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 | 沈敦和往事: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的跌宕人生

沪说·第86期

今天要说说一位神秘的人物。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沈敦和。

也许你知道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是瑞士人杜南,而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就没有那么为人所知了。或许是因为他官位不够高,他不够精专,或者他只是生不逢时。他是清末民初许多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却很难说主导了什么,可能唯一说得上主导的就是红十字会了。

近代人物的扑朔迷离和古代并不相同,古代人资料匮乏,有记载就算不错了。而近代人物则是记载过多,一旦有什么冲突就不好说了。19世纪出生的沈敦和,他的生卒年份竟然有多达四个不同的版本,百科类网站上是1866-1920,有的说是1857-1920(年谱长编),而宁波词典上是1875-1925,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物词典是1855-1928...... 不知道该相信谁。

本文参考《中国红十字会运动奠基人沈敦和年谱长编(简称年谱长编)》因为其有详实的考据,即1857-1920年。

沈敦和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照片,都是浓密唇须加一身军装,看着并不敦厚,也不甚和气,可他却与中国近代的医疗历史息息相关。

中断的留洋,翻译官做起的仕途,中法战争踏上正确的道路

沈敦和,字仲礼,1855年,生于浙江宁波(鄞县),出过国,留过洋,而且大半生所做的事情就是和洋人打交道,并不应该像他肖像中传达出来的土军阀气味。他在英国剑桥留学的时间,专攻政法专业,可惜这次留洋并不成功,一年之后,因父亲去世他中断学业回了国,那是1876-1877年之间的事。回国后的沈敦和,以“议叙”的方式加入了公务员序列,但仅为最末流的“从九品”,次年即1878年,他来到了上海租界,成为租界会审公廨(租界)谳员陈某的翻译。会审公廨是租界的中外联合法庭,由中外法官共同参与,审理案件的当事人也涉及不同国籍的人,也当真是需要沈敦和这样的人才,不过确实有些屈才了。

刘坤一,沈敦和的第一位伯乐

几年后,沈敦和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看中,挖去江宁协助电报业务,又适逢左宗棠开设金陵同文馆,沈敦和担任英文讲习和管理员。同年,又加入水雷鱼雷学堂当提调(管理、调度职责),协助英国教员的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军事方面的工作。1884年,在沈敦和28岁这一年,中法战争爆发,台湾战事吃紧,作为海防粮台委员的沈敦和出了奇谋,成功给台湾守军输送军粮,保住了台湾也保住了上司的饭碗,这也是沈敦和从一名中外交流的技术小吏真正做上官的开始。

己亥遭贬,庚子与难

沈敦和凭借他的语言才能,在南京、上海两地多次陪同大员会见外国使节或者进行外交谈判,期间也负责甲午战争期间长江沿岸的防务,防止日军乘胜南下。后筹备自强军,颇有了一番地方豪强的意味。1898年因筹备地方防务有功,赐二品顶戴。
沈敦和曾经也想效仿上海,并在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其管辖的吴淞开商埠。当时的宝山与上海属于两个县,互不干涉,而吴淞有港口优势,但因为有炮台重地,因此最终让黄浦江中游的上海占了先。但开始不久后,中国因庚子战乱签了《辛丑条约》,上海进一步开放,还疏浚了黄浦江,船只可以直抵外滩,于是吴淞这边刚刚开始的建设就无疾而终了。
而就在沈敦和风生水起之际,他不幸卷入了清廷从19世纪末开始的政治斗争之中,1898年戊戌变革失败之后,慈禧太后开始乾纲独断,政治上开始趋于保守,越发仇视西方,许多洋务派,进步分子,甚至只是认可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臣受到打击。而沈敦如只是遭到厄运的其中一人。
间接造成庚子战乱的朝廷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大学士刚毅于1899年己亥年弹劾了沈敦和,致其削官,还得北上至京北张家口效力“赎罪”。这些保守派看不惯洋务派吃香喝辣,跟外番勾勾搭搭;一生与洋务无法脱离干系,又无实际靠山的沈敦和是他们理想的打击目标。这些保守派后来甚至召来义和团进京杀洋人,与十一国宣战,最终引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滔天之祸。刚毅于护驾西逃(朝廷称西狩)的途中病死,也算是罪有应得。
沈敦和此时恰好在张家口“戴罪立功”于鸡鸣驿、宣化击退了德英意奥联军的进击,免除了发配之虞,改归察哈尔都统奎顺差遣委用。奎顺对其评价是“既止洋兵之西趋,又全万民之性命,是沈敦和保全之力,既非笔墨所能宣。而沈敦和专对之才,亦非寻常所可及。”后,沈敦和官复原衔,但仍归奎顺遣用。

