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 水库建设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角度一:水库(大坝或水电站)的区位选择问题
1.常规水库(大坝或水电站)的区位选择
水库大坝的选址应综合考虑水库大坝的作用和当地自然地理的特点。
(1)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使坝身较短,从而节省筑坝工程投资;
(2)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3)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形复杂地段,尽量少淹没农田,无泥石流、滑坡等危险地质灾害的地方,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2.抽水蓄能水电站(上水库)区位选择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起步较晚,但由于后发效应,起点却较高,近年建设的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区位条件:
(1)抽水蓄能电站对电网起到调峰作用,能够提高火电机组的效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必须是电网有足够的低谷电能。并且抽水蓄能电站在考虑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的效率之后,发电收益大于火电机组因调峰而降低的收益。
(2)抽水蓄能电站选址条件主要是地形上能建设合适库容和站址距电网有经济合理距离。
(3)上、下两库均利用相近的天然河道或湖泊。这种站址比较难选,上库的调节库容量一般考虑5一l0小时的蓄放水量,而水位变化辐度不超过水轮机工作水头的10一20%。而且上、下库之间的水位差也不会很大。
(4)上库由人工围建时,下库则利用天然河道、湖泊、海弯或利用已经建成的水库。上、下两库均由人工围建,只能建纯抽水蓄能电站。人工围建下库,而上库则为已建成的水库。或者可对原有的常规水电站进行改造,成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
从上图来看,抽水蓄能电站建在鞍部地形上较为有利。
3.地下水库区位选择
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相比是指修建于地下并以含水层为调蓄空间的蓄水实体,就是把水蓄在土壤、岩石的孔隙、裂隙或溶洞里。
(1)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的区别
1
它们拦截和储存的对象不同。地表水库拦截地表径流,地下水库拦截地下径流。
2
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地表的峡谷、洼地中;地下水库将水储存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的介质中,形成“水-岩”两相体系。它的存在和运动更为复杂,定量描述这种运动的科学是地下水动力学。
3
地表水库必须要有拦水工程———水坝,有的地下水库要有截水工程———地下水坝。例如在滨海河谷地区开发地下水经常导致海水入侵等问题。通过地下截水工程,不仅拦截了地下径流形成地下水库,而且还阻挡了海水沿含水层的渗流侵入,有效地防止海水入侵。有些情况不需要修建地下截水坝,例如边界完整的地下水盆地。
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示意图
(①—原始地下水位;②—建库后坝内陆下水位;③—海水位;④—地下水坝;⑤—地下水库咸水残留体;⑥—建库后坝外地下水位)
4
地下水库要有含水层补给工程,即通过各种工程手段(天然渗入、井、渠、沟引渗等)将地表水引入地下含水层中,这是实现调蓄的基本条件之一,地表水库不需要这种工程。
5
地表水库的很多功能如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是地下水库所不具备的,地下水库也有一些特殊功能如储能功能。
(2)地下水库的功能
1
蓄水功能
地下水库的蓄水功能以一般构建在赋水介质空隙内的库容空间为基础。遵循“以丰补欠”的原则,利用巨大的贮水空间,地下水库可以在丰水期蓄积大量的水,以备枯水期之用。从而优化水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
2
调水功能
选择合适的地点和途径,通过相应的工程手段,人为干预库区地下水的补入与采出。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将经济合理地用于地下水库的水资源调入库中。另一方面,在恰当的时间最有效地将库中水调出到需水单位。由此完成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功效。
3
其他功能
地下水库还可以防止地面沉降、滋润生态环境、增加对降水资源的截留、调节小气候、储冷储热等。这些都属外延功能,以蓄水和调水功能为基础。
(3)地下水库的建库条件
地下水库的修建离不开它的基本建设条件,根据现有地下水库的建设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建库的基本条件。
修建地下水库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库的成功建设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
①必须有地下河谷和适宜的含水层的存在,具有高透水性,高孔隙率的含水层和不透水的粘土层组成,才能形成有实际意义的地下水库。
②水源条件。要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源,水量越充足,建设地下水坝的效果越明显。水源通常来自于本流域或跨流域的地下径流和调水,还有当地的降雨入渗。对于农田灌区来说,其渠系和田间灌溉入渗也是主要的补给源。
③良好的地下水开采条件。取水条件是建设地下水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地下水库的调蓄水之后,由于地下水开采的特点必须要打井抽水。所以,地下水库的含水层必须透水性较强,单井的涌水量要足够大。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为蓄水提供更大的空间。
④其他条件, 如环境地质条件和生态条件等,也是地下水库发挥更大价值的重要因素。
4.“丁坝”区位选择
考查角度二:水库(大坝或水电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它可以调节水库周围的大气,具有增湿的作用.夏天降温、冬天增温.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 对降雨量的影响
(1) 降雨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的.
