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甘氏家族:书香门第春常在 诗书礼义振家声

观兖州 知天下

书香门第春常在 诗书礼义振家声

甘益哲

兖州甘氏家族,原籍为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今丰城市)甘塘里人。在明清易代之际,家居南昌丰城的甘文德公,字元玉,太学生,其叔父及近亲在明代京城为重臣,寓居京城西直门西,至今仍有存名的甘家口、甘石桥、甘家口商场、甘水桥一带。其父因赴京师探望弟兄及家人,病于寓处。

文德公于明崇祯壬午十五年(1642)赴京省父,行至济宁正逢清兵攻破兖州,通路断绝,遂不得往,在济宁寓寄数月。又闻江西老家不靖,乃束装南还,待至故里家室俱被战火化为灰烬,宗族失散,杳无音信,只得复返济宁,因济宁尚有寄存之资,还可资助去京。甲申(1644)明代鼎革,是为顺治之元年。路始通,至京师遍访甘氏故居甘石桥一带及京畿南北内外,则父与叔父及其家人迄无音耗。不得已,痛哭返济。

流寓济宁期间,因常往来兖州郡城,乐此地的风土人情,康衢通达,遂于顺治初年,贯籍兖州(滋阳)城内大街范氏牌坊旁,是为居滋阳甘氏之始祖。文德公居兖后就把原籍的“耕读传世长,诗礼恩泽远”的家风、家训带来了滋阳新家。四个儿子先后均考入当时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太学生。长子霖由郡庠生成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经六年一次的朝考录取,出任观城县(今聊城)教谕,大计卓异,擢升江西省崇仁县知县。康熙二十三年(1684),恭遇皇帝封赏,敕授文林郎。遇母陈氏之丧,丁忧回乡,守制三年。制满,复选调四川屏山县知县,时藩将吴三桂引兵反叛,清军相机防剿,进驻屏山。一时军需供给匮乏,霖不忍心加重百姓负担,遂派遣其子棠阴返回滋阳变卖家产,以资应对,待儿子带着钱财回到屏山,霖已因积劳成疾,呕血离世。

川鲁乡民闻之,莫不痛论惋惜!霖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卒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享年仅四十五岁。《滋阳县志》(人物列传(下)卷九)载有传记。

还应一提的是文德祖昆弟文焜公,幼嗜读书,崇尚忠义,稍长入国子监,善骑射,累官至云贵总督,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使。清康熙初,逆藩吴三桂恃功跋扈,起兵云南谋叛。文焜公以有文才武略受圣祖重用,特命率兵讨伐,受命于危难之际,决心慷慨负大义,对加害于民者严惩不贷。携子国城及众将兵一路拼杀,浴血奋战,终因内部出现变节降贼者,终至被围困,弹尽粮绝,父子双双殉难于贵州省镇远县吉祥寺前,时文焜时年甫四十二岁。圣祖康熙闻之,轸悼并赐加赠兵部尚书,进阶荣禄大夫,谥曰:“忠果”。特命其长子宣化府知府国均,次子辰州府知府国培,双赴贵州镇远县扶柩北上返京。柩将至之日,特敕内大臣及诸将恭迎至芦沟桥畔,并赐大官茶酒哭临其丧。赐祭葬于京都西直门外甘氏故居近旁郊原,并立巨碑于墓道,御书“劲节”大字匾额敕赏。重修其尽节之地镇远县吉祥寺,并在贵阳建专祠以示纪典,时在大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事。斗转星移,拂去尘封的记忆,欣逢二〇〇八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传统人文文化兴起,贵州省镇远县政府在古城周大街吉祥寺遗址旁,于十二月树立起清代忠义之臣云贵总督甘文焜公之汉白玉雕像,石像身高三米余,肃然有神,石材取自河北省,由南京市雕塑艺术公司承建,供后人瞻仰。

在《滋阳县志》及《甘氏族谱》中,还记载着恩科举人,知县、知府甘崇敬的事迹:崇敬,字寄山,滋阳甘氏第七代孙,诚恳力学,崇尚气节。崇敬公在学堂读书时,看到本城百姓因为常在泗河岸修堤筑坝,深受其苦,又有居民的小车被强行摊派出夫劳作,为经商运输的百姓所痛恨,崇敬对此更是深恶痛绝,正逢当年大考举行乡试,便趁机诉之于上级派来官员,终于使累罪百姓多年的沉疴疾苦得以废止。

