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伯达隶书《千字文》技法——第三章(基本笔画)

     第三章——基本笔画

1.点

(l)方点:切笔转中锋,向右上方运笔,然后往左下方回锋。形成方峻厚朴的笔形。如:'恃' '咏'二字。

(2)圆点:形态圆润而厚实,如高山坠石。逆锋入笔,自左向右下运笔,然后回锋收笔。如:'洁' '逸'二字。

(3)尖点:方峻劲细,不经意而为之,然用笔须要到位。书写时逆锋入笔下行后回锋或出锋收笔。如:'欲' '谷'字。

(4)长点:类似于横画,只是角度可稍有变化。逆锋或切笔挟中锋行笔后,回锋收笔。如:'立” '竟'二字。

(5)波捺点:如一小捺。逆锋起笔,行笔至右下稍按,再提笔出锋或回锋收笔。如:'火' '公'二字。

2.横

(l)方笔长横:切笔换中锋向右铺毫行笔,至横画结束处回锋或稍顿收笔。如:'士”

'百'二字。

(2)方笔雁尾横:逆锋起笔,下切后右行,至结束处下接后向右上挑出,尽显爽劲和一波三折之美。如:'丹' '音'二字。

(3)圆笔雁尾横:逆锋起笔后右行,至笔画结束处下按后向右平挑或右上挑出,尽显圆融飘逸之美。如:'两' '寻'二字。

(4)圆笔长横:逆锋起笔后向右行笔,至笔画结束处回锋或稍一驻笔收起。颇见含蓄。如:'吉' '圣'二字。

3.竖

(l)方头竖:逆锋起笔,切笔后换中锋向下行笔,至笔画结束处回锋或一驻笔收I起。如:“特' “执”二字。

(2)圆头竖:逆锋起笔,向下行笔至末端回锋或稍顿一下收笔,形成圆头,收笔处或含蓄、或出锋成马蹄状。如:“来' '律'二字。

(3)弯头竖:逆锋起笔,中锋行至转弯处转笔向左,回锋或稍驻即可。如:'月' '闰'二字。

4、敝

(l)竖撇:逆锋起笔,向下直行一段后,往左下行笔,回锋或稍驻收笔。如:'成' '唐'二字

(2)斜撇:逆锋起笔,换中锋向左下行笔,至收笔时稍按后回锋或出锋。如:“收' “余'二字。

(3)弯撇:取圆劲之势,逆烽起笔,换中锋后向左下呈弧形走势,到位后回锋或出锋收起。如:“火' '文'二字。

(4)短撇:作为副笔使用,短小劲细,形态各异,总以灵动力妙。笔画虽小,用笔尤其要注意精到。如:'陶' '垂”二字。

5、捺

(l)平捺:逆锋起笔,换中锋后向右下行笔,至收笔处向右上挑起或平出。笔势圓劲而含蓄。如:'迩' '是'二字。

(2)斜捺:书写方法如同平捺,但尾部较平捺稍显厚重,峻拔开张。如:'父” '声'二字。

6.折

(l)横折:逆锋起笔换中锋后向右行笔转折下行,再回锋或稍一顿收笔。用笔平直,棱角外露,外方内圓。如:'尺' '习”二字。

(2)竖折:逆锋起笔,换中锋后向下行笔,至转折处先向左、后往右折锋运笔,或回锋或稍驻收笔。如:“甚''比'二字。

(3)撇拆:用笔与竖折同。形态为内园外尖方的角形结构。唯要注意自然灵动。如:'公' '彩’'二字。

(4)弯折:逆锋起笔,换中锋向右下行笔,至转折处时或圆转、或换锋向左下方撇出,稍顿出锋收笔。转折处当以厚实为佳。如:'移' '逸'二字。

7.钩

(l)竖钩:逆锋起笔,换中锋后向下行笔,到位后向左上方缓慢钩出。竖段不宜太直,要蜿蜒而行。如:'持' '对'二字。

(2)竖弯钩:由竖和弯钩合成。先写竖画,再提笔写弯钩,使转折处带方峻之意。如:'既' '冠'等字。

(3)横折弯钩:由横折和弯钩合成。具体写法参照上述两种笔画。但此钩常常以篆意写出,中锋圆笔一气钩出,圆融古朴。读者当细细体会。如:'孰' '九'等字。

【作者简介】   张乐平  : 1960年生于湖南益阳。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会员。

(此书帖我馆唯有孤本,无余本出售。如有需要者,请发送您的邮箱地址至留言,我馆将免费提供此书帖pdf电子版本)

欢迎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进入歐伯逹先生的艺术世界:

欧伯达艺术纪念馆是我市第一家由民间组建的为纪念文化名人而设立的展览纪念馆。不但为更好的保存、整理、研究欧伯达先生的书法成果,陈列展出先生遗存的书画文物提供了专门场所;也为社会大众构建一个近距离学习、欣赏、传承名家书画的艺术平台。他的存在,必将为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纪念馆自2016年12月31日起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地址: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路105号6栋(绿景花园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