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从农村到城市:人生中那么多的第一次
他们曾经都是少年。
我们曾经也是少年。
你们或许正在少年。
从他们的故事里,看见一段历史。
素材来源:《湖南日报》
那么多的第一次
1910年冬,某一天,“东山学校”三个老师李元甫、贺岚岗与谭咏春坐在一起闲聊,聊起了学生毛泽东,三位老师一致认为,毛泽东不应是池中之物,他值得更好的平台。
于是他们和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谈心谈话,告诉他,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推荐你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从韶山冲考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或许年轻的毛泽东并不知道这次选择的重要意义,但这次从乡村到城市,却让他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不仅接受了新的知识,也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毛泽东
1913年
在这所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他第一次见到报纸,报名《民立》。就像你我第一次见到火车见到飞机一样,年轻的毛泽东非常激动。那是他第一次得以了解“政局变动得很厉害”的外在世界,他知道了孙中山,知道了同盟会。激动之下,他第一次发表政治观点,他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上。
只是,那时候没有快捷的摄影装备,我们无从知道110年前毛泽东到底写了什么。但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第一次记忆深刻,毛泽东也不例外。他后来跟斯诺说:我在文章里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担任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他的构想不成熟,甚至有些青涩,后来毛泽东自己也承认,自己的观点“有点稀里糊涂,我还没有放弃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我不很明了他们和新领袖的区别。”
但是,这篇文章却在全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年轻人的革命热情因此被点燃。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就像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一样,毛泽东的偶像就是他谈到的这三个人。
偶像在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年轻的毛泽东并不一定真的了解孙中山这个人,但是这并不影响孙中山在他革命生涯中的地位。
在学校里,毛泽东交到一个好朋友胡崇诚,两个人志趣相当,立志救国救民,他们相约以剪辫子的方式来表达对满清政府的反抗。然而最后两个人却发现,自己剪完辫子后,其他人却反悔了。年轻人容易冲动,一气之下,他们强制剪掉了其他十个人的辫子。
这个事情在学校影响恶劣,校监虽然内心支持两个年轻人,却不得不给了俩人“记大过”的处分。这件事情从侧面反映出青年毛泽东开始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对未来的迷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几天后,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演讲,毛泽东听了之后非常激动,产生了当兵革命的想法。
于是,他以“毛润之”的名字入伍,成为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的列兵。饷银一个月7元。
虽然在军营中,他也从未忘记学习知识,除掉伙食费,他每个月花4元钱用来订报。1912年南北议和,民国成立,未几清帝逊位。毛泽东“以为革命已经过去,决定继续求学”。
离开军营后的毛泽东第一次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没有确定下目标之前,年轻的毛泽东选择了在图书馆学习。这也是我后来无数次给学生的建议,在迷茫的时候,一个人只能活在当下,而活在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读书,图书馆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
年轻的毛泽东走进了湖南图书馆。在走进图书馆之前,他对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都不知道,图书馆让他“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吃菜一样。
”在这个图书馆里,他第一次看见了世界地图,年轻毛泽东忽然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他开始思考,这么多人是怎样在世界上生活的?他接着想到,“我们青年责任真的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的多!从这时候起,我决心要为中国痛苦的人、世界痛苦的人服务。”
这就是青年毛泽东的格局,在自己前途迷茫,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想的竟然是为人服务,如果你非要找到他和普通人的区别,我想,大概就是这个了。
这样的日子也不能维持太久,终于有一天,父亲知道了他的境遇,非常恼火,跟年轻的毛泽东下了命令,如果不去上学就断绝他的生活来源,回家务农。
像无数的年轻人一样,他开始为钱而烦恼,便选择了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他进入了湖南师范学校(四师)学习,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不收学费,膳食费便宜。在所学校,毛泽东遇到了关心自己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记录读书笔记一直是毛泽东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也是很多学霸们学习的秘诀。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讲堂录》就是毛泽东当时留下的课堂笔记,透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见解的青年。所以,仅仅是学习还不够,年轻的学生还要学会独立思考。
读着读着,四师被合并到了一师。这一年,他21岁。在这个学校里,他度过了五年的青春时光。这五年,为他以后走入更大的天地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和身体基础。
在学校里,他坚持“三四五”原则。
三不谈:不谈女人,不谈琐事,不谈金钱。
四法:大量批注;领悟真谛、掌握方法;广收博览,发展创新;考察社会,读无字书;
五种浴:日光浴;雨淋浴;冷风浴;空气浴;冷水浴。
1918年6月,毛泽东25岁。他大学毕业。从此,他走上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革命之路。
1919
毛泽东
# 我想对你们说 #
回顾年轻毛泽东的求学之路,我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对于年轻学生很有启示:
1.老师很重要,平台很重要,能力也很重要。毛泽东在读书的每个阶段都能遇到很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这些老师的推荐与帮助,毛泽东不会这么快走出农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人生中遇到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情。除却老师之外,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也很重要。
但是如果两者都具备,个人没有能力也是无法成就个体,无论哪所学校都有良师,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如果个人没有能力,那么所谓的良师和资源都无法发挥作用。 、
2.抓住机会很重要。如果说青年毛泽东为何可以一步步走向伟大,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抓住了历史给予他的所有机会,比如听从内心,迈出韶山冲,走到长沙,发表政见,创建社团,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是因为没有机会,但是很少人会思考,当机会来的时候,你能不能转抓住他。
3.理想信念最重要。其实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存在着无数的变数与转折,但是他在什么阶段做何选择,有一点一直没变,那就是初心和信仰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哪怕在毛泽东成长的道路上有过不成熟的想法,但这都不能阻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为他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就像那首歌词中写到的:“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
陌上花开
微信号|陌上花开
与你一路同行
素材来源:湖南日报
文字:陌上花开
排版:陌上花开
来稿:fanrui13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