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就该这么处理!6个辨析点,2个用药方案一次奉上!
为了生活,有些人要四处奔波,有些人要一整天站着。还有些人,为了追求美观,喜欢穿不合脚的鞋子……这几类人,常常会在脚底出现圆形硬痂。硬痂刚出现时,患者可能没什么感觉。要是时间久了,硬痂可能一碰就疼,患者为了避免疼痛,只能跛行。有些硬痂剪掉还会重新长出,实在让人头大。
如果患者这么向你抱怨,你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鸡眼!
到底什么是鸡眼
“鸡眼”的学名叫肉刺,由于皮损边界清楚,大小如针头或蚕豆,颜色呈淡黄或深黄色,周围有透明的淡黄色环,形状像鸡眼,所以有了这一形象的名字。
鸡眼就像嵌在皮肤上的圆锥形角质增生硬结,顶端凸起,数目不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好几个。而且,鸡眼也有软硬之分,表现出来的症状自然有差异。
1、硬鸡眼:干燥、尖刺型鸡眼,较小,质地较硬。好发于脚趾关节处,或者是与鞋子经常发生摩擦的部位。
2、软鸡眼:质地较软,略高出皮肤表面,好发于经常相互挤压的相邻两个脚趾趾间。
3、好发人群:长期穿不合脚鞋子的人、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运动员、体重超重人群、糖尿病患者等,较易受到鸡眼的困扰。
鸡眼、跖疣、老茧如何辨析
1、鸡眼VS老茧(胼胝)
由于鸡眼和老茧都是反复摩擦,引起皮肤过度角化,所以药店人很容易混淆。实际上,药店人只需记住一个要点,就能轻松区分:
老茧可能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脚底最常见,呈大片状,界限不清楚,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在某些情况下,对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2、鸡眼VS跖疣
鸡眼的形成与病毒无关,大多是“挤”出来的。而跖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免疫功能一场或者低下的人,更易感染。
看数量:鸡眼由摩擦挤压引起,数量少,很少超过3个。而跖疣具有传染性,常多发。
看部位:鸡眼多发于易受挤压和摩擦的部位(脚趾外侧或内侧),也可见于足背及足跟,偶见于手部,而跖疣在足部各个部位都可以出现。
看形状:鸡眼为豌豆大小淡黄色角质增生,呈圆形,表面光滑,与皮肤表面持平或略高出一些,边界清楚,酷似鸡的眼睛。而跖疣为黄豆大小或更大圆形、椭圆形灰黄色块,表面粗糙无皮纹,界限清楚,周围围绕稍高增厚的角质环,中央凹陷。
看黑点:跖疣表面常见由于出血引起的小黑点,而鸡眼没有。
看症状:鸡眼一般疼痛明显,跖疣疼痛相对较轻,甚至没有疼痛。
2步简单应对鸡眼
1、初期软化:发生鸡眼初期,患者只是出现局部的硬皮增生,如果及时处理,可以避免皮下硬块生成。
用药:涂抹凡士林
做法:患者将脚浸泡在温水中,约10分钟后,可在脚上有硬皮增生部分,涂抹凡士林软化。
2、中期剥落:若患者局部的硬皮增生较厚,但还不会疼痛到对生活造成影响,可以用药物软化角质。
用药:涂抹40%水杨酸、40%尿素乳膏、12%乳酸乳膏
患教要到位
1、鞋袜要宽松:患者最好穿宽松合适的鞋子、高质量棉袜。或者穿足踝专科医师推荐的高质量鞋垫,或使用针对鸡眼的鞋垫、脚趾分离器。
2、不要自行剪下鸡眼或用手硬抠:避免流血继发感染,不然可能演变为蜂窝性组织炎,或是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3、糖尿病患者要慎重:糖尿病患者发现脚部新出现茧子或鸡眼,必须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切不可自行处理。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