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153《索德格朗诗选》
编辑按:九十三年前,年仅三十一岁的艾迪特·索德格朗(Edith Södergran)在芬兰东部一个偏僻的村庄默默地死去。而时间证明了她存在的价值:许多和她同时代的诗人渐渐消隐,她却从历史的迷雾中放射出异彩。她的诗歌几乎家喻户晓,被传诵,被谱曲,被收入各种选本,被译成多种文字,芬兰还专门成立了索德格朗研究会。今天是周一,赵海若与大家分享由北岛翻译的《索德格朗诗选》。
————— 2016-07-04 —————
#早读# 153期 20160704《索德格朗诗选》
我喜欢书,“大部头”也收了不少,但实际上我所偏爱的大都是一些“小册子”。《索德格朗诗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版,北岛译),则是其中之一。
有时索德格朗被误认为是瑞典人,其实,她属于芬兰讲瑞典语的少数民族。在她出生的时候,讲瑞典语的芬兰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那时,在他们之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不是瑞典人,虽然他们的语言是瑞典语;他们也不是芬兰人,虽然他们的国家是芬兰。而索德格朗在文化上的认同就更为复杂。1809年,瑞典败给了俄国,失去了它的芬兰领土,芬兰沦为沙皇统治下的大公的领地。1892年,艾迪特·索德格朗生于彼得堡。这样无根的感觉对于塑造一个优秀诗人几乎是绝佳的土壤。
她一生中自己出版了四部诗集,在当时每一部都作为反面教材,引发长久的耻笑,只有极少数的几个朋友意识到她的诗歌的价值,并为之据理力争,但没有用。当时正好又是二战之前,苏联对芬兰步步紧逼,大家都关心国事去了,没有人在乎着一个苦逼的年轻女诗人的怪异诗歌。于是,索德格朗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她的诗歌只在几个朋友当中保留了下来。运气好的是,当战争结束,文艺界突然好像被谁当头一棒打醒了,猛然间发现,当索德格朗同时期的那些芬兰大家一个个淡出视野之后,索德格朗这个名字居然一直存在,并熠熠生辉。那个时候,索德格朗的诗歌价值才得以被重新发现,到今天,提到北欧诗歌,索德格朗就变成了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
与大家分享她的作品《希望》,愿我们都充满希望地去读,去活:
《希望 》
我应该无拘无束——
我根本不管贵族的体面。
我挽起袖子。
诗的面团发起来……
哦,真遗憾
我不会烘烤大教堂……
形式的高度——
持久渴望的目标。
现在的孩子——
你的灵魂没有个合适的外壳吗?
我死之前
将烘烤一座大教堂。
悦读者们,周一快乐!
责任编辑:晓一
【栏目名称】早读
【栏目缘由】一日之计在于寅,一生之计在于勤。
【栏目内容】早读者联盟的悦读者每天早上与大家分享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