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铁山寺
游铁山寺
文/徐子言
从黄花塘新四军旧址出来,经过一些低矮的农舍,便来到了铁山寺森林公园了。远远看去,铁山寺公园的大门虽小却透出一股清秀淡雅的气息。步入大门,便看见了一个汉白玉僧像。底座上写着“中国建庙第一人”几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底座的背面和侧面镌刻着这位建庙第一人的事迹:相传东汉末年,临淮考城(现在的盱眙县)有一个人名叫严佛调,出家为僧。他见铁山寺风景秀丽,又是汉代佛教早期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便在此修建铁山禅寺。严佛调不仅是中国建庙第一人,还是中国汉人出家第一人,翻译佛经自传经书第一人。他真是创造了佛教多项第一啊。
走过僧像,便看见一片绿树。十月的金笔并没有将他们染黄,绿色的叶子仍然显得很青翠。阳光洒下来,风吹过来,就见枝叶浮动,光斑跳动,仿佛很多黄白绿底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低处地上的草一团团一簇簇拥在一起热热闹闹,与野花、落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风景图。林间不时飞过几只麻雀或喜鹊,叽叽喳喳,它们也像在游览铁山寺。它们的出现为静态的花草树木增添了几分生动,成就了人们眼中的美景。游览的人们欣赏着这一幅风景图,却不知道他们自己会不会成为鸟儿们的眼中的景呢?或许真的是“人在景中走,也成景中人”吧!
再往前走,就听到了溪流缓缓流淌的声音。到底是溪水,清清的,宛如一条绸带。溪底铺着长着青苔的火山石,水面如一面镜子,将上面的景象全都倒映了进去。偶尔有些枝叶浮在水上,阳光一照,光影斑驳,像小鱼儿在游动。这意境不禁让我想到了东坡居士《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两句话来。
往不算高的半山腰走,我看见地上散落着密密麻麻的野果子,就低头捡了一些装在随身带着的小塑料袋中。半路歇着时, 我仔细地研究这些果子:有板栗,橡子……有大有小,有的色泽饱满,浑身棕色无一丝杂质;有的杂色偏多,是营养不良吗?闻一闻,都有一丝淡淡的清香。橡子是换了色的莲蓬子,板栗都可以当弹珠子了。正想着,抬头看见山民挑着担子,扁担上挂着两个筐,筐里装满了栗子、孔雀羽毛和弹弓。引得我们这些孩子前去观围。他纯朴的笑容就像在邀请着我们。有的同学围着他买了几根孔雀的羽毛或一把弹弓。他的微笑已经变成爽朗的笑声了,像是吃了蜜一样,连笑声都是甜的了。
再往上走,山路渐渐的崎岖,忽陡忽缓,忽窄忽宽。到达山顶时,发现在山顶上有一种竹子也是很清翠,长在最高处也是他的荣幸:成了独揽群山的霸主。在这儿,那些高大的橡树板栗树还有什么百岁的槭树都比不过它们了,谁能有这独揽群山的竹子厉害呢?竹子前面有条陡峭的石阶小路,少说也有百十来台阶。我走在上面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掉下去成为山神的贡品,来到平缓处,再往回看还心有余悸。
顺着山道走了没多久,便看见一吊桥摇摇晃晃,总有要掉下去的感觉。桥下全是岩石,现在是枯水期没有什么水的,河滩上只有层层淤泥,河道中却只剩下乱石了。再走过这吊桥,铁山寺也就在我们身后了。
这次游览让我感觉到生活在铁山寺这样的仙境可以修身养性。我大概能领悟到严佛调在此修建铁山禅寺的原因了。
作者:徐子言,淮师一附小学生。爱好书法,喜欢看各种书籍,尤喜欢历史科技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