当时县里有个姓张的青年,被衙役欺辱告之于县官,官袒护衙役而不问曲直。张闻崇敬公为人仗义执言,乞请为之主持公道,公便带着青年去见官,与官进行辩论。

官大怒,要关押张,还企图加罪于公,崇敬于是带着张去京城告御状,这件事终得大白于天下,污吏被惩,由此仗义执言的颂声传诵京城内外。

崇敬公于嘉庆癸酉十八年(1813)入选拔贡,戊寅二十三年(1818)为恩科举人,初选授河北省正定府获鹿县知县,兼署理藁城,曲阳等四县知县事。公性情刚毅豪迈,急人之难不避汤火,忠恕直言,深得民意。解甲归田后,热衷于家乡的文教发展事业,改扩建紧临府河的甘氏故居为二层书楼,底层供学子学习之用,二层供藏书、写作、休憩之用,楼南厅房为接待亲友处理事务之处。楼旁有寓室小院一处,有便门可下河汲水,院内外多植珍花异卉。大门外即是商店林立,行人如织的东大街(也称东门里大街,民国年改称中山东路。)这期间崇敬公积极参予重修本县志撰写辑录工作,与江西广昌县知县(乙丑年进士)袁汝虔,共同担任重修《滋阳县志》的总校职责。在书楼内,烛灯长明,广览藏书,鉴古可以证今,博采古今,彰往可以察来。通才卓别,史笔精严,终于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完成了志书的重修重任,并终得使志书文稿得以保存流传下来。另外崇敬公自撰的部分珍贵文稿,在《滋阳县志》一书中也得以留存下来,一县延续了一百余年之久的文献史稿,和他重修的甘氏故居书楼一起,终得流传于今,功不可没,书之以告慰来者。也许终因厌烦城市街道的喧嚣,也许文化人贪慕雅静的性格使然,崇敬公把书楼让给了胞弟岁贡生延宗专职办学,自己避居泗水河畔的黄家村生活,院内房舍井然,花木葱茏,并修甘氏林园一处,内广植松柏。

时清朝时局动荡不已,列强入侵,外侮内患,绑匪流寇横行。家人劝引去远乡避贼,不应。劝入城,又不可。挥散家人离去,正襟稳坐在堂屋正中,临危不惧,处世泰然。

不久,土匪果然蜂入而至,闯奔进屋,以为在外多年为宦,向其索要巨金,被断然拒绝,便在庭院中点燃起火堆以示吓之。崇敬公愤然怒起,呵斥道:“强盗!我真愧为官一任,没能把祸害百姓的匪贼消灭,如若怕死何敢在此坐等?!”贼大怒,把他绑在庭树上,堆柴焚烧致死。公生时崇德向善,静以修身,死则成仁取义,炳烈千秋。《滋阳县志》在人物列传(下)忠义栏内为之列传纪。

甘延宗:字寿平,咸丰甲寅(1854 年)岁贡生,崇敬之季弟。品行刚正,一向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被闾里人称赞。父患疾瘫痪,卧床十余年,延宗日夜细心照料,掏屎擦尿,始终无倦意。崇敬为生活计外出设塾,忽然患上瘟疫危及生命。延宗听说,严格限定时日前去探视。延宗本来腿脚有奌跛,于是赶了头毛驴匆促上路,风尘仆仆颠簸千余里,臀部被硌破血流至鞋内,途径月余才抵达兄长的寓所。而崇敬的病此时已好了许多,兄弟乍见,想持痛哭不已。遂又一起进见歇息处所的主人贺耦庚先生,贺为当地的长官,对于延宗的行为深感敬重和不寻常。临近回乡,贺先生取出价值倍于寻常的二百精金做为临别赠送之礼,延宗却推迟不受。到崇敬出仕去河北获鹿当县令,兄弟们已析箸,延宗靠当塾师生活自给,崇敬赠送他钱财,他推迟并回书说:“小弟不敢像战国时齐人陈仲子那样,在楚国国王想叫他出仕为相,不就,反而与妻逃走去为人浇园,那样高风亮节。但也不想当富家翁,舌耕自给足矣。”乡民评赏他这种高风亮节的德行。延宗悟性聪明,理解力强,九岁既通读儒家的易经、尚书等多部经典。

后因腿疾暂弃学业,到十九岁拄着拐杖开始当塾师。年少时经府学考试为诸生,又因成绩优等,成为廪生,食宿得由供应。一生教书,兴学教风严谨,后以岁贡生卒于家。

甘永清(1751 年—1819 年)字澄远,由武生入伍,官至兖州镇标中营千总,候推守备,恭遇覃恩(帝王封赠的恩惠)敕授武略骑尉。甘雨(1782 年—1852 年)字喜亭,由武生入伍,官至兖州镇标右营千总,候推守备,敕授武略骑尉。甘师善(1858—1928)岁贡生,候选训导,在兖州府学任教读及管理职务。家训有方,家教有成,子孙多有建树。