(2) 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3) 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2. 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3.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4.泥沙淤积问题
以三门峡水库为例说明水库淤积问题.水库于1960 年蓄水,一年半后,15 亿t 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 5 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5.对水体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比如过船闸需要时间,从而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 有利影响:库内大体积水体流速慢,滞留时间长,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可使水体的浊度、色度降低;库内流速慢,藻类活动频繁,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与水中钙、镁离子结合产生CaCO3和MgCO3 并沉淀下来,降低了水体硬度.
(2) 不利影响:库内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内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于藻类光合作用,坝前储存数月甚至几年的水,因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被淹没的植被和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沼气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样导致温室效应;悬移质沉积于库底,长期累积不易迁移,若含有有毒物质或难降解的重金属,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6.其他影响
(1)破坏淹没大量珍贵的农田土地,和各种风俗文化,文物建筑.
(2)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阻止了长江水生动物的洄游,可能会使某些珍稀物种绝灭.
(3)可能导致中国水资源的不平衡,影响整个中国网络状的水流系统.
(4)影响当地气候,是当地温度更加温和稳定.降雨增多.减少下游水量,可造成下游用水困难.
(5)水库本身的建造过程和建完水库后蓄满水对当地的地理构造造成额外压力,可能导致各种地质灾害.如地震.
7.小型水库的影响(如永定河上的水库.)
(1)可导致河流断流,影响下游生态系统,天气变得干燥少雨.
(2)加大河水的污染程度,因为河流中的河水变少.
总结:“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
考查角度三:水库“消落带”的开发与保护
人类修建水库,抗洪兴利,同时也改变着水与自然。水库边生态系统尤其特殊与重要。想了解这个领域,“消落带”则是你躲不开的关键词。
“消落带”是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这里是水、陆及其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与衔接区域。
消落带的成因:
1季节性水位涨落:季节性的水位涨落使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区域;
2.周期性蓄水:大型水库周期性蓄洪或泄洪,导致水位升降,形成消落带。
消落带功能与特征:
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既受到水位消涨和陆岸带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江河湖库水体及陆岸带人类的生活与健康,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消落带自身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与相邻的水陆生态系统之间均发生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对这些区域的研究应考虑其动态性。
消落带的功能
消落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前的过渡区域,是陆域集水区泥沙、有机物、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水域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水体循环调节的缓冲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起着廊道、过滤器、屏障等作用,在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稳定库岸、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生物生境、美化景观、维持水陆界面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等方面,都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水库消落带的四大特征
消落带具有季节性水位涨落,由于水库调度方式的不同,不同水库的消落带水落涨落幅度不同;消落带为干湿交替地带,由于水位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这里的生态环境条件特殊而不稳定,对外界变化与干扰反应敏感,是生态脆弱带;水库运行调度控制,会改变消落带的泥沙淤冲过程和生态系统变化过程。水库消落带由陆地向水陆交替的湿地的转变,收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同时干扰作用;消落带的形成使原本的陆生环境改变,许多原本的陆生动植物因无法适应新的生境而死亡或迁移,而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植物继续在这里生存和繁衍,因此这里的生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结构和适应性。
三峡库区巫山县大宁河大昌湖涨落带夏季出露情况
消落带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
保护国际基金会在重庆市开州区鲤鱼塘开展其水库水资源保护项目,并与开州区环保、林业等部门和当地社区合作,在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沿岸建立多功能多带生态恢复模式,加强鲤鱼塘水库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综合保护及治理工作。
通过设计实施水库库岸带(主要为消落带区域)的植被恢复,增强库岸带生态系统自我设计和自我维持功能。我们设计配置水库库岸植物带,以此增强库岸稳定性,发挥库岸植被拦截面源污染、净化地表径流的功能,有效保护鲤鱼塘水库水源水质。通过库岸生境设计,为库岸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鲤鱼塘水库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通过示范“鱼菜共生”的消落带友好型利用模式,保障鲤鱼塘水库的水资源和健康环境。
