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常见病实用小偏方第一百一十二册
本常见病实用小偏方,是朱永库老人为了行善积德,在网上十几年来精心收集积累,简单整理编辑的,共有五百多册,几万多个偏方。药方太多了,需要者要下功夫在里面找方,不需要者就不要看了,(其中错别字很多,还未修改,)该偏方简单易懂.实用性很强,就发表出来了(注意药方用时要对症,不可以乱用,要找医生看一下,乱用后果自负)。我正在把它编辑为电子书,免费发给有缘人,供那些平民百姓中,有病而无钱去医院治的人用吧,行善积德,修无量功德,造福于平民是我最大的心愿。阿尼陀佛!
101.治疗烧烫伤验方 外科
烧烫伤 1.苍术适量烘干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成稀糊状,取药糊涂敷在烫伤部位,每日3次,直至痊愈。
102.紫珠吒麒干,研末。用时取药末适量与麻油调敷患处,如创面已感染,先清创,撒上药末,纱布包扎。每日或隔日1换,一般2~7日可愈。
103.将罂粟壳30克浸入芝麻油中4小时,文火煎枯滤清,下蜂蜡9克,倒入碗中,待碗周边药汁将凝时,下轻粉细末5克,调匀。用时先将患处水泡挑破,敷药膏,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一般2~5日可愈。<烧烫伤>
葡萄能治疗烫伤 外科 烧烫伤
104.将鲜葡萄洗净去籽,捣浆,直接敷于患处,药干即换,通常敷药后即刻止痛,一般一至数日即可痊愈。此方治疗轻度烫伤非常有效,通常可即刻止痛,且不易遗留疤痕。对Ⅰ度、浅Ⅱ度和小面积的深Ⅱ度水火烫伤也有较好疗效,即使水泡溃破亦可放心使用。<烫伤>
105.芙蓉花治老烂脚 外科 炎症类
首先用凋谢后干枯的芙蓉花,放在水中浸泡直到花瓣变成透明蛋白丝状,就可贴于患处每天一换,第三天,把前两天用过的芙蓉花清洗后反过来继续使用,不出三天可长出新肉,到第四天可痊愈。<烂脚>
106.啤酒治冻疮 外科 冻伤类 冬季有些人生冻疮,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缓解因冻疮而带来的痛苦。<冻疮> 107.桂圆核治烫伤 外科 烧烫伤
桂圆核,研细末,以茶子油调涂患处;或桂圆壳,烧炭存性,研为末,用桐油调涂患处。芥末治脚裂口 外科 炎症类
用40℃左右的温水洗脚,泡10分钟左右,然后擦干,用温水调好芥末,浆糊状,不要太稀,用手抹在患处,穿上袜子,以保清洁,第二天再用温水洗脚,再抹,2-3次即愈。<脚裂>
108.白酒泡桃治冻耳朵 外科 烧烫伤
夏天待桃子成熟后,选用4-5个成熟桃子削皮、去心,切成片状,装入瓶内,倒入5-7两高度白酒,一直泡到冬天即可使用。当耳朵发热、发痒时,就将泡好的桃子酒擦冻伤处,连续一周可见好转<冻伤>
烫伤 外科 烧烫伤
109.蚯蚓适量,加白糖少许化成水,涂伤处,一日三次,连用数日有清凉止痛,生肌功能,并不会留下疤痕,特效。冻耳方三 外科 冻伤类
110.内桂、干姜、辣椒各15克;用植物油250克浸药3回,炸橘去渣,人黄蜡60克融化。本方温肌肉,通血脉,常食防耳冻。<冻耳> 冻耳二 外科
111.冻伤类
当归、黄柏各30克,麻油20毫升。将药和麻油混匀,放入铜器中,加热10分钟左右,然后下适量蜂蜡,待蜡熔化,即可将油收起,待冷后成软膏,再用时先以浓茶或甘草汤洗净耳部,拭干,然后再涂本膏,每日1-2次。
本方适用于冻耳而有溃烂者。<冻耳> 冻耳一 外科
112.冻伤类
当归30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细辛3克,通草15克,大枣、甘草各10克。桂枝去皮,通草炙,大枣去擘,水煎服,每周2剂,连续服用1个月。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故能预防冻耳。<冻耳>
冻疮未破 外科
113. 冻伤类
尖头辣椒10个,生姜半两,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痒时搽患处,一日5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不再复发。
114.冻疮已破
外科 冻伤类 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搽好为止,不发。跟骨骨质增生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处方(一)
115.【辨证】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经络闭塞。
【治法】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
【方名】补肾养血化瘀汤。
【组成】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克,淫羊藿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20克,狗脊9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振中方<骨质增生>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处方(一)
116.【辨证】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气血。
【方名】解毒定痛汤。
【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悦武方。
中药处方(二)
117.【辨证】热毒内结,瘀阻胸胁。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名】抗毒汤。
【组成】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贯众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文武方<软骨炎> 骨结核的症状和秘方
118.、骨结核丸组方:上药常规量蜜制为丸,每丸重12克。从晨6时起每6小时服1丸。服药期间停服抗痨类西药,有脓肿者结合抽脓。忌服生葱、生蒜、驴肉、韭菜。节制房事1。制用法:熟地当归鹿角胶人参白术山药甘草百部肉桂生龙骨丹参麦芽
119.、狼毒枣组方:先将狼毒清水浸1—2小时,放入锅内,上置蒸笼,放入大枣,水烧开后再蒸3小时,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日服3次,每次10枚,连服2日后每次增加1枚,一般用10—16枚。极量为每次20枚,每日60枚。若有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可减少1—2枚,反应消失后可仍按前法增加。服后胃中膛适可改制用法:狼毒、大枣各等份<骨结核>
120.醋泡透骨草治足足跟骨刺 外科 骨症类
取透骨草500克,醋1500克。用醋泡透骨草半小时,然后再加热。把加热后的醋和透骨草倒入洗脚盆中泡脚,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一次,连泡一个月,即可收到明显效果。<骨刺>
颈椎病偏方
12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方药: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12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方药: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12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方剂: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
