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探析(二)
一套完整的安顺地戏面具
上篇我们认识了地戏面具的分类和组成部分,我们再来看是怎么雕刻的。从总的流程来说,做地戏面具一般分为:选料、伐木、下料、破胚、夹胚、出胚、粗雕刻、打磨、细雕刻、着色、彩绘、上油漆、安装镜片、上胡须。
雕刻好面具主体之后,接下来是雕耳翅,雕完之后一起上色。
需要说明的是文将和武将有一定的区别,配角与将的差异,正武将与反武将也有所不同。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和不同呢?
安顺地戏面具
笔者将以自身30多年来的传承实践为依托,通过这些年来的传承研究,文将和武将的区别是,文将没有耳翅,也就是屯堡人长说的战盔,因为不上战场嘛,理应不戴盔甲。文将的面具也有盔,但这叫帽盔,而非战盔。它们的面具造型也是根据具体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进行刻画的。比如军师,主要工作是负责献计出谋,不穿盔甲上战场,自然是衣帽冠或官帽。曾经也有学者问,为什么有的皇帝不是文将的盔,而是武将的盔,这个啊,也不是随便塑造,那是因为那个皇帝是武将出生,文武双全,往往是通过自身的征战打下的江山,结合剧本来看,虽然后来当上了皇帝,但是在剧目演出时,他还是一个武将,因此多是以战盔造型来呈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比如刘贤德刘备,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至于配角与将的差异,将来源于历史,或者说来之书上的历史人物,而配角来源于生活,不是具体的哪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群体的代表。土地指的是土地公公,人们常说,自家门前一片天,每个民族和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土地神,就是一户人家,也有自家的土地菩萨,他是一个神灵,更是一个群体。老者和太婆也是如此,他们不具体指哪一个人,而是一定年龄阶段的概括。当然,笔者所介绍的只是一个普遍,但也不是完全的绝对,比如小军老二这个面具,它既一个文将的造型,也是一个配角的写意,因为这个面具是三重合一的代表,在地戏正戏演出时,正反小军的出战它代表的是双方的步兵,而在扫开场、参财门和扫收场的时候,它却代表的是紫微星(也就是金童的意思)。正武将和反武将的不同,往往是根据人们生活中对历史人物的喜爱和厌恶来描绘,一般来说,正面英雄要慈祥一些,要面善一点,而反面角色要丑化一些,具体表现在面具造型上,反面武将一般凶悍,有咬牙,在颜色方面,正将颜色单一、纯合,而反面角色颜色浑杂、暗淡。
上世纪90年代的专家学者研究总结,地戏面具分为少将、文将、武将、女将和老将,统称五色相。这个观点笔者不太认同,正反武将里细分因为少将、女将和老将,无论是老将还是少将或是女将都是根据剧本的描述来进行刻画。至于无色,那是指“青、黄、蓝、白、赤”五大色,这是基色,后来的24色也好,还是36色也罢,都是用这几种颜色来调合出来的。前辈们研究总结武将的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老将烈火焰”这也是一个总的概述,当然不是所有的武将面具都是如此,比如关羽既不是箭眉,也不是火焰眉,更不是线眉,而是卧蚕眉。这是武将的眉毛,除此之外,还有鼻梁、腮红等也有差别,少将的鼻梁是圆润的,而老将的鼻梁多是断鼻梁,雕刻艺人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来展现老将的年迈,脸上同时有了皱纹。
地戏剧本
《岳传》番将元帅:金兀术
还有,同一个人物,并不是说一直都是一个颜色,面积造型也不是一层不变,要看是在那一个剧本里,包括胡须。比如说《隋唐》中的程咬金,他是三朝元老,在《大反山东》的时候是蓝脸,胡须是黑胡须,而在《薛丁山征西》和《薛刚反唐》的时候他就是乳色的脸了,而且脸上的皱纹是明显的区别,胡须也变成了白胡须。又如薛仁贵,在《薛仁贵征东》的时候是粉脸,和剧情里描述的“白袍小将”相吻合,而在《薛丁山征西》的时候确实红脸了,那是从军后当了火头军,被番军围困在山洞中火烧熏后的缘故。
综上所述,了解了安顺地戏面具,我们就更加明白面具在地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它不仅是地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地戏文化的标志符号。传统的安顺地戏面具,不是一般情况下民间艺人自圆其说,更不是艺人随心所欲塑造的人物面具,而是要跟书走,书上怎么描述,雕刻制作的时候就根剧本基本吻合,尤其是星宿地戏面具重要标志更不能丢,历史的英雄人物特点丢了那就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个人物了。当然可以简化,比如说《三国》的吕布面具,它是白虎星下凡,我们制作的时候可以在亏头上雕刻一只完整的老虎,也可以雕刻一个虎头作代表,但是,如果完全没有了老虎的标识根书上描述的就不一样了,那么,也就不能作为吕布的面具,或者说人们不认可。一句话,传统的安顺地戏面具要跟书走。
《三国》名将:吕布
蔡阳
夏侯渊
笑嘻嘻
鸦片壳壳
诸葛亮
赵云
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