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与赤芍——医案3条
3、脓肿后的腘肌痉挛
林某,男,12岁,1965年2月18日诊,患者于一月前,两膝腘内肿痛,伴见憎寒壮热,头痛等症,经当地医生诊为“深部脓肿”,服用金霉素3天,寒热已解,肿痛也愈。但两膝不能伸直。两腿呈弓形,足跟不能着地,拟诊为腘肌炎挛缩。继用链、青霉素治疗4天,未见好转。一个多月来两下肢活动障碍,只能扶杖跛行。诊时小儿体格瘦弱,面色不荣,口不渴,纳食略减,小便清利,大便秘结,两腿弯曲,不能伸直,按压腘内有痛感,舌淡苔薄,脉见涩象。诊为血虚瘀阻,筋失所养。拟补血行瘀,舒筋通络。拟;芍药甘草汤加味,
赤芍、甘草各24克,全当归,怀牛膝各9克,每日一剂,
服上方6剂,两腿伸展灵活,不扶杖能行走,但足跟仍未着地,因当归暂缺之故,而改为鸡血藤,又服3剂,数日后随访,患孩两腿弯曲已恢复正常,能步行到校上课。
论;此用赤芍,是偏于活血化瘀。白芍也能行瘀通痹。《本经》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附;白芍与赤芍之别(上下都是一体的,隔开就是为加目录,检索方便)
《医学衷中参西录》芍药解;芍药原有白、赤两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中多用白芍。至于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合溃脓也。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为其色红白相兼,故调和气血之力独优。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其粗,若野草之根,故张隐庵、陈修园皆疑其非芍药花根。愚向也疑之,至沈阳后,因得目睹,疑团方释,特其花叶皆小,且花皆单瓣,其花或粉红或紫色,然无论何色,其根之色皆相同。
《本经》中言芍药。而现实有白芍与赤芍两种。观张锡纯药解则知,都是一种药,产地不同,色泽有异,故有赤白之分。芍药者,红白相兼之色也。其色偏白者,是为白芍,以产于杭州者为佳。其色偏红者,是为赤芍,此产于东三省也。
附;腘guó 膝盖后弯腿处,俗称腿弯,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素问·骨空论》 膝弯,委中穴所在部位 辅上为腘.——《素问》 腘 人体部位名.指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弯.《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
4 发汗后腓肠肌痉挛
徐某,男,60岁,装御工人,于1958年3月9日,由其家人抬来就诊。自诉;前两天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骨节酸疼,中度咳嗽,鼻塞流涕,卧床不起。自认为重伤风,服A/B/C片,出汗甚多。出汗后自觉热退,全身发冷,恶风,有显著衰竭感。前两夜腓肠肌强度痉挛各3次,每次约一分钟,发作后小腿不敢直伸,直伸后又欲发作。平素劳乏后也每易发生小腿抽筋,下肢无力,口渴,小便少,不思食。体检;体温36度,急性病容,神志清楚,被动体位,颜面苍白,舌淡苔少,脉象细弱,每分钟60动。处方;
芍药9克,甘草9克,桂枝3克,附子1.5克,芍药9克,太子参9克,两剂
复诊;病人步行来诊,据说服药一剂后,小腿抽筋即停,出汗现象也止,全身症状显著好转。以原方去附子,加生姜,大枣,再服2剂。半月后随访,愈后未再复发。
论;本案汗多之后而发病,就是汗多失敛,汗出多者,即亡阳气,也亡营气。汗多亡阳,所以用甘草以补中而升陷,汗多亡营中之温,血寒而生风燥筋挛,所以芍药入肝,熄风润燥,疏肝而解挛。芍药甘草汤,即是升陷疏木,也是疏木建中。肝主筋,而随脾升,芍药入肝而疏筋,甘草补脾而升陷。病因汗多而外亡,治则在内而建中。
汗出多者,营血中之温气亡泄,营血虚寒,风动而木燥。是营虚风动而木燥,芍药甘草汤,是疏肝木之郁, 营郁之风,以疏筋解挛。这个芍药,是入肝的,不是入筋的,肝主筋,入肝以治筋。而筋在外,汗多则亡筋脉中之营气,营亡肝郁,则筋脉挛急,芍药入肝以治筋。甘草是补中升陷以缓急,肝木升达则筋缓。
最后加去附子,加生姜大枣,就变成了桂枝汤,补营弱之虚,和解营卫,通太阳之阳,以解恶风之身冷。(本案原书,也作芍药甘草附子汤医案)
5 、陈汉雄医案;三叉神经痛
罗某,女,64岁,1964年7月12日诊。左侧面颊阵发性剧痛已2周,经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近来发作次数更加频繁,每因说话或吞咽而引起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历10余秒可得暂停,旋止旋作,日渐精神萎靡,头晕目眩,食饮皆废,脉象缓大,舌上无苔,中见裂纹。投以养血祛风药(四物汤加细辛,钩藤,姜虫等)2剂乏效,乃改用芍药甘草汤;
芍药30克(酒炒),炙甘草12克,2剂
复诊;药后疼痛若失,唯感痛处尚有麻木感。守原方续服2剂,诸症悉除。7个月未再复发。
论;三叉神经痛,综合上述芍药甘草案,就是专用效方。甚至都不用辨证,此三叉神经痛在上,跟在下的腿脚挛急,正好对比互动。注意,本案脉象,不是弦细,而是缓大,此是为何?此缓大要么是正常之脉,要么大为虚芤之大,
本案又是一例,用养血祛风药不愈,这不是滋阴,怎么不愈。芍药甘草甘草汤,不也是滋阴吗?为何有效,此养血阴,与芍药之阴,有何区别?我也不知道。
之所以用的剂量小,是因为我们对于辨证,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保守。就一白芍,又加炮制,实在是多余,处处保守,还治什么病。白芍酒炒,不仅是多此一举,这也是中医自我阉割行为,实属愚昧。经方炮制,皆以《伤寒》方下标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