12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方剂: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
125.、外用熏洗药:方剂: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126.<颈椎病> 骨髓炎、骨结核病
外科 骨症类
当归5克、黄芪20克、射干10克、丹参50克、地丁10克、连翘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50克、知母10克、皂角刺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无明显效果视为无效,有效再进十剂全煎。<结核>
骨髓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127.【辨证】跌打损伤,气滞血瘀,感染毒邪,瘀毒搏结,深扰骨髓,腐败化脓而成。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名】升葛二虫汤。
【组成】升麻30克,干葛30克,生山楂30克,当归30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祚忠方<骨髓炎> 颈椎病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128.【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二)
129.【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中医方剂(三)
130.【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四)
131.【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中医方剂(五)
134.【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方剂(六)
135.【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36.【出处】吕同杰方<颈椎病> 骨刺增生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处方(一)
【方名】骨刺增生疼痛缓解方。
【功能】滋补肝肾,去邪止痛。
【组成】杭白芍30-60克,生干草10克,野木瓜15克,威灵仙30克,制川乌、制草乌各12克,黄精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主治】骨质增生,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137.【出处】郭弥方<骨刺> 骨刺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处方(一)
【方名】骨刺外洗方。
【组成】山慈姑9克,透骨草12克,川牛膝9克,京三棱9克,川红花6克,蓬莪术9克,川独活12克,乳香、没药各3克,徐长卿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熏洗患处。
【备注】此方主治脚底骨刺走路剧烈疼痛行动不便。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骨刺> 骨质增生症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肾不足,血脉瘀阻。
【治法】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止痛。
138.【方名】骨刺丸。
【组成】熟地黄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七30克,净乳香30克,净没药30克,老川芎30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日服2次,每次1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出处】边全禄方<骨质增生> 髌骨软骨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处方(一)
139.【辨证】经络损伤,血脉瘀阻。
【治法】消瘀活血通络。
【方名】软坚煎。
【组成】鹿角霜10克,熟地2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天丁10克,香附10克,大伸筋20克,甘草10克,牛膝10克,野南瓜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詹经山方<软骨炎> 陈旧性骨折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处方(一)
140.【辨证】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治法】益肾壮骨舒筋通络。
【方名】益肾壮骨汤。
【组成】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詹经山方<骨折> 治疗足跟痛方集锦 外科 骨症类
14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142.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143.尿渍法治足跟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144.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一般治疗5日后,病愈。注:(此法用于骨质增生型足跟痛效果不大)
145.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146.乌梅、醋法治足跟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147.川芎法治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14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149.夏枯草治足跟痛法: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50.仙人掌治足跟痛: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151.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膏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消失。<足跟痛> 慢性骨髓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152.【辨证】病后余邪,客于筋骨。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驱邪。