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符合耕作体系,在这里水产养殖(鱼)与水耕栽培(菜)被巧妙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而茁壮生长。
典型习题汇总
下图中的地区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该地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完成1 -3题。
1.图中水坝的影响( )
A.提高水坝上游的流速 B.减少水坝下游的流量
C.提高水坝下游的水位 D.减少水渠的流量
2.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 )
A.11-12月 B.9-10月
C.7-8月 D.5-6月
3.图中泥沙堆积最多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CB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最高控制水位及多年平均水位的海拔随季节变化图(单位:米)。最高控制水位是指综合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及水库运行安全等因素,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死水位是指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读图,回答第4、5题。
4.该水库5—7月的最高控制水位较低是因为该时段( )
A.上游灌溉需水多 B.下游防洪压力大
C.流域内降水量少 D.库区内蒸发量大
5.该水库可能位于( )
A.青海省东部 B.浙江省西部
C.甘肃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答案:B B
解析:
4.水库这种水利工程措施有很多综合效益:如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有影响,如调节气候等。从防洪角度考虑能起到拦蓄洪水,对下游河流进行调蓄作用。从多年平均水位来看:5到7月水位较高,说明当地主汛期在5到7月之间。在汛期到来之前,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为更好防洪,人们会在汛期到来前释放出更大库容,以便调洪蓄洪,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答案选B。
5.从汛期出现的时间看,主要在5到7月。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该地位于长江流域附近。从水库海拔看最高海拔为110米,结合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应该位于第三阶梯,答案选B。青海位于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云南甘肃位于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水资源短缺是许多地方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有些地方采用在地下含水层设置地下水坝的方式储存水量,扩大蓄水效益。下乙图为位于台湾岛西面台湾海峡南部的澎湖列岛主岛马公地区的一座地下水库,其地下水坝的长度为820米,厚度为0.55米,主要提供马公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为缺水的马公提供水资源。下甲图为澎湖列岛位置示意图。
(1)分析马公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6分)
(2)相对于地表水,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主要优势是什么?(4分)
(3)相对于地上水库,地下水库具有哪些优点?(4分)
解析:
(1)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要从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量及需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其位于台湾山脉背风一侧雨影区,加上地形平坦,不利阻挡水汽,降水少;又因纬度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且位于岛屿,面积小,径流短,最终使得缺水状况突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地表水,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主要优势是水量稳定,水质好,不易蒸发。
(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地上水库,地下水库具有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资源、安全性高、投资低。
答案:
(1)位于台湾山脉背风一侧雨影区,加上地形平坦,不利阻挡水汽,降水少;(2分)纬度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2分)位于岛屿,面积小,径流短。(2分)
(2)水量稳定,水质好,不易蒸发。(1点两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3)不占用土地资源、安全性高、投资低。(1点两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2019届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羊卓雍湖与纳木错、码旁雍锊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为调节拉萨居民用电季节差异,保障高峰季节用电,20 世纪 90 年代,当地在羊卓雍湖与雅鲁藏布江之间建设了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时,直接从羊卓雍湖放水发电,尾水泄入雅鲁藏布江;蓄能时,从雅鲁藏布江抽江水(经沉淀池)入羊卓雍湖。读“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完成 7-9题。
7.羊卓雍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雅鲁藏布江
8.推测该电站主要发电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抽水蓄能模式的运行,可能使羊卓雍湖( )
A.成为外流湖 B.泥沙增加 C.盐度升高 D.水质改善
答案:B D D
解析:
7.羊卓雍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8.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候凉爽,空调等设备耗能少;冬季气温偏低,需要供暖,耗能多。因此,该电站主要发电季节是冬季。
9.羊卓雍湖是内陆湖泊,通过抽水蓄能模式的运行,可以改善静水状态,更新水体、改善水质。
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和原理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
