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高见——每节课都有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
校长高见——每节课都有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
一个好教师,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引路,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分数而逼迫学生学习,也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实行“满堂灌”,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压制学生的个性。
传统课堂教学与高效课堂的最大区别正在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发现”,传统教师和“高效教师”的区别在于是“施与者”还是“开发者”、激励者。
早上护导时,谭金辉与钱老师谈起学生说话或发言时声音有点太响这个话题。
她说,是的啊,我不喜欢孩子们在课堂上大声喊的样子。音乐本来就是美的,是悦耳的。
谭金辉说,所以我昨天去巡课时,特地拍了一堂六年级的音乐课放在教师企微群,老师在放着动听的音乐《步步高》,孩子们在静静的欣赏着,听着这种课就是“舒服”。
接着,钱老师又跟谭金辉说起,她在施教三年级音乐课《游子吟》时引发思考的一段经历。
课的伊始,钱老师给大家讲与互动着“什么是游子”“游子为什么要吟”“游子吟了什么”,大家也一起学习着、思考着。冷不丁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质问”:“钱老师,你为什么还不上音乐课?”这一问题把钱老师问懵了,就说:“我辉刚刚不就是在上音乐课吗?你是不是认为刚才给同学们讲上面的这些内容,就不是音乐课了?”孩子点点头,承认有这个意思。
听到这里,谭金辉也觉得钱老师提的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探讨——孩子为什么认为这不是音乐课呢?是不是认为音乐课就是单单的唱歌呢?是不是我们在之前的教学中有什么缺失,忘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音乐课呢?
于是,谭金辉联想起在丝路小学作为数学老师上的一堂“语文课”。首先就是问了同学们三个最本质的问题:“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样学好语文?”接着才开始了谭金辉的教学的……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跳转阅读:
What,Why & How,关于数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你一定要问孩子
听课后,不少语文教师在评课都说到,教了这么多年语文,但是还真的没有好好与同学们讨论上面这三个关于语文的“最核心的问题”,纷纷表示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去试着问问孩子们“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样学好语文?”。
每个学科教什么,其实比怎样教更重要。在全国上下都在重视“立德树人”“思政课”的情势下,凸现学科的育人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记得苏州出生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原文记不清楚了:每堂课其实都是思想政治课。
细细品味这句话,说得多么在理啊!
叶老还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叶圣陶先生的这些教学观点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帮助者、协调者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所谓“帮助者”,是指在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思维成果之后,教师要给予评析、补充、纠正,让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得到调整,学习方法不断得到完善;所谓“协调者”,是指老师要给予归纳、融合,努力协调好各种学生学习“生成”的资源,保证与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
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特尔哈特所说:“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的确不能直接传递信息;相反,当谭金辉们帮助他人在他们和谭金辉们的思维成果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思维成果进行协调时,谭金辉们的教学行为才发生作用。”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叶圣陶先生最著名的论断应该是;“教师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这段话是在谈怎么“讲”与怎么“教”时说的:“‘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谭金辉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的这个标的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有点叉开了。
说到底,我们每个老师要清醒地知道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业成绩”,什么是“低质量的学业成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把学科价值、人格魅力紧紧地融合到一起了——这才是“高级的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赋予了“学业分数”更多的“成长意义”。
回到开头的话题,钱老师的音乐课。她就是不仅仅在教音乐,而且在教孩子认知亲情、认知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这是情感教育,也是生命教育,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教学”、“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