【方名】健骨解毒汤。
【组成】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龟板2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桔梗9克,碎补20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罗禹田方<骨髓炎> 骨质疏松症的偏方 外科 骨症类
人在35岁以后身体中骨质的总量就逐渐减少,约每10年减少10%一15%,女性绝经、男性印岁以后更是明显减少。其减少的早期表现有身高缩短、牙齿松动脱落,进一步可发展到全身骨痛,且因为骨质的减少,骨的脆性增加,即使轻度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也可造成骨折,脊柱骨被压塌或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生活中或上下楼梯或转身等稍不注意即造成股骨骨折,严重的可造成畸形,表现为驼背、变矮、下腹壁突出,骨盆前倾,膝关节、髋关节屈曲畸形、踝关节僵硬、是内翻、步伐缓慢变小,步态不稳等。这就是医学上称之为“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的为“生理性骨质疏松”,出现骨折,身体畸形的则为“病理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常见的验方如下
153.。[方一]鸡750克,黄豆50克,核桃50克,葱白2根,生姜2片,黄酒15克,食盐、胡椒粉适量。将鸡洗净砍成块,黄豆泡发,葱白成结,除胡椒粉外均投入汽锅内,加水至2/3满,隔水以小火蒸2小时,出锅放少许胡椒粉。本方为汽锅蒸黄豆核桃鸡,对骨质疏松有效。
154.[方二]猪骨汤1000克,豆腐2块,鸡蛋1个,虾皮25克,葱、姜、蒜、生油、盐、味精适量。鸡蛋破壳人小碗,以筷子打匀加少量水和盐,蒸熟备用,豆腐切小块。油锅烧热放人蒜爆香,倒人少许以煸后加猪骨汤、虾皮,沸后将蒸蛋以大匙分次舀人汤中,再加进豆腐煮沸,放葱、盐、味精出锅。本方为豆腐猪骨汤,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155.[方三]黄豆芽、排骨各500克,生姜2片,黄酒15克,食盐、味精、胡椒粉适量。以高压锅炖排骨汤备用,黄豆芽去根洗净切两段,大火翻炒豆芽至进油,倒入砂锅,入汤、黄酒,小火炖30分钟,放入味精、胡椒粉。本方为黄豆芽炖排骨,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156.[方四]海参3条,猪瘦肉200克,虾米10克,鸡蛋2个,豆笋50克,鸡汤500克,姜、葱、酒、糖盐、味精、麻油适量。海参水发,去内脏洗净,切成两截,猪肉、虾米剁成泥加盐塞人海参腔内,鸡蛋荡成皮切丝,豆笋洗净泡发。炒锅人油烧热爆姜、葱白至香味,出锅,换油下海参稍煎熟,入酒、糖、盐、豆笋、蛋丝、鸡汤煮10分钟,再放蛋丝、葱花、味精,出锅浇上麻油。本方为海参荷包,对骨质疏松有好的疗效。
157.[方五]猪骨头1000克,海带150克,姜、葱、胡椒粉、味精、盐适量。高压锅内加2000克水,将猪骨头连同海带、生姜一同入内,旺火烧开,小火炖烂,加调料出锅。本方为猪骨头炖海带,常吃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颈椎病的偏方 外科 骨症类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常见多发性骨疾患,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轻者头、颈、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颈部是头与躯体联结的部位,头部的血液供给大脑及躯体的神经系统,以及饮食、呼吸等生命活动,都需要经过颈部相互沟通。不仅如此,颈部还是头部活动的枢纽。由于颈部椎骨的协同作用,头部才能向前、后、左、右转动,并可以进行仰头、俯视等活动。正因为如此,颈部很容易受伤,例如:扭伤、落枕。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58[方一]全蝎10克,娱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克。将药加水煎者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饮服2次。本方出自《江西中医药》1990.21期,适用于颈椎病。
159.[方二]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本方出自《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对颈椎病有效。
160.[方三]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朴、甘草各10克。制成合剂,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为1疗程。本方出自《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期,适用于颈椎病。
161.[方四]葛根25克,灵仙、鸡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条(研水冲服)或全蝎8克。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本方出自《陕西中医》1987.8期,适用于颈椎病。
162.[方五]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枣仁、牡蛎各10克,威灵仙、元胡各12克。将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服。本方出自{中医骨伤科杂志》1987.3期,对颈椎病有效。<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 外科 骨症类 根据中医学理论,以及病因和状可分三种类型治疗。
(一)中药治疗
163.跌伤筋脉,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腰部痛疼难忍,活动受限,向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加重,舌质紫暗,脉涩或弦数,治疗时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可选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五灵脂10克、香附1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羌活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
164..温肾散寒,化瘀通脉。患者无外伤史,腰部逐渐感到疼痛,转侧不利,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治宜独活寄生汤加减:赤芍10克、独活10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细辛3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20克、狗脊10克、肉桂6克,牛膝10克。