C.调节电力供应
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11.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
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少
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的面积更大
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更大
12.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答案:C D D
10.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增加下流速度,但抽水过程要耗电,从能量守衡角度看,不会增加发电A错。也不会增加发电效率,B错。该电站在用电量高峰时期发电,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抽水蓄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C对。图示蓄水不是提供更丰富的电能,D错。
11.结合前面分析,读图,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而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发电,A、B错误。上水库海拔高,库容面积小,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库容面积较小,C错误,D正确,选D。
12.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水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少的后半夜,D对。A、B、C错。
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的电力,由下水库抽水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回到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我国规划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抽水蓄能电站。下图为抽水蓄能电站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华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资源的储存量
B.循环利用水能资源
C.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D.增加能源供给
14.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回抽到上水库的时间段主要是( )
A.0:00~6:00 B.8:00~11:00
C.14:00~18:00 D.19:00~23:00
15.近几年,我国在西北地区规划建设多座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因为西北地区
A.经济发展较快,常规能源短缺
B.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
C.全球变暖,降水增多
D.水资源短缺
答案:C A B
解析:
13.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抽水蓄能电站兴建有多种目的,如增加能源供给,拉动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业,调节电网稳定性等。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少,电网中火电比重大,缺少经济的高峰手段,电网安全受威胁,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应是调节电网的稳定性。
14.本题考查人类生产生活与资源供应的相关知识。把下水库的水回抽到上水库,需要消耗能源,因此应选用电量少、电网电量充足的时段。0:00-6:00时段为后半夜,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量少,电网中电量盈余。
15.本题考查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相关知识。近几年,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增加,在电网中占的比重增加,但太阳能、风能发电不稳定,对电网安全形威胁,因此需要建抽水蓄能电站来调节电网的稳定性。
16.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解析:“丁坝”是由堤岸向河流中部伸出的垂直河流的直墙,能够减轻对堤岸冲蚀,减少河床中部泥沙的沉积,通过束水可提高枯水季节水位,有利于河运。
答案: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在海边或河流边,我们有时会看到如图的水工建筑,那就是“丁坝”。因为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因此叫“丁坝”。读以下两图,回答问题。
17.图甲中,长江横沙两岛修筑丁坝的主要目的是( )
A.拦截泥沙 B.防止河流冲击岸堤
C.便于发展水运 D.便于撒网捕鱼
18.图乙河流中,最需要修筑丁坝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17.B 18.A
解析:
17.丁坝一段与海岸相连,另一端伸入水域,能减水流速度,从而降低水流对岸堤的冲击,B项正确。
18.甲处位于河流弯曲处的凹岸,水流速度快,在此处修建丁坝,能减轻水流对河堤的侵蚀,A项正确。
19.下图所示的水工建筑,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名“丁坝”。“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A.减弱海(河)堤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
C.阻碍水下海(河)滩形成
D.改变水生生物环境
答案:A
解析: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丁坝能够阻碍和削弱斜向波和沿岸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促进坝田淤积,形成新的海滩,达到保护海岸的目的
下图卫星图片所拍摄地区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7 km处,该河段为地上悬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①调蓄洪水,稳定径流
②细养水源,防风固沙
③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
④提高资源利用,利于多种经营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在黄河中游所采取的下列举措中,会加剧下游地上悬河发展的是( )
A. 筑库拦水 B. 陡坡开荒 C. 坡耕改梯田 D. 植树造林
