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缺压力,更不缺道理,缺的是一个“领路人”
武志红曾用“叛逆”、“分离”、“成长”三个词形容青春期。
说实话,起初我根本不理解这三个词的含义。
因为,在我眼里,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来自地狱的使者”,不断地“报应”父母。
要我盘点出他们的罪状,我能毫不犹豫地列出:
做事不积极;
学习没动力;
手机玩个没完;
干啥啥不行,顶嘴第一名;
因为这些都是我曾经历过,最真实的体验。
回想女儿的小学时光,我和爸爸都不免陷入深深的怀念和失望。
我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女儿从小启蒙比较早,学习不用担心,小学时虽然各方面不能算拔尖,但稳居班上前十的成绩也让我和爸爸感到骄傲。
然而,自从女儿上了初中,我感觉幸福指数明显下降。
她的脾气一点就炸,开始喜欢和大人对着干,学会了顶嘴,我眼里什么不好她就去学什么!
家人之间,爱的流动也非常有限。我们和女儿缺少沟通和交流。
每次,我和爸爸稍微批评她一下,她就和我们针尖对麦芒,最后我们都怒气冲冲,不欢而散。
步入青春期,脾气爆就算了,更让我窒息的是她的学习越来越不在状态。
初一的一次家长公开课,得以让我看到女儿真实的上课状态。
那是一节班主任的数学课,因为是公开课,班主任特意设计了很多的互动环节。我坐在后面默默地关注着女儿。
小组讨论环节,我看到女儿不爱表达,别的组员都在积极献策,女儿则需要别人的提醒才说个一两句。
上台展示环节,大家都踊跃举手,但女儿却把手举得低低的,头也垂得很低,看起来没有自信。
总之,整节课女儿的表现都不主动。
这次公开课结束,失望之余我感到震惊,我太害怕女儿这样下去。
之后我更加留意她在家的学习状态,我每周都会突击检查她的笔记,我发现她的笔记很多都是记到一半就没有后续了。
记忆当时,我指着书,大声对她后:“这怎么回事,怎么笔记只有一半。”
她说:“太快了,跟不上”
我:“跟不上,你不会去找其他同学补一下笔记吗?”
她沉默不语。
而且,对于自己做的笔记,她一点概念都没有,记过算过,不知道这就是重点该去掌握。
她写作业很慢,作业又不少,一笔一划地写,光一篇练习册就得花两个小时。
如果很快写完,准确率就特别低,而且往往这个时候,她就是着急去看哪个综艺或是为了玩手机。
有一次,她借口拿手机查题。结果我突然进去,发现她是在房间里刷抖音,问她,她就狡辩说:“刚写完,刷抖音放松一下!”
后来,我们俩就越说越激烈,充满了火药味。
快到期末的时候,为了让女儿安心复习,我和把家里的网断了,让爸爸全力配合我的工作,少看电视、少打电话,给女儿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给女儿报了冲刺班。
然而,我和爸爸的努力配合并没有换来女儿的进步,她的成绩硬是给我们浇了一头冰水,身心都感到刺骨的寒冷。
她的总分只有521分,其中数学还没有及格,班级排名更是直线掉落几十名,妥妥的倒数。
这次期末,班主任在群里表扬了很多本身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冲刺复习,成绩进步了不少,我注意到这些名单里有不少以前成绩差的学生都比女儿这次考得好。
班主任还提醒了很多学习退步的孩子,要抓紧暑期提升的黄金期,调整学习状态。
其中,我女儿的名字就在其中。
得知这次成绩,爸爸特别失望,他唉声叹气地对我抱怨,他看着女儿的眼神从以前充满爱意,变成“怒其不争”。
但女儿仍放任自己,愈发颠倒黑白,在暑假的那段日子,温馨的家庭荡然无存,不是鸡飞狗跳就是死气沉沉。
焦虑之下,我实在感觉自己撑不住了,不得不寻求支持。很多东西,不去面对和改变,就依然在那里。
慢慢地我开始反省自己,也开始提升自己,偶然间,我遇到“引爆孩子学习力”父母训练营,同时我找到了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
转换角色,让孩子被爱得有恃无恐
在课程里,黄老师说:“明确定位,也就是父母做父母该做的,孩子也自然归为。”
黄老师提出了两种父母角色的定位:一是教练、一是朋友。
我相信,很多父母其实都是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给孩子各种生活、学习上的指导意见,发挥着教练的本能。
我也不例外,小学之前这种形式可能会管用。
但是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与让孩子烦躁的一套套说教相比,转换角色,成为孩子的朋友,表达爱与尊重,更容易打开青春期孩子关闭的心门,让孩子更好地回归学生的角色,让家庭也更加平衡。
因此,面对现状,我学会给女儿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同时坚持正向管教,积极地看待孩子的一切问题。
这样做之后,我最深刻的体验就是,我自己心境的变化。