165..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长期患有慢性病1,以致肝肾精血亏损,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治宜补肾阴,壮肾阳,选用: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肉苁蓉12克、菟丝子10克、淫羊藿10克、龟板10克、麦冬10克、鹿角胶10克。
166..治脊椎病方 外科 骨症类 方法(1)
配方:蛇皮1.5克,生鸡蛋清2个,动物油适量
制法:将蛇皮与鸡蛋清放油内炸焦
用法:每日2次食用。连续食20-30天
167.方法(2)
配方:乌龟(去壳)1个
制法:将去壳乌龟捣成泥状,摊敷白布上
用法:将药膏贴脊椎患处(增生处),直到药有臭味时取下,再更换。<脊椎病> 韭菜治关节痛 外科 骨症类
鲜韭菜数根,放手掌搓出汁擦患部,间隔1小时擦一次,连续10日即愈。擦时不可性急,循序渐进。此方已治愈数人。<关节痛>
168. 米醋浸泡红花治骨刺 外科 骨症类
中药店买一量红花浸泡在一斤米醋中,一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骨刺> 腰椎骨质增生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169.【辨证】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侵犯筋骨,气滞血瘀,经脉闭阻,邪结瘀凝腰椎。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消肿散结。
【方名】抗骨增生饮。
【组成】大独活15克,川续断15克,怀牛膝15克,海桐皮30克,西秦艽18克,川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全当归10克,广地龙10克,巴戟天12克,金狗脊9克,骨碎补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骨质增生> 肋软骨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170.【辨证】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肝解郁活血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南扬方<肋软骨炎> 颈椎增生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171.【辨证】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经络不畅。
【治法】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方名】益肾坚骨汤。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程祥方<颈椎增生> 关节炎、肩周炎 外科 骨症类
172.(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食用粗盐一斤,加生姜片3钱、小茴香半两,炒热(不要太烫),用棉布包好,每晚睡前敷患处至盐凉,三日后调换用料,连用9天。忌冷、湿。劳伤腰痛
173.外科 骨症类 (腰肌劳损)甲鱼壳共二两,砸碎,炒黄,浸白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并可内服),一日二次,用7~10天,可治多年腰痛。腰椎盘突出 外科
174.骨症类
用中药草老鼠耳一两,猪蹄一只,劈开切块,加水和油盐调料一起炖熟,一日分二次吃蹄喝汤,连用一周。肾亏腰痛 外科 骨症类
(包括妇女产后腰痛)韭菜籽3两,炒脆,磨成粉,一次2钱,用淡盐水送服,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房劳。坐骨神经痛 外科 骨症类
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颈椎痛 外科
175.骨症类
羊骨头二两,砸碎,放锅内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可用生姜蘸酒擦颈部,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骨刺 外科
176.骨症类
(骨质增生)狗骨头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一日三次(最好带喝此酒一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177.四肢酸麻、腿抽筋
外科 骨症类 老丝瓜筋3钱,生姜2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忌扁豆、咸鱼。扭伤、四肢无力 外科 骨症类
178.老丝瓜筋3钱,桑树果半两,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连服7天。忌扁豆、咸鱼。褥疮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179.【方名】褥疮方剂一。
【组成】人参(另煎兑服)6克归尾9克枸杞子18克云苓15克赤芍9克菟丝子18克白术12克红花6克鸡血藤18克甘草3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生芪24克连翘1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主治】褥疮(席疮)。症见疮口腐黑蔓延不止,肿势继续发展,溃出脓液稀薄臭秽,形成粉浆污水。伴有萎靡不振,不思饮食。
【加减】或配合服用人参养荣丸(每早服2丸),十全大补丸(每丸服2丸)。或汤药与丸药交替服用。上部褥疮加川芎、升麻;下部褥疮加牛膝、桂枝;大便干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川军;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木香、枳壳。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褥疮> 破伤风的偏方 外科
180.炎症类 蟾蝎丸治破伤风
药物:蟾酥6克,干全蝎15克,天麻15克。
用法:蟾酥化为糊。干蝎炒,天麻炒,研末,与蟾酥调成绿豆般大小丸。每次1-2丸,粮食酒送服。<破伤风>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181.【辨证】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名】痰毒煎。
【组成】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用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出处】夏涵方<淋巴结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182.【辨证】瘀血阻滞,日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方名】解毒活血汤。