境随时迁,自辛亥革命以来,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方法代替了沿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在这个伟大的转折与变革中,甘氏后人更是激流勇进,勤恳苦学,做时代的弄潮儿。甘氏书楼在社会大变中仍坚持教书育人,把族内及周边的愿学童子教其读书做人,直至日寇占领兖州被迫停办。其中甘世恩公长子益豫,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三子益鄂晋升为部队兽医专家,定居北京东城区南湾子胡同。世重公长子益三,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后在交通大学任教授。三子益华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晋升为高级医生。益衡东北粮校毕业后,任大连市粮食局干部。

益中、益宇分别任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古代童蒙教育中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三字经》一书中,曾表扬“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族中的甘世重公,六个儿子,均教有所成,业有所立,家有所安,岂不让人更钦哉?!世舜公济南军校毕业后,戎马倥惚,投入了伟大的解放战争,累官至正团级。后生益秋,少壮有担当,在 1984 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斗敌,为国捐躯,年仅 21 岁,《兖州县谷村乡志》纪有传记,追为烈士。“国家、民族的振兴要靠教育,家族家庭的振兴发展更离不开教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好了,族风才会好,民族才会好,国家才会好。”

这些发人深省、启人奋进的教诲都激励着甘氏家族成员不忘初心,努力奋斗。

这当中,既有为人民教育辛劳一生的世元、世周、世波公,也有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世根、世旺、世阳、世平公。住在汉马河畔、泗水之滨的甘氏后贤们,在新时期良好的家风家训文明教育与实践活动中,为感悟家乡美好风光的魅力,珍爱宜人的幸福生活环境,正撸起袖子加油学,埋头干。

说起在大拆大建中,为保留和发扬传承古老兖郡文化,政府保护了一批古老民居房舍,甘氏故居及书楼即列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远见卓识,给居民留下了乡愁,也蕴涵着至理名言“德厚流芳”“时和世泰”耐人体味的哲理和遐想。二百多年的古民居,在战火风雨飘扬中终于挺了过来,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奇迹,一种慰籍,一份担当,一份守望。关于故居的兴建及存留史,已由杜心广仁弟在《兖州春秋》(第七辑)第401 页 -414 页“兖州老城区明清古建筑及其家族概况”著文介绍了,不再赘述。建国初期,中山东路甘氏故居被县人民银行当做金库使用。想补叙的是已尘封世远,鲜为人知的一件事,1962 年左右,大学毕业后,我正在泰安一中任教,一位同乡告知我,兖州的老银行金库被盗。老兖州人差不多都知道,解放之后由于处于繁华地段,加之建筑牢固封闭又好的中山东路的甘氏故居,被银行部门选中,成为金库。故家乡人又多称它为“老银行。”流窜大盗刘贵昌闻之这一情况,几经踩点蹲守,瞅机开锁破门,窃取了三麻袋人民币,还有的传说因钱钞太重,还丢在皇城园农田里一麻袋,窃走了两麻袋,价值约六万元。(那时还没有大面额钱币)成为全国为之震动的特大案件。

刘贵昌逃至东北一小城胡同内,包养着情妇,隐匿起来。据传他好吸烟,到胡同口一小烟店内购烟,从不让女店主找回零钱,女店主生疑,便报了案,该案遂告破,刘贵昌被缉拿归案,1964 年冬,在兖州被判处死刑。之后不久,该人民银行金库迁建新址,原建筑转为镇供销社所用,城市越古老,琐闻轶事也越多。

甘家大院、书院紧邻古代称之为泗水的府河,背靠诗圣杜甫登临赋诗的少陵台,兖州人称其为“土山”。千百年以来,少陵台泗水旁留下了很多历代文人们颂扬这一带风光的著名诗篇。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诗坛泰斗们的引领赞颂和妙笔写真,给这儿的山和水带来了福音和灵气。附近一带成了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数百年来,这一带世家林立,鲁风儒韵浓厚,诗书礼乐相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初期,有民谣相传“袁家的田,姚家的钱,甘家书楼,汤家厅院,卫家旗杆大门前站,范家大石坊立在街中间,郑家的围子盖在了嵫山。”直至上世纪末,这儿仍是大众剧院、人民影院、百货公司、新华书店、糖茶站、东桥饭店等楼台馆所萃聚之处,热闹非凡。历史给兖州五十多万民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厚的人文传统文化和久久的乡思乡愁,并将永远挥之不去。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9期

观兖州  知天下

(0)

相关推荐

  • 一起玩古董 | 清代顺德籍进士书法选辑

    清代顺德籍进士书法选辑 1 郑际泰,字德道,号珠江,乡籍林头.康熙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吏科给事中,曾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 2 严蔚,乡籍黎村(今伦教荔村).雍正二年进士. 3 温 ...

  • 张榕轩故居2~3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清河堂(二) 张榕轩故居,入门为清河堂,原来轩辕帝第五子挥,见流星划空,发明了箭,被任命为弓正(监制弓箭之官),因弓箭乃开弓射长远,张为张,故赐姓 ...