22. 图示地区“丁字坝”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B. 加强河道泥沙冲刷
C. 保护河堤 D. 方便村庄居民用水
答案:A B C
解析
20.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可调蓄洪水,稳定径流,减少洪涝灾害发生①正确;水域面积增加,有利于增加当地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调节气候③正确;水库可发展养殖,提高资源利用,利于多种经营④正确;水库可蓄水但不是涵养水源,不能防风固沙②错。选A正确。
21. 在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所以在中游地区应防治水土流失,应筑库拦水减少水蚀、平整土地坡耕改梯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但陡坡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淤积。选B正确。
22. “丁字坝”可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河道泥沙冲刷、保护河堤;黄河含沙量极大,丁字坝建设并不能提高黄河的通航能力。选C正确。
23.(2016安徽合肥质检)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干流以里昂和阿堆尼翁为齐,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洪水发生在夏季,中游洪水发生在春季,下游洪水发生在秋季。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鲑鱼(溯河洄游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自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采用低坝进行多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使这些电站和低坝“退役”并逐步被拆除。
(1)请简述下游洪水没有发生在春、夏季,而多发生在秋季的原因。(6分)
(2)与高坝相比,你认为该流域修建低坝有哪些优势。(8分)
(3)请你推测法国政府拆坝的可能原因。(8分)
解析:
(1)阅读材料内容可知,分析洪水发生在秋季的原因可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分析:
人为因素:中、上游地区因低坝的调节分洪作用,减弱了春、夏季的洪水;
自然因素:中、上游地区的湖泊(如日内瓦湖)起着和低坝相似的作用,具有调节分洪的作用。同时根据阿尔勒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下游地区秋季降水量大,导致洪水多发生在秋季。
(2)根据所学知识,建高坝优势是可以提高抗洪标准,发电量大,灌溉水量更加充足,航运吨位更大;弊端是工程量大,投资多,要淹没更多的耕地,移民量大,移民安置费用更大,受地震等影响高坝被破坏的后果更严重;若大坝位于比较干旱地区,库区周围的土地盐渍化更重。建低坝利弊与建高坝相反。本题分析建设低坝的优势,可以转化成分析高坝的弊端。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3)结合材料内容“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故可从能源政策和环保理念两个方面,结合水电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分析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中、上游地区因日内瓦湖等湖泊和低坝的调节作用,减弱了春、夏季的洪水,中、上游来水量季节变化小;(3分)下游地区受秋季降水偏多影响,导致洪水多发生在秋季。(3分)
(2)减少(或无需)移民;农田淹没少;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也少;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溃坝等威胁性小;工程量小,投资少等。(每点3分,任答3点得8分)
(3)泥沙淤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人员和财产安全;为鲑鱼溯河洄游提供条件,保护鲑鱼的生存环境,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环保理念变化,罗讷河的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每点3分,任答3点得8分)
24.哥伦比亚河流域面积虽仅占美国幅员面积的7% ,但水能资源却占据美国全国水能资源的35%。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非常重视科学合理及前瞻性。特别是他们在哥伦比亚的每条主要支流上都修建了库容较大的龙头水库,而在龙头水库下游则修建的是径流式水库。下图中已拆除的4座大坝的去留在全美国上下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法院裁决大坝所有者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改造大坝以保护濒危鲑鱼的洄游路线。这4座坝成为美国迄今争议拆除的最大水坝。不过这一拆坝计划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
(1)大古力水库为著名的龙头水库,分析与径流式水库相比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6分)
(2)分析近些年来美国拆除大坝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6分)
(3)概括美国近几十年来大坝拆除的主要特点。(6分)
(4)四座大坝遭到拆除至今仍存在巨大争议,试从赞成者和反对者任选一种观点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大古力水电站库容量大,控制了上游大部分水量,可在汛期发挥防洪作用;通过库容调节作用,可保证下游径流式水库枯水期的电力供应。(6分)
(2)部分水电站修建时间较长,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水电站修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破坏;部分水电站已经和当初建设初期初衷完全脱离。(6分)
(3)大坝拆除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拆除大坝的平均高度较低,以中小型水坝为主。(6分)
(4)赞成者:大坝堵塞了自由流动的河流系统,阻碍了濒危鲑鱼的洄游路线;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威胁濒危生物的生存。(6分)
反对者:四座大坝规模较大,在灌溉、航运、供水、发电、防洪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经济利益,拆除大坝对大坝库区及下游地区的能源供应和供水等方面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6分)
25.(2016福建第一次质检)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哥伦比亚河流域曾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以及帮助鲑鱼洄游的鱼梯。水库建成后,幼鱼到达河口近海地区的时间延后,数量减少。