【组成】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叶汉帜方。
中医处方(二)
183.【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
【方名】回阳通脉饮。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20克,炮姜5克,肉桂5克,附子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淑芬方。
中医处方(三)
184.【辨证】寒邪外邪,络脉不通,气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温经活血汤。
【组成】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兰少敏方。
中医处方(四)
185.【辨证】气虚凝滞,热毒炽盛。
【治法】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方名】芪忍归草汤。
【组成】黄芪(盐水炙)50克,忍冬藤50克,忍冬叶50克,当归12克,甘草节8克。
【用法】先将药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再煎煮,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秋侠方。
中医处方(五)
186.【辨证】风寒湿邪侵袭,郁久化热,热郁成毒,热毒结聚于经络。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名】活络通脉清解汤。
【组成】元参90克,银花藤90克,当归60克,丹参60克,川芎40克,灵仙20克,路路通20克,皂角刺20克,蒲公英90克,土茯苓90克,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此药还可用于外洗。
【出处】僧焰如方。
中医处方(六)
187.【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否,阻寒血脉。
【治法】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方名】和营通络汤。
【组成】当归30克,血通15克,细辛6克,虻虫3克,虫3克,水蛭3克,灵仙24克,秦艽15克,桂枝15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中医处方(七)
188.【辨证】寒凝瘀阻,瘀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通脉。
【方名】清营拓脉饮。
【组成】当归50克,泽兰50克,双花50克,元参25克,生地25克,钩藤25克,生黄芪50克,米壳20克,薏米30克,鸡血藤25克,水蛭15克,生地20克,蟾酥0.0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中医处方(八)
189.【辨证】瘀血凝滞,脉道不通,郁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血脉,凉血化瘀。
【方名】四妙勇安汤加味。
【组成】当归60克,乳香10克,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郑静嫦方。
中医处方(九)
190.【辨证】火毒湿热内盛,复因外感风邪,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名】鸡香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元参60克,双花60克,甘草30克,乳香10克,土茯苓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郭俊男方。
中医处方(十)
191.【辨证】气血两虚,邪毒深重,毒延全身。
【治法】生肌,败毒。
【方名】驱淫保脱汤。
【组成】苡米30克,茯苓60克,桂心3克,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候士林方<脉管炎> 下肢静脉曲张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192.【方名】下肢静脉曲张1方剂一。
【组成】白藓皮30克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治法】清热燥湿。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静脉曲张> 指甲剥离症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方剂(一)
193.【辨证】肝经血燥,爪失所养。
【治法】滋养肝血。
【方名】加减逍遥丸。
【组成】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栀子4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
【出处】朱仁康方<指甲剥离症> 肛窦炎方二消炎栓 外科 炎症类
194.方名:消炎栓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利湿解毒。主治肛窦炎、溃疡性直肠炎以及痔术后消炎。
【处方组成】
川连15克、黄柏30克、明矾6克、儿茶30克、血竭9克、没药9克、仙鹤草30克、冰片12克、猪胆2枚。以上各药(除猪胆)研为细末,过120目筛,混合拌匀,溶开合成脂肪酸36型基质,基质与药粉的比例为3.75:1。加入猪胆汁,搅匀,注入栓剂模具,制成4厘米长棒状栓剂,待凝固后包装备用。用时,取1枚纳入肛内。
195.【辨证加减】无【临床疗效】
治疗肛窦炎61例,均于10-15日治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治愈率达70%以上。用于524例内痔注射术后,未出现1例注射处感染及溃疡现象。【处方来源】山西省怀仁县中医院段隽。
【按语】本药栓有川连、黄柏、儿茶、猪胆等清热消肿,利湿解毒;更有仙鹤草止血,明矾收敛。即可治疗肛窦炎、肛管直肠感染,还可治疗痔疮出血。由于直接用药于肛管直肠粘膜,故疗效显著。<肛窦炎>
喷气式治肩周炎 外科 炎症类 “喷气式”:直立举起双臂,脊柱(颈、背、腰)脊骨一节一节依次弯曲。腰弯到极限时,后振双臂,整个过程中两腿不屈。如此几天以后,肩关节一点就不疼了,肩周炎就好了。<肩周炎>
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196.【辨证】脾虚水停。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消肿。
【方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组成】茯苓24克,桂枝18克,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出处】《伤寒论》<睾丸>
