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646- 老照片 1957年的北京 四处充满了皇家气派
1957年的北京天坛,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北海公园里的堆云积翠桥(永安寺桥),此桥原是一座木桥,最早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南北桥头各立一座木制桥牌楼,北为“堆云”,南为“集翠”,此桥故名堆云积翠桥。
北海公园里的第一场雪,洋洋洒洒,下个不停。
北海五龙亭,位于北海北岸西部,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此处原是明代太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太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
北海公园里的雪景。
北海公园一角,游人在此泛舟,休憩。
北海公园里的游船。
北海团城,明清两代皇家园林,成为一座集宫室、第宅、寺庙和园林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帝王宫苑。
团城里的大树,古木参天。
天坛里的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初为重檐圆形建筑,是圜丘坛的正殿,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为今单檐样式。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
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此坊原为纪念德国驻北京的公使克林德的“克林德碑”坊,一次世界大战后改为“公理战胜坊”。1952年10月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为此把中英文“公理战胜”文字镌去,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
北海九龙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
那时候的北京,四处充满了皇家气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