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是长工,屠企才是地主!天理何在?

查询每日猪价,关注中国养猪网!

屠宰企业与养户的拉锯战从没停止过,而2017年的猪价几何,进口肉量几何,都是影响大局的因素。

猪价在经过持续一周多时间的平稳调整后,屠宰企业开始试探性压价,尤其是北方地区,屠宰企业压价明显,屠宰企业收猪较为顺畅,猪价呈现下跌走势。部分地区猪价跌幅达到0.5-0.7元/公斤,今日全国猪价较之前几日也来了大跳水,跌至16.9元/公斤附近。

  

屠企压价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屠企“战略手段”,整体来说,猪价同比下跌的时候,屠宰企业将最为受益。

  

比如2016年,整年行情看过来,虽然一年中有几个月的猪价处于相对低位,但猪价低位时消费端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怪象,即“猪价跌,肉价不跌”,屠企在猪价下跌收猪时压价,而利用传导至消费端肉价的一个时间差大赚一笔。拿16年年中来说,屠企在6-8月期间大举补充库存,加之进口肉的有益补充及造势,使得中秋及国庆前备货需求减弱,但压价筹码却大幅提升,压价效果异常显著。

  

同样,在如今消费低迷,猪价上涨不利的2、3月,正是屠宰企业压价的好时机。虽然前期大幅雨雪降温,运输不畅给猪价带来一些利好,但严峻的疫病形式及越来越暖的天气,始终不是支撑猪价一直坚挺的关键点。

  

屠宰企业与养户的拉锯战从没停止过,而2017年的猪价几何,进口肉量几何,都是影响大局的因素。

  

双汇大举扩张屠宰,押宝猪价下行

  

作为中国最大的屠宰龙头企业,2017年2月4-6日,双汇年度大会上,其带头人万隆为2017年定调,其中一条就是“上规模”,强调围绕“屠宰业要上规模,肉制品要调整好结构”做文章。

  

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已是全球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头把交椅,最近又凭2016年业绩首次跻身全球500强,它的动作带有行业风向标作用。今年双汇要在国内生猪屠宰业上发力,“农业家内参”认为,双汇此举押的是2017年猪价下行的机会。

  

农业部整顿小型屠宰,利好双汇等大规模企业

  

此前,主管全国屠宰行业的国家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屠宰行业,引导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完善屠宰准入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要健全完善屠宰企业准入管理制度,严把准入条件,规范屠宰企业准入审批。减数控量、提质升级,引导屠宰企业采用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整合乡镇小型屠宰场点,力争2017年再压减一批乡镇小型屠宰场点。

  

业内专家分析,如果该通知在2017年得到落实,对双汇、金锣等大型屠宰企业将是利好。

  

低价进口肉进入是屠企压价的好帮手

  

2月24日,从海关总署了解到,2017年1月进口猪肉11.18万吨,同期增加15.2%,不出此前行业人士的预料。据厦门海关人士分析,从国内猪肉市场供应、成本、需求等方面来看,国内猪肉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今年猪肉进口量仍会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随着低成本的进口肉数量增加,这对国内猪价的冲击还是不得不防!虽然最主要的还是大肆渲染影响心理面,但是还是成为屠企压价的得力助手。而低价进口肉的进入,对于双汇来说,是其肉制品加工上一大赢利点。毕竟,2016年进口量最大的也是它了。

不管怎么样,角色不同立场不同,商人的本质就是追本逐利。而对于无法控制猪价的养猪人来说,最实在的还是养好手里的猪,顺势而为。但是不能忘的是,在屠企压价或渲染猪价时,能够保持清明,不抛不压。

屠宰企业如何影响市场猪价?

  

首先,由于生猪交易在很多地方都是垄断经营,各个地区都有固定的猪经纪,外来者很难进入,这就形成了区域收购垄断,因此,猪经纪自然可以向养猪人压价。

  

另外一种情况,国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实施了定点屠宰政策,屠宰厂数量急剧下降,只剩下少数大型屠宰场,这就形成了企业垄断。养猪人猪养好了,可卖猪的对象就那么几个,不卖给他们卖给谁呢。表面上是市场自由贸易,但实际上买卖双方极不对等,因此,除了极其缺猪的时候养猪人能有买卖的话语权,一般来说,猪价的话语权很难掌握在养猪人手里。

屠宰企业又有哪些具体的“压价”手段?

  

首先是压价逼量,一般在猪价上涨的时候,这一招用的比较多。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屠宰企业利用养殖户“卖跌不卖涨”的心理,有目的地降低收购价格,造成猪价下滑的假象,从心理上迫使养猪人大量出栏。但实质上,市场供求局面并没有改变。

  

另外一招则相反,叫做压量逼价,就是在生猪借给增加、猪价出现下滑、猪源比较宽裕、养猪人出栏热情比较高的时候,他们会刻意减少收购的数量,迫使急于出猪的养殖户降低卖猪的价格。

  

另外,养猪人其实也都知道,大型的屠企企业都有收放库存的手段。就是在猪价低迷的时候收猪,猪价上涨的时候抛放库存,从而抑制猪价的上涨,甚至压低猪价。

  

还有一个手段让养猪人深恶痛绝:那就是一些大型屠宰企业利用进口猪肉的权利影响生猪市场。

  

最后,还有一些屠宰企业的手段可能就不怎么“光彩”了,比如企业联合压价、制造各种猪价下滑的舆论,甚至发布一些虚假消息,就像今年3月下旬,网络上突然传播了一条“国家将投放1.85万吨储备肉”的消息,事实上呢却是子虚乌有,至于消息的源头,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这个消息由屠宰企业“故意”发出,希望借此机会压价。

养猪人如何破解屠企压价死局?

  

就整个养猪行业来说,养猪人可以说是养活了整个相关产业链,但养猪人却在大部分的时候掌握不了猪价的话语权,对养猪人来说,这也是最可悲或者说最残忍的一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觉得养猪人首先要改变“卖跌不卖涨”的跟风心理,而应该“卖涨不卖跌” 反其道行之!

来源:(油条诗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