197. 血栓脉管炎的秘方 外科 炎症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阻塞性病1变,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大多数是男性。以四肢末端发冷、麻木继而疼痛,坏死溃疡,严重时趾(指)节脱落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残疾,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需要戒烟,避免受寒,尤其在寒冷潮湿环境中行走或工作后,必须将患肢揩干,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裤袜,尽量避免外伤.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循环。饮食宜易于消化,富于热量。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脱疽”、“十指零落”等范畴。其病的内因主要是脾气虚弱,肝肾不足;外因主要是寒湿侵袭,长期吸烟也是促成本病的发生因素。本病多因脾肾阳虚,寒湿外侵,寒湿凝聚经脉;或因情志内伤,脏腑蕴热,邪热淫于脉络等,致脉络痹塞,气血不周而成。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①脉络血瘀型:证见患肢皮色紫黯,下肢更甚,趾端出现瘀斑,五趾痛剧,夜间尤甚,彻夜不眠,皮肤苍白,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消失,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②脉络毒热型:证见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思肢皮肤暗红而肿,甚至紫黑色,出现坏死溃烂,创面流脓或秽奥血水,筋骨暴露,疼痛剧烈,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
③阳虚寒凝型:证见形寒肢冷,患肢疼痛,间歇殴行,得暖则减,患处皮肤苍白、发凉、拓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迟。
④气血两虚型:证见面容憔悴,身倦无力,动则汗出,患肢微痛或不痛,肌肉皮削,溃疡久不收口皮肤不温,舌质淡,苔藏白,脉沉细无力。
一、可选用的西药
1.血管扩张剂:
(1)妥拉苏林:每次25-50mg,一日口服3次。
(2)姻酸:每次50mg,一日口服3次。
(3)罂粟碱:每次30mg。一日3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4)2.5%硫酸镁:新鲜配制1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周。
2.右旋糖酐40注射液:每次500ml,静脉滴注,一日1—2次,10-14日为一疗程。
3.抗生意:用于足趾溃疡坏疽继发感染者。
4.其他:(1)补液:病情严重者可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补充维生素。(3)疼痛剧烈者可用2%的普鲁卡因20ml作股动脉封闭;或用普鲁卡因1g加入5%葡萄糟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止痛还可选用其他止痛剂。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l.脉络血瘀型:
(1)抗栓保荣胶囊:成人每次10粒,一日1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2)毛冬青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毛冬青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ml,一日1-2次。
(4)血府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复春片:每次4—8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脉络毒热型:
(1)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成人量每次10-20ml,加人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每日滴注1次,10-14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需要,本品可使用3—4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可间隔5—7天,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连续使用两个疗程。
(2)通塞脉片:每次10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内消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阳虚塞凝型:
(1)阳和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右归丸:每次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4.气血两虚型:
(1)八珍丸(补汁、冲剂):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6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煎膏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2)人参养荣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脉管炎> 膀胱发炎秘方 外科 炎症类
药方:梅干5粒,柠檬半个切片、杨桃2粒切片,下锅放下2碗半水煎至1碗左右,掺些白糖。
时间:下午五点服下,连续服用5天,此方无副作用,其功效神奇。<膀胱发炎> 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妇科
乳腺癌 中药方剂(一)
198.【辨证】热毒内盛。
【治法】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方名】栝蒌散。
【组成】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防风15克。
【用法】上为散,水煎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六<乳腺炎> 血栓性脉管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199.【辨证】湿壅经络,瘀毒内阻,血脉不利。
【治法】通络利湿,活血化瘀。
【方名】茜草通脉汤。
【组成】茜草12克,丹参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9克,川牛膝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脉管炎> 血栓性静脉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200.【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方名】茵陈赤小豆汤。
【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廷来方<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