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入局网约车,三国大战哪有群雄争霸好看!
摘要:昨日,在继美团、高德地图高调进入网约车市场后。携程集团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已于3月28日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也就是俗称的“网约车牌照”。这就意味着,携程专车具有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线上服务能力,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在经历了与快的和Uber的两场大战以后,滴滴原本已经在网约车市场上一马当先,但是后来者似乎并不想给滴滴过多喘息的机会。美团还没解决,三国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携程的突然出现让整个网约车市场又重新回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
网约车竞争有利于市场
目前,市场上节假日、晚间和高峰时段对车辆的需求仍不能满足,司机和乘客权益如何均衡等问题尚待解决。
2016年7月28日,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在大环境之下,全国共计73个大中型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几乎全部城市都要求网约车本地号牌,且在本地登记注册。而对于网约车司机,8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户籍或是本地居住证,而京沪等地更是要求司机不能在一年内有5次以上的交通违章记录。
业内专家认为,对当下网约车市场而言,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之下,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并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探索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开发细分市场是明智之举。而市场竞争更有益于网约车市场良性发展。
事实上,携程对于网约车一直野心勃勃。
2015年,携程专车开始搭建平台,引入了全国多家网约车品牌。运营三年之后,携程正式推出自营的专车服务。
携程方面认为网约车的市场空间巨大。携程方面引用交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而与此相对的只有10万名持证上岗的网约车司机,市场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对于这波企业跨界进入网约车领域的浪潮,业界认为互联网巨头企业都在打造新零售战略,这种闭环的生态模式也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携程的优势在于各地的酒店旅游等资源利用,如果能在游客出行环节上再做到精细化运营,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这对于携程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将来混不下去了“卖身”也能得到一个好价钱。近日,阿里花了95亿美元收了饿了么,从而打通其线上到线下物流派送,从理论上极大提升了阿里新零售战略的实力。
问题在于,在网约车领域,作为新手的携程会不会用简单粗暴的老办法——烧钱,来对付即将面对的滴滴、美团等强大的对手?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包括携程在内的绝大多数网约车企业都会采用这个见效快的老办法。
显而易见,网约车是非常烧钱的卖卖。2015年,当滴滴、优步、易到等竞争激烈之时,易到创始人周航表示,2015年整个专车出行市场就花掉了200多亿元。另据优步CEO卡兰尼克表示,优步在中国的每单都亏损,在中国一年的亏损额达到10亿美元。
正因如此,优步不得已与滴滴完成合并,这是优步在中国盈利的唯一可能。
干败众多对手的滴滴也一直处在亏损状态。相关媒体报道显示,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亿至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亿至4亿美元。
换句话说,以优步为例,按照4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计算,10亿美元相当于62.8亿元,才够烧一年。
那么携程有多少钱呢?
3月15日,携程公布了截至2017年全年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17年全年,携程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8亿元,同比增长39%。另外,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归属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40亿元人民币,同比2016年几乎翻倍增长。
以携程净利润来说,还不够在网约车领域烧一年之用。这对携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未来,如果不能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让携程的腰包更鼓,一旦在网约车方面发力过大且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这个大窟窿可就成了携程的噩梦了。
截止目前来看,已经于近期宣布进入网约车市场的有高德地图、美团以及携程,除此之外一直以来活跃在网约车市场的还有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等。2016年时,程维在接受采访时曾断言,“网约车竞争在2016年就结束了”。不过,现在看来,可能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