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莹丨秋读灯台架
我原以为,秋的大美多是藏在宋词的卷轴间。但一次灯台架之行,却改变了我的印象。秋天的灯台架,简约里蕴涵着素朴淡雅,丰润中散发出成熟的芳香,犹如大地之灿烂华章,一千个人读她,便有一千种回味与诗意。
她来自久远,久远的如同尧舜禹的原始部落。古老的传说,为她披上纵横交织的历史印痕。灯台架,以其厚重底蕴,彰显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她在时光中缓缓地行走,带着远古的沁凉和满目的秀色。在云霞惨然的市井外,让人一低头,便可闻到花草的清香。去年的一个秋日,我陪亲友去灯台架览胜,沿宽阔的水泥公路到达山脚,一幅水墨般清雅的图画便在眼前淡然开来。
灯台架在群山中,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长者。在秋天,苍茫的大山层林尽染,如一幅五彩斑斓的泼墨大写意。而山门旁的老树,却似流畅的速写,把浸染了灵气的秀美描入画卷,笔墨风骨里,尽显秋的清瘦和疏朗。山前峭壁上,一条飞瀑翩然而下,如白练曼舞,似碎玉闪烁,在崖下的天池溅起点点银花。驻足池边,看一汪秋水,清澈见底,滑滑地明亮着,让人真想如诗人徐志摩,在碧潭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潭水汩汩,顺山坡蜿蜒西去,形成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行在繁花野草间,这罕见的自然景观,又恰似苏轼的“溪水西流”,而让人陡生一份诗意。
在一片枫红榉黄的斑斓里,青檀大峡谷如一场秋日的盛宴。这里生长着远古时期留下的珍稀树种青檀树,蓊蓊郁郁,林海茫茫,这片原生态的檀树林,在中原的崇山峻岭中,实属罕见。一缕檀香,从峡谷中缓缓溢出,藏着经年的清幽,让人不禁神思远逸,甚至联想起寒山寺的钟声,想起枫桥岸边那盏千年不熄的渔火。在山谷里行走,只见悬崖怪石,古藤老树。野菊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片,象金色的星星散落草间。各种成熟的山果悠荡在或高或低的林梢上,让人垂涎欲滴。鸟儿的浅吟低唱,似一曲划过晴空的乡村小调,挟着被风揉碎的花香,款款而来又悠悠而去,似山泉在身边缓缓地流淌。
伫立山巅的灯台,俯视山下的满眼秋色,不禁思接千载。灵山秀水在时间的藤蔓上生长,被赋予无限美好的寄望,染上禅的印记。燃灯道祖,灯台神辉,天井佳酿,天兵天将……一个个活色生香的故事,像一页页史册,记载着灯台架曾经喧嚣的过往。如今,寂寂天井,仿佛历史长卷里一弯清冷的古月,把千年的孤独轻轻地挥洒。逶迤而下的瀑布,如一幅动态的千古画卷,展示着不绝如缕的历史沧桑。面对这座古老的大山,我无法去丈量她的高度,唯有怀一颗虔诚的心,去读它的深邃辽阔。倘若时光倒流,不知是否还能听到千年前的竹简书声?看到燃灯道祖纱衣飘飘的仙影?那神灯放射的一束幽蓝里,可有人间想像的天堂?神秘的灯台架,让多少文人墨客在此感悟生命的禅意,读到一种岁月的悠远和苍茫。
踏着一径斜阳,走在下山的石阶上,听山下村庄的鸡鸣犬吠,看万亩良田在秋日的原野间静美绚烂。乡亲们走在秋天的路上,将庄稼和笑容一起装裱在大地的油画里,秋之欢乐,便在林梢上跳跃,在心灵与天地间无声地传递。秋日的灯台架,满载丰收的喜悦,似一朵盛开的蓝莲花,沐浴在钢城黄昏的暮色里,宁静典雅,华美从容。
夜宿农家,煮一壶醇香的米酒,炒两盘山村野菜,边吃边与淳朴的山民唠嗑家长里短。浓浓乡音,洋溢着知足的恬然和耕读文化的厚韵。山村的夜晚,一缕果香,一阵蛙鸣,一地月光,一片蛩唱,秋日的灯台架在菊花的清香中,以其自然的朴实和平静的意趣,还世间一份渔樵互答的本真与质朴。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秋天的灯台架仿佛绝世的经典,有着山野的明丽,有着乡土的丰润,有着稻香的华实,也有着秋水长天的辽阔与空灵。秋读灯台架,我读到一份醇美,一份厚重,更读到一份淡定和从容。古老的灯台架,涉过千年的风雨,在这盛世之秋,显得更加绚烂,饱满,祥和,安宁。
作 者 简 介
焦玉莹,笔名“闻笛”,河南舞钢人。河南省作协会员,平顶山市作协会员,舞钢市作协副主席。2012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雪夜闻笛》,并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