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君丨情思悠悠海棠谷(散文)
琴声悠扬寄玉堂,一片春心留香谷——题记
琴声悠扬、春心留香的海棠谷在哪里呢?在历史文化名城——浚县。
说到古城浚县,你肯定会想到大伾山和浮丘山的旖旎风光和灿烂文化;会想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独特风景;会想到古城墙承载的历史厚重和沧桑。那里的故事太多,今天只想约你轻松游,循着琴声漫游美丽的海棠谷。
从西城门开始沿着城墙内侧一直到北城门,是一个生态文化长廊。这里种植了6000多株品种多样的海棠树,春天花开时节,各种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香飘古城,蜂飞蝶舞,故美其名曰海棠谷。
晚上曾来海棠谷,迷离的灯光下,一条长谷如闺中少女朦胧而神秘,看得不够清晰,探寻的心却更加迫切了。时值仲秋双节,趁着闲暇,趁着太阳欲露还羞,正好漫步海棠谷。没有繁花何妨?更能静心地观赏各种文化景观,能欣赏美丽的园林小景,能感受古城墙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能从翠绿的生命和摇曳的小花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坚韧。
伴着爱人带着朋友从南到北一路走来,一处处景观,随时会摄入视野,一组组画面随时会展现在眼前。
首先走进的是“贤哲遗风”区,这里介绍了八位浚县籍人物:春秋时子贡、西汉时贾护、东晋时桑虞、唐初谢偃、唐初王梵志、明代王越、卢楠,清代张皙。浚县是块风水宝地啊,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其实有成就的人物何止这些?
穿过“再成墟韵”区:明清监狱遗址、花厅旧址和再成轩旧址,就到了“农耕记忆”区。那保存完好的高大土圆粮仓,是建国后复建,目前是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摸摸那石磨,推推那石磙,拍拍那碾子……儿时的记忆跳脱而出,奶奶讲的推磨磨面故事点滴成片,走进这里犹如走进了历史。
书写着“运河人家”的风帆招引着我们,那木船,那铁锚,都是运河航运的象征。大运河曾滋润了这片土地一千七百多年。从东汉末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通漕运,至上世纪60年代,古城内特别是顺河街有许多人家都是以航运为生的。站在观澜处似乎又看见大运河波光粼粼,又听到卫河水涛声阵阵,又传来了哨公铿锵的吆喝声。
朋友,认识这个字吗?“冇(mao)”就是没有的意思,算是浚县独有的方言吧。在这个“民俗真趣”区,能不时地看到地面铺的圆石,上面分别雕刻着浚县部分方言俚语。如股樶(guzui)就是蹲着的意思。哕(yue)就是呕吐的意思。潲(shao),就是雨点被风吹得斜洒的意思。
这方言就是乡音。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离开家多久,一听到那浓浓的乡音,就会觉得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已经远去的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的乡村…
赏过乡俗文化,就到了海棠谷最雅致的地方“海棠依旧”诗苑了。雕刻着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是这里最醒目的文化墙,不管是文字还是书法都让人感叹敬慕。文字是“自从我来到黄州,已是第三个寒食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好惋惜春天将要过去……”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遣兴而作,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当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不过我还是喜欢苏轼咏海棠的诗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特别是那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么浪漫,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待到春花烂漫时,你会有情趣秉着红烛赏红妆吗?
若是月夜,和心爱的人漫步诗苑,站在小桥,闻溪水淙淙,听琴声悠扬,轻吟“谷深人静不寂聊,春心一片寄玉堂。”又该是何等的美好啊!
海棠谷,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瑞雪。这里是你贴近自然,浸润文化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漫步,谈情、静听、沉思……这里避开了喧嚣,幽静而美好,会使你按捺住浮躁,是安放心灵、与灵魂对语的佳处。
走在海棠谷,你会发现,不管历史的车轮轱辘轱辘地碾过了多少岁月,浚县的文化还在;不管大运河的商船沉寂在多深的泥沙里,停泊的铁锚还在;不管今天如何用普通话讲话,浚县的方言还在;不管秋天的海棠多么沉默,那缕缕的香魂还在。
不管你来还是不来,浚县古城的海棠谷都在,不媚不俗;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悠扬的琴声都在,不喑不哑。不管你留恋还是不留恋,千古风情,不消不减。
情思悠悠海棠谷,文化深邃载史册。
作 者 简 介
张冬君,女,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鹤壁市名师,就职于鹤壁市浚县实验中学。热衷教学,爱好文学,喜欢读书,喜欢写作,曾在《青年文学家》、《中州文艺》、《鹤壁日报》、《大伾山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现任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鹤壁市作家协会理事、浚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是浚县《大伾山文艺》编辑、鹤壁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遨游书海,可以见闻广博;爱好文学,可以诗意生活。愿一一篇优美的文字汇成清澈的小溪,浸润着那颗敏感而纯净的心。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