与李提摩太相遇于山西,日俄战争促使中国红会诞生

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几个巴掌打得清醒了过来,保守派死的死,贬的贬,沈敦和战前有功,战时又立功,在庚子年经历人生最低谷又转而奋起获得第二春,沈敦和显然已经完成了人生最大的试炼。
他的才干为山西巡抚岑春暄看中,被挖去山西做实干,其中山西教案、筹办山西大学堂的事由之中,沈敦和与李提摩太相遇了。李提摩太是一位英国传教士,他与当时清廷的高层走得很近,也曾在山西赈灾,因此与山西感情颇深。筹办山西大学堂的经费即经由他的斡旋,来自英国退回的山西教案及庚子拳乱的赔款。沈敦和担任督办,而李提摩太则担任西学书斋主管,由此结下了交情。
着清朝服饰的李提摩太一家
1904年初,沈敦和突然又变成了“上海记名海关道”。此时,东北战云密布,日军向旅顺的俄国舰队开火,于是掀起了在第三国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沈敦和与四川、直隶的另两位有名望的道员一起成立了“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人效法西方(当时称“泰西”)“红十字会”的第一个民间慈善组织,又与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形式,善堂很相像,因此无法得到日俄双方的承认,焦急之下,沈敦和遂想到了李提摩太。
很快,在李提摩太的帮助下,1904年3月10日万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在上海成立了,45位董事中,李提摩太为首的35位西人董事与沈敦和为首的华人董事共同议事,当然正因为这样的比例,许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洋人的组织,而沈敦和也被后世的一些记载,误称为“商人”。
多面沈敦和
沈敦和一生总是与洋务或者说外务打交道,又适逢中国社会全面近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因此他与很多看上去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都有联系,除了山西大学堂之外,他与李提摩太等又在上海创办了工部局办的华童公学。他督办过铁路,从北方的京张铁路,到江南的宁沪铁路都曾有过他的参与。他是天足会的重要成员,很多人知道民国以后禁止缠足了,但在清末就有类似天足会这样的组织劝导妇女不要缠足了,沈敦和还创办过《天足会报》。
沈敦和也热心于宁波同乡会的事业,如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宁波侨民在周生民上海被俄国水手打死事件等都有他带头向清政府和当事国人物出面交涉的事迹。沈敦和与朱葆三等于1907年创办的华安人寿保险公司(与今天的华安保险公司无关),是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他也支持留学生回国创办剧社,自己也出任社长,宣传演出。他后来出任工部局华人董事,参与共同禁烟的行动。
朱葆三像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盛宣怀当总理,而沈敦和则成为大股东之一,“持有500股”。

慈善家之路

1904年创立中国红十字会时,沈敦和是以官员身份示人的。但几年过去,沈敦和的官员味道越来越淡,反而越来越像一个商人,这也是晚清以盛宣怀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技术官僚开始抓官办产业,搞得亦官亦商,进而不官不商造成的,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和弊病。
1909年,沈敦和在上海徐家汇一带购地10亩兴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即今天的华山医院。
华山医院的网红医生
1910年春,医院建成,其中有手术室、病理室、消毒室、X光室、制剂室等无一不包,设备精美,甚至还请到了外国大夫、护士坐镇诊疗。同年,粤皖鄂江浙五省发涝灾,尤以皖北苏北灾情严重并爆发了瘟疫。红十字会共救治近7万人,募捐170万元。

1910年横扫华夏的鼠疫事件,影响了整个东北,波及华北,也震动了上海,更因为上海分治的特点点燃了上海租界和华界对于检疫的分歧,因为工部局看不惯华人的生活习惯,想要带人带药去苏州河北租界边缘的甘肃路山西北路一带强行检疫喷药,因为中外文化差异以及租界当局的傲慢无礼,引发了不小的冲突。

在协商中,沈敦和与工部局据理力争,最终达成“华人自设时疫医院,检疫只查鼠疫一项别的不过问”双方均能接受的应对方案。同时,他也去慰问了被英国人强行检疫的华人,并向他们保证将来由中国医生来检查,不必惊慌。沈敦和没有食言,他建起了中国人自己的传染病医院。
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与清军在武汉爆发激战,沈敦和和福开森受盛宣怀派遣赴武汉进行救济事宜。但因为其身份难以与清廷划分,遭到非议。尤其是被组建中国赤十字会的张竹君在报端的责难(牛头马面,欺世盗名,让红十字会沦为大清及士绅的红十字会),言语之刻薄激烈让沈敦和颇为难堪,不过他也给予了回应和有理有据的反击,从中也能看到一个慈善家的初心和无奈。

鄙人之于红十字会,薪水夫马丝毫无所取,本非图利而来,轻硜之愚且不能见信于女士,更何足以欺世盗名乎?