(1)分析建坝后幼鱼到达河口时间延迟的原因。(5分)
(2)为了增加鲑鱼的种群数量,有人提出拆除大坝。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水库蓄水,库区及上游流速变慢,幼鱼向下游漂游的速度减慢(3分);大坝拦阻,幼鱼出库困难(2分)。
(2)赞同。拆除大坝有利于鲑鱼的洄游(2分);恢复鲑鱼的生长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使鲑鱼种群数量增加(2分)。
不赞同。拆除大坝造成新的环境破坏,重新恢复生态环境时间长(2分);采取其他措施(如建设鱼梯等洄游通道、增加鱼苗投放、异地建立保护区、模拟创造人工生态环境)同样可以达到保护鲑鱼的目的(2分)。
26.(2017南宁第一次)哥伦比亚河为北美洲西部大河之一,源出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西南流经美国,注入太平洋。该河全长2044km,流域面积415211k㎡,最大支流为斯内克河,河口年均径流总量2340亿m3。干支流可通航里程约1000km,哥伦比亚河总落差808m,其中美国境内落差393m。20余座水电工程位于哥伦比亚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斯内克河上,提供了本地区65%的电力需求,并有防洪、航运、娱乐、鱼类及野生动物繁殖栖息、城镇及工业供水、灌溉等效益。
哥伦比亚河流域为鲑鱼、北美西鲱等5种溯河产卵的鱼类提供栖息地,这些鱼类在淡水河及其支流中产卵,幼鱼在河水中生长1—2年后降河出海并在海中成熟,然后成鱼再返回出生地产卵,如此循环往复。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哥伦比亚河大规模开发水电,流域内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下图甲为哥伦比亚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斯波坎气温降水图,图丙为水电大坝及坝侧敷设的连接大坝上、下的流水回廊图。
(1)说明哥伦比亚河及斯内克河鱼类数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
(2)推测图丙所示侧坝敷设的流水回廊对鱼类的作用。(6分)
【答案】
(1)水电工程建设破坏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地,截断了洄游性鱼类洄游产卵路径,使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2)通过流水回廊连接大坝上、下游,构成鱼类洄游通道;回廊内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鱼类沿回廊上行洄游,保护鱼类洄游繁殖。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如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7.下列关于水库消落带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性蓄洪或泄洪所导致
B.气候变暖、库区蒸发加剧导致
C.流域内植物破坏导致
D.周边地区过度开垦,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导致
28.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下列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强对消落带的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
B.大力建设植被生态工程
C.鼓励库区两岸农村在出露期耕种
D.建立预防预警监测系统
【解析】
27.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故选 A。
28.夏季是长江的汛期,下游受洪灾威胁最严重。三峡水库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因此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故选 B。
29.消落带有一定的坡度,我国夏季降水丰富,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水位的反复涨落,使消落带上的植被很少,保持水土能力差;反复的干湿交替使土壤结构破坏,易被侵蚀;水库波浪和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使消落带土壤被侵蚀,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可以从建立预防预警监测系统、加强对消落带的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大力建设植被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消落带有一定坡度,开垦为耕地破坏地表,不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C 项不合理。故选 C。
【答案】27.A 28.B 29.C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库区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消落带的水土流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库消落带区域常年被水淹没
B.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戊消落带的主要原料
C.受水库的渊节作用,暴雨洪涝和干旱不会影响消落带区域
D.每年形成消落带的面积完全一样
31.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可信的是( )
A.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
B.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
C.消落带区域地壳运动频繁,土壤疏松破碎
D.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
32.消落带区域的植被( )
A.不抗旱 B.不适合陆生
C.耐涝 D.既抗旱又耐涝
【解析】
30.三峡水库消落带区域周期性出露于水面,A错。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B对。暴雨洪涝和干旱会影响消落带区域范围,C错。每年降水量有差异,形成消落带的面积不完全一样,D错。
31.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A可信。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B可信。消落带区域地壳稳定,C不可信,选C。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D可信。
32.消落带区域的植被周期性被淹没或出露水面,干湿交替明显,既抗旱又耐涝,D对。生长在陆地上,A、B、C错。
答案:B C D
说明:整理自樊勇地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