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西这两个村子,有故事…

对面孙家和笆斗杨家
文/同龄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娄庄镇宣圩村,有两个自然庄名是四个字的:对面孙家、笆斗杨家。为什么起这样的名称呢?这里面各有各的故事。

一、 对面孙家:大约300年前,有孙姓人家兄弟几人,从杨疃孙集子搬迁来到此地,买地耕种,建房定居。兄弟几人在一起商议,怎么样规划建筑房屋?其中,有人提出:“我们建筑房屋是为了互相有个照应,方便看家护院,保护人口、牲畜和财产安全,还是对面建房比较好。”一人建议,得到兄弟几人的一致赞同。于是,兄弟几人就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购买建筑材料,统一施工,在一条东西路的路南、路北两旁建起了对面房屋。对面两排崭新的房屋,着实令人羡慕!有人给这个新庄子取名“对面孙家”,一直叫到现在。

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象锋利的刀,能够斩断金属。对面孙家兄弟几人,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在这一片村庄传为美谈。

二、 笆斗杨家:大约在150年前,在此地居住几户杨姓人家。杨家人心灵手巧,以编柳活为生。编柳活必须用簸箕柳条子作原料,杨家人就在田地里栽植簸箕柳,作为编柳活的原料生产基地。并且分为大条子地,小条子地,生产不同规格的簸箕柳条子,供编制不同器皿之用。比较大的有簸箩、簸箕、笆斗,比较小的有针线筐子、馍筐子、五升斗等。这个庄子编柳活的手工艺精湛,产品销售到方圆几十里的大、小集市。人们便把这个庄子叫做“笆斗杨家”。由此可见,笆斗杨家的柳编作坊,已经形成了原料生产、编制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柳编器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编筐打柳的手工艺在这个庄子已经失传了。人们便把“笆斗杨家”演绎为“八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八杨大队”,八十年代改名为“八杨行政村”。2005年,宣圩、八杨两村合并,组建宣圩行政村。直到现在,八杨庄的农田,还有叫“大条子地”、“小条子地”的,足以证明八杨庄的柳编手工艺名副其实。

编柳匠、打铁匠、木匠、皮匠......等等传统手工艺,流传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1980年以前,大队有铁木业社,生产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编织手工艺组,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哧拉哧拉”的拉锯声,还有遛乡销售笆斗、簸箕、瓦罐盆的叫卖声,钯碗箍了锅的吆喝声......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就在昨天。曾几何时,这些手工艺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我是新中国同龄人,亲眼见证了几十年以来的巨大变化,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超越了此前的数千年,从农耕社会跨越到工业化、信息化社会。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好!改革开放政策好!千好万好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好!

作者: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

  • 东营区黄河幼儿园开展传统手工艺柳编民俗体验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君 通讯员 付萌 王萌萌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身边,我们天时地利的享有着很多独特的东西,随处可见的柳条就是我们其中之一的好伙伴. ...

  • 饶阳南韩村搞柳编为什么在窨子里?

    说篰箩,话簸箕 宋俊岭 饶阳县东里满乡南韩村,是远近闻名生产篰箩.簸箕的村庄,历史悠久. 篰箩.箕是广大农村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该器具是用粘柳条(也称箩柳)编织而成,俗称" ...

  • 被民间艺术惊掠的瞬间

    带学生去镇赉采风,丁香.李花和京桃正怒放,一路都是猛烈芬芳. 我们这个团队,有博士,教授,也有我这样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有学教育学的,学历史的,学物理的,学中文的,学音乐的,学文化产业管理的. 一路也 ...

  • 寿光古遗址知多少?跟着老卜找一找

    ​寿光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古遗址.文化遗址多达一百四十多处!星罗棋布,遍及全境.现在这些遗址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多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中.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的农村水利工程及农田改造,"土 ...

  • 《行摄生活》-91【柳编】

    柳与麻 手与情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画面久久留存在心底,浓雾中的小站,一位身姿绰约的女子,一辆冒着白色雾气的火车,而女子的脚下必然有着一个精美的柳条箱.箱子是古朴的暗黄色,花布包边,阳光闪烁时,会有岁月 ...

  • 骑着“二八大杠”从洛阳到晋南, 一天挣不了100元, 看干的啥营生

    点击加载图片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70后,在我的记忆中,家里所有的农具里面,就数柳条编织的簸箕比较金贵.因为在那个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里,家里大多也没啥收入.一件柳条编的簸箕是需要花钱买的,而且还价格不 ...

  • 旧时此行业的特殊待遇:过河不付船钱,住旅店不付柴火钱

    "柳编匠"民间也称之为"扎柳匠".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用柳条编织的篮.筐等简单器物. 到了宋代,人 ...

  • 最美不过手艺人。

    中 國 文 人 書 房 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我们声称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隔着屏幕,就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见闻. 可一份专注和信仰,却在不断地挤压中,变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被忽视. 我 ...

  • 非遗:广宗柳编技艺

    广宗柳编是用柳枝编织成的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广宗柳编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而广宗柳编可回忆历史可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技艺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主要有家传和师 ...

  • 民间故事 两个村子的百年恩怨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庞营和贺白庄  两个村子的百年恩怨 作者 | 张殿举 原创 | 乡土 ...

  • 两只蚂蚁(故事很短,寓意很深)

    < 环球文摘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两只蚂蚁非常不幸,误入玻璃杯中.他们慌张地在玻璃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现,这根本不可能. 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 ...

  • 市北西新增两宗商住地块,是板块限价上涨的信号?

    文丨陈琪栋 近日,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北干西单元的控规局部调整论证报告(草案),主要涉及北干西单元的两宗商业地块改为商住. △图源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相关地块控制指标 根据控规图,现 ...

  • 男人过了55岁,还需要女人吗?两个过来人的故事给我答案,很真实

    阳辉娱乐 关注 2021-04-03 13:19 在一个男人的生命历程中,女人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主角.婚姻没有女人不行,爱情没有女人不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男人对女人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年 ...

  • 李世民在上党区西故县村的传奇故事

    李世民在上党区西故县村的 传奇故事 上党区西池乡西故县村与东故县村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当地人叫东河沟,又叫东河.实际这条河古名叫"紫马河",说起这条紫马河,与唐王李世民还有 ...

  • 两个“败家子”的故事

    给大家说两个我比较熟悉的"败家子"故事,不管他们怎么败家也有花不完的钱. 1⃣️第一个故事 认识小明的时候,他还是我朋友女儿的男朋友,不过现在已经分了! 小明的父亲我也认识,家里的 ...

  • 告诉你两个毛骨悚然的人性故事、受用一生

    告诉你两个毛骨悚然的人性故事、受用一生

  • 两个极短小故事(看了三遍,想了五遍)

    人活一生,过的是心情:生活一场,活得是心态.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心情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禅语有云:"世间无事,烦恼来自逞强. ...

  • 张展西║七绝两首——悼袁隆平、吴孟超院士

    痛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华夏神农乘鹤去, 骄阳失色九州愁. 瑶池始种杂交稻, 骋请军师再运筹. 痛悼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披肝沥胆铸忠诚, 救死扶伤心血倾. 九秩操刀仍不歇, 无疆大爱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