沈敦和回应张竹君的报纸声明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南北双方仍在武汉对峙,不过瑞士红十字会总部已经回函接纳中国红会成为红十字国际联合会的成员。1月下旬,同盟会的姚勇忱给沈敦和和中国红会在《申报》上发公开信,忠告其不要让人利用红会章程“作奸犯科”,两日后沈敦和即在《申报》上回敬。关于“作奸犯科”,沈说道
"设有作奸犯科,甘违会章,已失去会员待遇,本会亦断无庇护之里有也。辱承忠告,自当严加限制......”
勇忱仁兄大人伟鉴,....
2月份,南北议和成功,清帝逊位,孙文让贤,袁世凯与黎元洪成为中国第一任正副总统,他们对沈敦和和他的红十字会在议和中的作用有着很高的评价。
但1912之后,沈敦和已经很少以官家身份出入各大活动,最大的名号就是中国红十字会副总会长,一直保持到1919年,去世前一年才主动辞去,辞职的原因也是发现这个位置被人觊觎多时了。他的最后十年,除了偶尔打理自己入股的汉冶萍和华安保险,就是关心教育、赈灾以及在军阀混战中斡旋保全平民——从孙中山不满袁世凯刺宋教仁等一系列作为而发动二次革命开始,全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多起兵变,沈敦和的红十字会总是快速响应,及时救济平民,以及经营他当年应对鼠疫时开设的公立医院,晚年的沈敦和俨然是一位全职的慈善家。
1920年7月,沈敦和在凤阳路(当时称白克路)的家中去世,享年六十有四,出殡时许多人为他送上最后一程。然而,整整一百年之后,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沈君?若不是这部年谱长编,连他的生卒年月都要搞不清了。人,毕竟是健忘的;人们,更是如此。
本文史料内容参考《中国红十字运动奠基人沈敦和年谱长编》由孙善根主编,宁波红十字会和鄞州区红十字会联合编写,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书中按年份纪录沈敦和(忠礼)事迹,原书无点评(仅收录当时人的,及文献中的评价),无分析。

城事 | 上海为什么没有武汉路?汉口路了解一下
沪说 | 镜头里的上海这些年(三)门面

分享 | 武汉加油,Fight the Virus

上海哪些地铁站,去机场、火车站最方便?

沪说 | 另一个匈牙利“沪漂”:设计比人出名的鸿达洋行

城事 | 九亭的规划,我们的读者有话说

沪说 | 魔都制造(一):金门路的楔形屋和高架桥边的博物馆

城事 | 从沪牌参拍人数持续萎缩说起

(0)

相关推荐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成为国际红十字大家庭中的一员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万象更新,充满希望.也是这一年,中国红十字会被正式批准加入国际红十字运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12年新年伊始,传来佳音:1月12日瑞士国日内瓦红十字会会长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首届会员大会

    1912年无疑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关键之年.1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得到"国际红会"的正式承认.这是对中国红十字会自1904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自我并在人道主义领域取得辉煌业绩的嘉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杂志》创刊

    "宣传--红会工作的'半壁江山'".红十字会作为外来事物,在近代中国生根发芽并成长于上海一隅,与当地发达的新闻传播系统不无关系. 早在中国红十字会创立之前,就有人借助<字林西 ...

  • 清朝最惨烈的大灾荒,灾民多达2亿,曾国荃:全是鸦片惹的祸

    清朝最惨烈的大灾荒,灾民多达2亿,曾国荃:全是鸦片惹的祸

  • 1877,警惕维多利亚这个老娘们儿打赈灾牌|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图:法国人所绘1907年饥荒图 ◎ 作者:肉山大魔王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54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统一”大会

    1912年1月1日,大清帝国灭亡,中华民国诞生,中国红十字会面临新的转折.鉴于在辛亥革命救护中的巨大功绩,中国红十字会的"立案"申请很快得到了民国政府的批准.9月29日,中国红十字 ...

  • “长编”的意思及“年譜”編寫中存在的問題

          <"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一文云"可见,'长编'就是更正式.更庄重的'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之' ...

  • 陈春生||山西大学的创始人—谷如墉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往昔|沈敦和:一生奔走为人道的中国红十字事业奠基人

    READING 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史上,沈敦和绝对是一个关键性人物.1904年,为救护日俄战争中的东北难民,他发起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前身),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护行动.1907年,中国 ...

  • 中国红十字会向印度伸出援手

    在印度新冠疫情告急之际,中国红十字会向印度伸出援手. 据中国红十字会网站5月9日消息,近日,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红十字会对此高度关注.为助力当地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名称及驻地变迁

    1904年3月10日,"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在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正式成立,后更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1910年6月,清政府将"中国红十字会"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会徽渐变录

    对于全国红十字工作者来说,有一个标志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会徽: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在现有可查的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与现今采用的会徽外形上相近的图案,是1913年出版的<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日侨回国

    1953年3月至1958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中国政府委托中国红十字会出面,协助日本侨民回国,是当时两国之间一件比较大的事件.它既妥善解决了中日战争的一个遗留问题,也开通了战后中日民间交流 ...

  • 中国红十字会会徽诞生记

    对于全国红十字工作者来说,有一个标志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会徽: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在现有可查的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与现今采用的会徽外形上相近的图案,是1913年出版的< ...

  • 中国红十字会协助3.5万日侨回国

    1978年8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 而在65年前的1953年3月至19 ...

  • 往昔|周恩来总理与《中国红十字会会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着历史抉择,何去何从成为困扰红会人员的一个重大问题.周总理对中国红十字会一直非常关心,以后中国红十字会从改组的酝酿,到总会迁京.协商改组会议的召开,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周 ...

  • 往昔|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少数上层人士赴台,秘书长胡兰生留在上海.留在南京的总会职工成立职工会,以中国红十字会职工会的名义对外联络.上海解放后,5月28日总会人员全部由南京迁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