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团”

作者简介:

楚凌岚,甲戌年生于湖南武陵。素笛轩创始人。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系。雅爱倚声,已出版个人诗词集《涟漪集》,有原创专辑《似曾相识》。

缘起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我撰写了一篇论文——《继承与演变:新加坡“海南鸡饭”研究》。

新加坡“海南鸡饭”渊源于中国海南文昌鸡,约于19世纪30年代由“下南洋”的海南移民带至新加坡。从海南到新加坡、从苦力餐到国菜,“海南鸡饭”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其继承与演变的历史是新加坡移民历史与多元文化的反映,甚至是新加坡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最初,新马街头沿街叫卖鸡饭的海南籍小贩们挑担或双手拿着竹篮,一边放白斩鸡肉,一边装鸡饭团。在海南传统中,饭团至少具有两种功能,其一是祭祖酬神,其二是外出携带。而来到新加坡后,饭团因其经济、饱腹、便携、保温的特点,在当时各行业的劳工之间广泛传播。到了50年代,许多小贩将生意搬进了咖啡店和小贩中心,有了座椅可供食客就地用餐,便携和保温便不再成为鸡饭的必需条件。工艺繁琐的饭团因此渐渐被散饭取代。近年,新加坡的鸡饭团正濒临消亡。

在近三个月的田野调查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海南鸡饭”的摊主——祖籍海南琼海的新加坡华人马振峰先生。他所经营的,是新加坡目前唯一所知仍在制作传统鸡饭团的摊档。因此,我拍摄记录了海南鸡饭团的制作工艺,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向朋友们展示新加坡的华人传统文化,亦为保留这种传统美食尽一份绵薄之力。

看完本期视频的你,是否有尝一尝海南鸡饭的冲动呢?在国内一些华侨较多的城市(如厦门),很可能有“新加坡式”海南鸡饭。有心的朋友不妨留心一试,比比它与传统海南文昌鸡的区别。

想获取更多有趣的小知识,就多来看看素笛轩公众号吧!诗意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图文编辑:若嫣;后期:长玉、行风

知我者 · 2110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