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难忘的高考阅卷经历(散文)

距离2019年全国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所在的高三年级师生都在全力以赴备考。与高考相关的许多记忆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这里谈谈我曾经的高考阅卷经历。

此前的几年间,经过学校推荐,区市教育局审核批准,我在高考结束的次日被派往合肥参加当年安徽省的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也许是因为是高级职称、教龄长些,几年中我都被安排到作文阅卷组。

2013年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很复杂,首先感到自豪,因为能参加高考阅卷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也是我人生难得的宝贵经历。当年自己正是从高考中受益,才有了今日的幸福生活。老师考前谆谆教诲做每一题都要考虑阅卷老师的感受,所以在我眼中一直认为高考阅卷神秘、神圣。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亲自参加这项工作,把握别人的命运。同时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在阅卷过程中出现差错,给自己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校领导看出了我的心理,热情地给我鼓励,让我和以前参加过阅卷的老师交流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安徽省的高考语文阅卷地点连续十几年都设在安徽大学。我按照上级规定的日子持证件到指定的宾馆报到,有关部门已经安排好了食宿。第二天早饭后7点多,所有的阅卷人员便乘坐高考阅卷专用大巴来到安大校园。大家先到多功能厅参加动员大会,各方面的领导进行了重要讲话。概括起来就一个意思:全体阅卷人员在阅卷期间一定要严守各项纪律,阅卷务必做到“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公平、公正、安全地圆满完成这一全省人民瞩目的大事。并学习了《高考评卷工作手册》,宣布违规惩戒方法。看得出来,每个人脸色都很凝重,布满了责任感。

会议结束后,组织者把阅卷人员带到安大行知楼里,整个一栋楼被警戒绳围住,四面都有保安和警察,戒备森严。阅卷老师和工作人员都有一个贴有本人照片的阅卷证挂在胸前,任何人都要凭证出入。我们在入口处每人领到一把小锁,自选一口小柜,除了喝茶的杯子外,其余的东西要求全放入小柜,不得再往里带。杯子是统一发的,上有标签供填写名字区别。但杯子也不得带入阅卷室,都要放在室外的长条柜上,休息期间才能在外面喝茶水。听说是怕茶水洒在键盘里,会导致整个阅卷系统瘫痪。

大家在阅卷室就坐后,本组组长又强调了一遍阅卷纪律。上午剩下的时间里每人先试评五六百份,这些试卷都已被专家组评过,评完后把自己的评分和专家的对照,找出差距,让老师们对试题有个感性认识。又下发了一份评分标准草案,让老师们讨论学习,可以提出意见,但不准带出机房。这个过程相当于岗前培训。下午开始正式阅卷。阅卷工作很辛苦,工作时间为上午8点到12点,下午为1点半到五点半。上下午中间各吹哨休息15分钟,其余时间不得随意走动,每口阅卷室后面有专门的纪检人员在监督。中午提供自助午餐,但不得饮酒,没地方休息。饭后很多老师便在附近树下靠着休息一小会,就又要上岗了。

中学生的作文毕竟不是名著小说之类,又是统一的话题,看多了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但这是对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最重要的检阅与选拔,即使累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是责任。阅卷老师只能面对电脑,全神贯注,眼睛疲劳了就滴点配发的眼药水。偌大的房间只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或某人品味作文发出的轻语。社会上有种误解,认为学生的作文得分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实不然,一篇作文的得分过程如下:这篇作文由电脑随机分发给任意两位老师各自评分,如果两位的分值差距不超过六分,那么两人的平均分就是学生的得分。如果差距超过六分,就让第三位老师复评,看这位老师的分数和前面哪位的分数差距不超过六分,就取这两位的平均分。另一位老师的分数则是无效分,无效分多了要调离岗位的。甚至还有四评和专家的终评。在这种评分机制下,得高分或低分都不是偶然,而是公平、公正的。另外,现在阅卷软件发达,每位老师的工作量、评分曲线图、阅卷质量、喜欢给那个分数段在专家面前一目了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快就有专家找你谈话,指出缺点,不及时改正则取消阅卷资格。因为压力大,高度紧张,当年一位来自黄山的老师一天下来血压飙升到240,服药也没效果,只好提前回去了。

下午阅卷结束后由专车送回宾馆,饭后因为累,大家连出去逛街的心思都没有,只在宾馆附近散散步,交流一下阅卷心得和各自家乡的风俗人情。并肩战斗的经历让大家结下很深的情谊,邀请对方有机会来此一游,我现在还和几位外地的老师保持着联系。

大规模阅卷工作一般安排十天时间,其他工作由专家来处理。在结束前的两天休息期间,组织方会让各组人员合影留念,并附上姓名和地址。我现在家中珍藏着几张照片。而今,一看到照片,往事就历历在目,几次阅卷,我一共批阅了上万份试卷,2014年和2017年因为表现和成绩突出,我都被授予“安徽省高考优秀阅卷老师”荣誉称号,让我感到荣幸。更重要的是,通过阅卷和老师们的交流,在加上专家的指导,让我对高考作文和中学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难得的学习过程,丰富了我的人生历程,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回首往事,当时的苦累早已化为云烟,那些经历就像一支支烟花,在我生命的夜空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辉,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作 者 简 介

朱良启,男,现年48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行参菩提》新媒体十大金牌作家。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二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210余篇,55万余字。





(0)

相关推荐

  • 惊艳阅卷老师 | 「7个屡试不爽的优质高考作文句子」

    惊艳阅卷老师 | 「7个屡试不爽的优质高考作文句子」

  • 【高考阅卷】高考考场作文:如何应对评卷老师快速阅卷与深度阅卷

    高考考场作文:如何应对评卷老师快速阅卷与深度阅卷

  • 高考阅卷人为你揭秘作文成绩产生过程

    (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高考语文阅卷人) 要想提升高考作文成绩,首先要知道这个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网上流传说,阅卷老师评阅一篇高考作文平均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是真的吗? 我以我的经历告诉大 ...

  • 朱良启丨难忘和村岁月(散文)

    2019年的4月5日,趁着清明假日的明媚春光,我携妻前往阔别12年的皖北名村和村踏青赏花. 和村,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东南部,地理位置偏僻,早期名不见经传.村西是一列十余里长的丘陵,正好把和村与s1 ...

  • 朱良启丨难忘毕业季(散文)

    一九九四年六月中旬,淮北煤师院.校园的各种花草长势正旺,天气已经开始燥热,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们躁动的心,又是一届学生毕业时.我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其实早在五月时,毕业的骊歌已经奏响,学校给我们每 ...

  • 朱良启丨难忘那时岁月(随笔)

    臧克家曾在诗中深情地描绘过一匹<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每次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文时,一头骡子的形象便悄然浮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黄土地上的新篇章(散文)

    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梦想.曾几何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摆脱饥饿和贫穷的缠绕.今年八月中旬中元节,我带着考上大学的儿子从百里之外回家祭祖,祭祖完毕,我带着儿子信步走上山岗,俯视着脚下熟悉却又陌生的土地,河流 ...

  • 朱良启丨丢失的童年友情(散文)

    鲁迅的名篇<故乡>一文中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鲁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童年伙伴闰土前来相见,鲁迅心里很兴奋,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但鲁迅刚说出"阿!闰土哥,--你来了 ...

  • 朱良启丨我的土豆情缘(散文)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缺吃少穿的时代,红薯是我们皖北农村的主食,直吃的我反胃吐酸水,到现在都不喜欢吃.但土豆对农村孩子来说却是一种美味,很受我们欢迎.所以我从小就与土豆结下情缘. 少时我便知道山东的几样东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