  • 读《廖氏武威郡族谱》札记(十)‖廖曰敬曾迎养母亲于山东

    廖曰敬曾迎养母亲于山东 廖曰敬文魁匾 廖曰敬是西宁官井头廖氏四世祖廖灿云的长子. 廖灿云生有四子一女,长子曰敬,字存之,号缉堂.乾隆戊子(1768年)科举人,后来通过大挑任用为知县,分派到山东,先后代 ...

  • 【书楼】孙廷铨山雨楼:官居一品,勤录乡闻(下)

    孙廷铨在家乡期间,完成了几部重要的著述.从顺治十八年开始,孙廷铨的舅舅张联翼与其同门好友赵进美在陆续编纂<颜神镇志>,康熙五年,孙廷铨与张联翼对<颜神镇志>做了最终修订,并由孙 ...

  • 寻找探索——滕州市界河驿!

    我作为民间文化研究者,在民间创说着"九省通衢"一词最初就是指的滕州,所以滕州古有"九省通衢"之称的说法非常准确.清朝乾隆皇帝借用"九省通衢" ...

  • 一叶岂能遮华夏?

    近年来,网上疯传"山东人迁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尤其某省级官网一篇<山东人如何从大槐树迁来的?-->更是推波助澜,说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的小脚趾都是两半的,小脚趾畸形成了& ...

  • 铜川历史上的党姓名人

    党森,明朝天顺年间贡生,官至长子县丞.出自<同官县志> 党直,明朝嘉靖年间贡生,党森之子,官至平江县丞.出自<同官县志> 党虞臣,明朝嘉靖年间贡生,党直之子,党森之孙,官至灵石 ...

  • 主持编修多县志书的肥城赵完璧

    主持编修多县志书的肥城赵完璧 梁圣军 赵完壁,号连城.山东肥城人,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选贡生河北保定知满城县事,万历二十五年(1597)修<满城县志>.万历<满城县志>八 ...

  • 旧学堂甘氏家族使用的礼貌语言

    甘氏家族很讲究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汉语中的礼貌用语也十分讲究,可惜现在很多都要"失传"了. 与人相见说"您好". 初次见面说" ...

  • 旧学堂甘氏家族的文明礼貌用语

    甘氏家族很讲究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汉语中的礼貌用语也十分讲究,可惜现在很多都要"失传"了. 与人相见说"您好". 初次见面说" ...

  • 福泉甘氏家族理事会工作报告(在福泉甘氏家族理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6次会议上)

    2021年8月14日 各位副会长.理事.家族代表: 今天,我们福泉甘氏家族理事会第一届理事会大会在各位家族成员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如期在福泉召开.理事会自2015年3月22日成立以来,我们本着弘扬祖德 ...

  • 明代兖州鲍氏家族

    明代兖州鮑氏家族 --摘自<寿石斋_新浪博客> 1.鲍姓溯源与兖州鲍氏始祖 鮑氏家族是明代兖州的名门望族.位于今兖州城西南的新兖镇鲍家林村,即其茔墓所在:现在该村鲍姓,是其直系后裔.本文依 ...

  •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覆灭,武则天去世后,武家为何没有遭到清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强势的女政治家,其中最出名的两位,便是汉朝的吕后和唐朝的武则天.这两人不仅心狠手辣,而且在朝堂中也力压群臣.在她们统治时期,大臣们噤若寒蝉.随着她们登上权力的顶峰,她们的家族也 ...

  • 钱氏家族的故事  演讲稿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是什么样的家族 欢迎来到如何建设书香家庭课程,自古以来书香门第是读圣贤之书 行圣贤之道的美好家族.建设书香门第,对于每一个价值意义十分重大,自古以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道德传 ...

  • 【九大房祭太乙 八百年缅志斋】辛丑年邓氏家族春祭太乙公

    一年一度的梅州松口邓氏太乙(志斋)公祭祀大典隆重举行.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五,风雨无阻,如期举行.2020年因疫情原因,本是云浮罗定法聪堂邓氏主祭太乙公祭祖活动取消,今年仍然由罗定邓氏主祭. 遥想太乙公 ...

  • 档案解读 | 寻根探源说档案 书香门第话家族 ——带你阅读浦东的一支顾氏家族(上)

    书香门第,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中国成语大辞典> 什么样的家族才能称得上是"书香门第"呢?屏幕前的你有过类似的疑惑吗? 今天小编就借助家谱介绍一个" ...

  • 兖州名门望族——袁氏家族略考

    兖州袁氏家族,是明清及民国年间当地一个有名望的文化家族和官宦世家. 兖州袁氏家族,其祖原隶籍山西省洪洞,于明初迁滋邑,世习儒业. 滋阳袁氏始祖家谱所记入滋始祖为尚京公,字龙江,大明监生.德配倪氏,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