群体,于是他们想杀了耶稣。

书中提到了最后的晚餐,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当属达芬奇画在米兰感恩圣母教堂修道院食堂墙壁上的那副壁画了(我到了门口没进去,要预约)。不过其他版本也很多。

被认为最后的晚餐发生的地方,后来建起了一座教堂。

犹大带来抓耶稣的有犹太人的高级祭司和圣殿卫队,还有罗马军团士兵。慌乱中彼得砍掉一个祭司仆人的耳朵。犹大几乎成为“叛徒”的代名词,但如果没有犹太,那耶稣又怎么以死拯救众生呢。

该亚法等人连夜审讯耶稣,理由只是“他说了僭妄的话”,应该被处死。

(0)

相关推荐

  • 以色列之 神韵

    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是"与神角力者",旅者在以色列,能够感受到神韵么? 真实感受以色列的深厚历史是从凯撒利亚国家公园开始的,公元前这是一座犹太城市,后被罗马帝国征服,他是以色列建国后 ...

  • 耶稣的最后时刻

    那天晚上,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坐下来一同吃饭.正吃着,他忽然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众人皆惊,挨个问他说:主,是我吗? 轮到犹大的时候,耶稣回答:你说的是. 接着耶稣拿起饼来,祝福掰开,对他们说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8-(2)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第二节  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萨拉丁死后(1193年),三个儿子瓜分了他的疆域.大儿子阿夫达尔(Afdal,意为卓越的国王)分得叙利亚大马士革(含巴勒斯坦地区及耶路撒冷),并继承苏丹称号.二儿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2-(5)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第五节 义人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保罗从外地回到耶路撒冷,被外地(亚西亚)的犹太人认出来,说他在外邦传反对以色列和摩西的律法,就鼓动犹太人将保罗抓起来,想打死他,幸亏被罗马的百夫长发现并制止(百夫长是罗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1-(4)耶稣受难

    第4节 耶稣基督:受难 耶稣受难(The Passion)在西方应该是无人不知的一个名词. 本节中的内容大多比较容易理解,无需解释太多.有些内容可点击链接查看更多. 本节开始部分对钉十字架的操作方法做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