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忍不了”,而且长久以往的深夜失眠也得到改善。
大约三周后,我和女儿的沟通不再是两三句就吵得不可开交,我真的像一个朋友一样,毫不吝啬的无条件信任女儿。
我经常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和她聊天。她也很把我当朋友一样,和我交流的时候不在像以前一样,眼睛里死气沉沉,而是充满光彩。
学会“情绪回应”,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
转换角色的同时,我需要具备一双慧眼。
在以前,只要女儿的没有按我心里想的做到,我的情绪就会被触发,气愤的小火苗就蹭蹭地往上冒。
黄老师一语把我敲醒,他说:““情绪回应”就是和孩子相处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情绪的表象,而是要一层一层拨开云雾,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起心动念。”
“这时候更需要父母有一双慧眼,不断地看到这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念头,从而可以从本质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课程里教了我许多“看透孩子”的技巧。
我再也不会有以前那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碰到她情绪爆发,我总能“拳拳到位”,先让她稳定情绪,在表示认可和理解,最后顺利解决问题。
这些方法就像是中药,慢慢的调理我的家庭,我的女儿和我自己。
慢慢的,孩子自信心越来越高,也更加主动,我和爸爸的管教方法也同样变得“温暖而坚定”。
这次期中考试前,女儿的学习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提前一个月,她就制定了每日的复习计划,由于她的弱势科目是数学,所以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无论是应用题还是选择题,她都工整的抄下来,重新再做一遍。
不出意外,这次期中考试,她的数学成绩进步非常多,甚至超出了我和爸爸的预想。
当看到手机里发来的成绩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飞奔抱住女儿,兴奋地说:“宝贝,你真的太棒了,你的努力爸爸妈妈看在眼里,为你感到开心!”
走过了这段至暗的时光,我发现和我一样苦恼的家长有太多太多,每次看到这些妈妈们,我就想到曾经的自己,所以,我很想分享我的经验给你们!
《引爆孩子学习力训练营》,不仅点燃了儿子内心那团热爱学习的火焰,更让做家长的我满是感动和欣慰!
在这里,和我一样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不再焦虑发愁的家长有很多很多:
来自武汉的张妈妈激动地和我们反馈:“孩子变化极大,就像换了个人,学习热情挡也挡不住!”
上海的何妈妈也在群里说:“孩子愿意放下手机,不再激烈对抗。”
苏州的赵妈妈在学习之后,不再焦虑,不再盯着孩子,孩子的作业速度提升一大截,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杭州的李妈妈非常激动地和我们说:“我帮儿子找到了最初的梦想,有了目标的儿子,动力十足!”
来自泉州的周妈妈说:“孩子变得学习主动了,不再乱发脾气,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感觉非常好!”
还有妈妈非常高兴地和我们反馈说:“这段时间,孩子看到我在改变,他也在努力改变,对学习越来越有动力,自己也越来越自信!儿子特别喜欢老师!”
除此之外,在这里成长、改变,继而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习更有动力、有目标的家长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真正帮到家长们,我们邀请脑潜能导师黄伟强和几十位家长深入对话,研发寻找到了激发孩子学习内在动力有实效、能落地的办法,那就是训练营模式!
我们采用训练营的模式,就好比给你配了一个随身教练!
>>有人给你制定练习计划,每天陪伴你一起实践;
>>你能看到教练怎么点评不同人的动作,以此来纠正自己;
>>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得到反馈指导;
>>还有很多伙伴家长一起互相支持、打气,不再孤军奋战!
事实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就是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