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在明末一分为三,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极为深远

广义上的蒙古人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草原百姓”,也就是蒙古本部,明朝称之为鞑靼;其二是“林中百姓”,即斡亦剌惕(元朝时的称呼)、瓦剌(明朝)、卫拉特蒙古(清朝)。

瓦剌~卫拉特蒙古,在清朝又称漠西蒙古,这一支虽然并非蒙古人的正统,但却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极为深远,究其原因,便在于瓦剌在明末清初的一分为三。

1,瓦剌与鞑靼之争

明朝之时,瓦剌在西,鞑靼在东,这两大势力的争斗贯穿了整个明朝。

瓦剌曾在也先之时击败鞑靼,一统整个蒙古草原,建立赫赫一时的瓦剌帝国,并南下制造了土木之变,一时天下大震!

但随着也先的去世,瓦剌一统的局面不再,鞑靼复兴,并将瓦剌赶出了东蒙古。

之后,瓦剌开始西迁,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讲起。

2,瓦剌~卫拉特蒙古的组成

卫拉特蒙古由四部分组成,即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

其中,准噶尔部和杜尔伯特部的首领都姓绰罗斯,也都是也先的后裔。

土尔扈特部,是成吉思汗时期克烈部的直系后裔。关于这一部落,看过《射雕英雄传》的应当都有印象,就是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的安答――王罕所统治的部落。这一部落曾助成吉思汗崛起,后来又与成吉思汗兵戎相见,最终被击败。

和硕特部则比较特殊,事实上这一部落本属于东蒙古,属于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弟弟的后裔,是明初赫赫有名的朵颜三卫。也先称霸整个蒙古时期,征服了朵颜三卫。此后,加入卫拉特蒙古的朵颜三卫便称“和硕特部”。

和硕特部加入卫拉特蒙古,不仅增强了卫拉特蒙古的实力,而且使卫拉特蒙古也有了黄金家族的光环。公元16世纪中期后,和硕特部在卫拉特四部中实力最强,其首领也成为了卫拉特的盟主,称“卫拉特汗”。

3,瓦剌~卫拉特蒙古的分裂

明朝末年,随着鞑靼的持续攻伐,卫拉特四部随之不断西迁至叶尼塞河的八河地区。

这一时期的卫拉特蒙古所面临的是一个被包围的周边局势:

东部是属于鞑靼的喀尔喀蒙古;

西部是哈萨克汗国;

南部是察合台汗国分裂后的势力;

北部则是不断南下的俄罗斯帝国;

此外,还有崛起于东北的征服了漠南蒙古的后金。

领地的受限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及牲畜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最终导致了卫拉特四部的分裂。

公元1630年前后,土尔扈特部联合了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一小部分,越过西面的哈萨克草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来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而和硕特部则在顾实汗的率领下南下进入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留在天山北麓的准噶尔部和杜尔伯特部,建立了在清朝初期强大的准噶尔汗国。

4,和硕特汗国

卫拉特蒙古人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四部之中首先皈依的是和硕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当时的西藏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分为两大势力,其一是宗喀巴的黄教(格鲁派),其二是噶玛噶举派。两派相争,后来都开始将希望寄托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人身上。

在蒙古人中,卫拉特蒙古支持黄教(格鲁派),而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则属于反格鲁派同盟。

大约在公元1630年,和硕特部的顾实汗率领卫拉特骑兵,由新疆地区攻入青海,之后又占领了整个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和硕特汗国统治青藏高原80余年,大致与皇太极、顺治、康熙时期相当,至公元1717年被准噶尔汗国所灭。

至此,统一青藏的准噶尔汗国达到臻于极盛。

5,卫拉特蒙古的分裂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深远

清朝统一新疆和西藏的步伐,是随着征服卫拉特蒙古而进行的。而卫拉特蒙古最初的据点仅仅是天山北麓地区,而随着卫拉特的分裂,卫拉特蒙古的范围在地域上不断扩大,并建立了囊括西域和青藏高原的准噶尔汗国和和硕特汗国。

公元1635年,清朝皇帝通过击败林丹汗加冕“蒙古大汗”之位。之后,由清朝统一蒙古,还是由卫拉特蒙古统一蒙古便成了需要解决的一个争端,噶尔丹和康熙之战的原因便在于此。

卫拉特蒙古的分裂和扩大,促使清朝必须不断出兵西藏和西域,以彻底击败对已经归顺清朝的漠南、漠北蒙古有觊觎之心的漠西卫拉特蒙古。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的版图不断扩大,最终在乾隆攻灭准噶尔汗国(1759年)之后达到了最大,而这一版图便是后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源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