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打账鸭娃儿/宛清流
文/宛清流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农民生活普遍比较拮据,温饱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了,但腰包干瘪,生活质量不高。为了增加收入,父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养鸡、鸭、鹅等家禽,养猪、牛、羊等家畜就是常见的“致富”法宝。
由于手头缺少真金白银,扎不下本钱,但家里又迫切需要养一群鸡鸭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打账鸭娃儿便应运而生。(即赊账小鸭,鸭娃儿是我们那里对幼鸭的叫法)
开春之后,阴历三、四月间,来自古城的第一批打账鸭娃儿进村了。它们的第一主人用扁担挑着两箩筐鸭娃儿,沿着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边走边扯开嗓子吆喝:“鸭娃儿,卖打账鸭娃儿…”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传入低矮的农舍。那时候,农村人还没有太多要忙的庄稼活,他们有的是时间。孩子们也没那么多作业,正无聊地穷玩儿。听到叫卖声,爱看热闹的大人孩子很快就围了过去。
卖打账鸭娃儿的一停,放好扁担,摆好两个盛满小鸭子的箩,掀开盖在箩筐上的破布单,露出毛茸茸、张着小扁嘴、不停地“呱儿呱儿”叫着的小东西,淡黄的、黑的、花的,一个个瞪着好奇可爱的小眼睛,胆怯地挤在一起。妇女们和卖鸭娃儿的人搭讪起来,七嘴八舌地交流着,对着箩筐里的小鸭指指点点,品评着鸭娃儿的优劣。农村人购物,从众心理很普遍。只要有一家的女人吵着嚷着开始买,其他家的屋里人也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下手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张家6只、王家8只,大白鸭、乌鸭,花鸭,几十只可爱的小家伙被自己的新主人兜回了家。
无论自己挑选,还是由卖鸭娃儿的给你挑选,价格都一样。自己挑的话,你得会看公母,因为养鸭的目的是为了靠下蛋增加收入,如果买回去一群公鸭,虽然卖鸭娃儿的以后不收你钱,但你付出的精力、饲料收不回本钱,养公鸭非常不合算。卖鸭娃儿的是行家,让他帮你挑,能挑到母鸭娃儿的机率就大得多。抓起鸭娃儿,把它们的肚子翻过来,抬起它们的屁股,只要三两秒钟,公鸭母鸭他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当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把公母看颠倒了,那他们就得付出一点点代价,秋后公鸭免单。
打账,就是先记下账,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再来收账。卖鸭娃儿的往往会带个记账本,谁家买多少,在本子上记下来。
出生不久的鸭娃儿,须小心侍候,用破旧的棉花、碎麦桔之类的柔软之物给它们铺个窝,特意给它们蒸些小米饭吃,用鸡食碗给它们盛水喝,还要防止黄鼠狼、饿狗等其它动物祸害。
到了麦罢,第二批、第三批打账鸭娃儿来了。这时候,农活相对轻闲一些了,农村人养鸡养鸭的心气儿更高,往往8只、10只的往家买。
天热起来了,闲不住的农家父辈,带着子女下河,或是下坑塘里,摸回一堆田螺、河蚌,用碎砖、礓石砸开,连壳带肉扔给小鸭子。见了荤腥的鸭娃儿们胃口大开,饕餮一阵,直到把嗉子吃得快耷拉到地上才罢休。吃了田螺和河蚌的肉,鸭娃儿不过十天半月,就长得有模有样,有了成鸭的雏形了。
农历八月十五刚过,天高气爽,卖了一些农作物,手里有点活钱了,农村人正享受着秋收的喜悦。在这个合适的时间节点,卖打账鸭娃儿的来收账了。买鸭娃儿的向卖鸭娃儿的汇报自家鸭娃的公母数量,卖鸭娃儿的对照账本,不计公鸭数量,收下母鸭的钱。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农村人,以诚信为做人之本,不欺瞒、不做假,靠着彼此的信任,过着简朴而又心安理得的日子。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极个别农村人买鸭娃儿时报假名字,让卖鸭娃的秋后“瞎火儿”,有账收不上来钱。这种人当然是极少数,虽然占了便宜,但背后被人戳脊梁骨,为人所不耻。
第一批打账鸭娃儿喂得好的,年底就能下蛋了。捧着自家当年新鸭刚下的绿皮鸭蛋,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了。
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地里的庄稼活儿一下子多了起来,农民靠鸡屁股、鸭屁股“银行”换点油盐钱的日子渐行渐远,打账鸭娃儿的叫卖声,随着村落上空袅袅炊烟,飘散在那片遥远的,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