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秘密(红楼梦中三十六计)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时候看到的妙玉的判词。给妙玉配的歌词是这样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在说妙玉这个人物之前,先接上上一段说的那个内容,就是贾母在妙玉的栊翠庵喝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您注意,在书里,这之前妙玉和贾母并没有见过,贾母怎么知道妙玉一定给她上的是六安茶,妙玉也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特意上的是老君眉,说明她知道贾母爱喝红茶,贾母也知道妙玉一般是喝绿茶,这俩人都了解对方啊,这是怎么回事?

咱们再看看妙玉是怎么进入大观园的,话说大观园修起来之后,里面有家庙,需要引进一批宗教人员。进来了十个小尼姑,十个小道姑。妙玉也是这一批进来的,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林之孝家的跟王夫人介绍她的情况是这样的:“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后面的话且不说,就说这个妙玉出家的原因。大户人家的小姐,因为体弱多病就自己出家,过青灯古佛的清苦日子,然后就好了。这个实在是少见。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买了很多替身儿都不中用,自己出家病就好了,这是因为她和佛门有缘。这倒也是一说,但是您要是联系起妙玉和贾母的熟悉程度,还有上一段妙玉拿出来的茶具,王恺和苏东坡用过的,这个在贾府本身都够呛能有,这就看出来这个妙玉并不简单。

还一个,如果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舍身出家,那么她可以在任何一座庵观寺院清修,家里有钱有势,完全可以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她为什么要到贾府的家庙里来,这就等于是寄人篱下,给别人服务,身份比那些小戏子和小尼姑高点,本质是一样的,妙玉有必要吗?因为师傅一句话?师傅也没告诉她要进大观园给人家的做专职服务人员啊,他为什么要自降身份?

曹雪芹先生写东西很狡猾,有的是明说,有的是明说一套话实际的意思要你自己去品。另外,曹雪芹先生还喜欢情节互相映照,写一段重要情节,其前后必然有类似的一小段内容与其相呼应,两段内容前后关照。比如写黛玉,先写一个晴雯,还有一个龄官,这两个人身上都有黛玉的影子。龄官也是体弱多病,贾蔷对她一往情深,这个就是宝玉黛玉的翻版。写黛玉死之前,先写晴雯之死。贾宝玉为了晴雯之死写的一篇《芙蓉女儿诔》,其实更像是黛玉的悼词。特别是其中有一句“茜纱窗下,我本多情;黄土陇中,卿何薄命。”书里写“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这应该是黛玉活着听到自己的悼词,感到的心悸。

所以我觉得妙玉的情节也是在映照之后的情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好好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要进入寺庙修行,不是因为自小多病,进了寺庙才好,这都是掩人耳目说法,真正的原因是家里把她送进寺庙里避祸的,家里应该是获罪抄家,提前把女儿送进寺庙,否则就要罚没为奴了。那些个名贵的茶具都是从家里带出来的,像王恺和苏东坡用过的那个葫芦,应该是家里面珍藏的宝贝,让她带出来,避免被抄了出去,平白地就没有了,这样万一有了什么马高蹬短的,还能救应一时。

而且妙玉的家里应该是和贾母关系很近,原来她和贾母应该是有过交往,所以才能解释老太太那句“我不吃六安茶”……。那么妙玉进大观园与其说是给贾府进行宗教事务的服务,就不如说是托庇于贾府。一个女孩子家,单身住在外面毕竟还是不安全,进了贾府就比较保险了,至少在当时是这样。正好借着贾家盖大观园,有这个由头,就把妙玉接进来。毕竟是犯官之女,直接接进来,万一说出去,那就是窝藏罪犯,所以还是瞒天过海比较好。这件事情应该只有贾母等少数人知道。您注意,妙玉进府的事情是林之孝家的跟王夫人回的,整部书里,除了抄检大观园,那是逼急了,王夫人一般不太爱管事。大观园的建设一般是贾琏凤姐在忙活,只有这个事情是秉过王夫人,因为如果跟凤姐说,王熙凤多精明的一个人,她难免就猜到点什么,王夫人是不爱多想的,而且王夫人做主的事情,主管部门也不能驳回,所以妙玉就进来了。那么为什么连王夫人都不知道妙玉的事情?这说明妙玉的家里是跟贾母的娘家史家交情深厚,而且有可能妙玉的家里的女性长辈跟贾母算个闺蜜什么的。而当时史家已经败落,史湘云还要自己做针线活呢。贾母又在贾家做主,所以就进了大观园。

这就是我的想法,曹雪芹先生隐含的手法写出妙玉被抄家,其实是映射后面贾府被抄家,前后呼应。而且妙玉是暗线,还有一条明线的映射,就是甄家被抄家,家里的仆人和财产很多都转移到贾家。电视剧里由于没安排甄家的角色,就改成史家,一个意思。

咱们再来看这个判词:“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还有歌词:“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几句应该是预示了妙玉的结局。在高鹗的续书里面,高先生倒是想按照这个判词来安排妙玉的结局,写出一个妙玉被贼人掳走的戏份,被糟蹋了嘛。这就是“无暇白玉遭泥陷”啊。

这样安排,倒是也不能说就完全是胡勒,毕竟也符合判词,说得过去,只不过感觉俗套了一点。我倒觉得,这个“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应该是贾府后来也被抄家,这下妙玉也保不住了,她的犯官之女的身份也曝光了,一样罚没为奴。所以叫“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您注意这个“依旧是”,说明她极力想要躲避这个命运,但还是没躲开。而且我觉得曹雪芹先生会在那里明白地揭开妙玉身世之谜,只可惜我们看不到了,我也只是在这瞎琢磨。

还得说说她的这个性格,歌词里说“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句词看着好像是夸赞妙玉,说她清高,凡俗的人理解不了她,反而厌弃她。其实我觉得,曹雪芹先生的态度确实是惋惜,只不过惋惜的是妙玉一味追求清高,已经脱离现实了,几乎是谁都瞧不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你瞧不上我,我为什么还要对你有什么好态度。大嫂子李纨为人和蔼,和谁都能正常交往,唯独对妙玉,不愿意跟她打交道。“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书里,宝玉连句输了,李纨罚他去栊翠庵找妙玉要一支梅花插瓶。您看她说的话:“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这是有点修养的,不理你就完了,这要是一般的丫鬟婆子,背后的话就多了,不会有人对她有什么好言语。几乎所有人都烦你,你生活在真空啊。所以曹雪芹先生用了一个“太高”,一个“过洁”,过犹不及啊各位。可见曹先生对妙玉是不认可的。林妹妹还知道,人家给她送东西,她拿出一把钱给人家表示答谢,跟赵姨娘也能应酬下来。这说明林妹妹虽然也尖刻,但是也知道正常的迎来送往,人情练达都懂。所以林妹妹是可以被接受了,而妙玉完全排斥这些东西,这个人说实话就有点无药可救了。

那么妙玉为什么会如此清高呢?您看刘姥姥和贾母游大观园,贾母把妙玉给她的那杯茶让刘姥姥喝了一半。等茶具收回来,刘姥姥喝茶的那个成窑的杯子妙玉就说什么都不要了,非要砸碎了。当时可不止这一个茶杯,拿出来好几个茶杯,大伙都喝了。别人用过的茶杯都能涮涮再用,就刘姥姥用过的就不能要了,非要砸了?她还把自己的杯子给宝玉用呢。这就很明显了,她所谓的清高,其实就是官宦人家小姐的那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很多上层社会的人都有,但是她把这种优越感拔到一个过分的高度了,这就叫“过洁世同嫌”。

她瞧不上刘姥姥,跟现在好多人瞧不上民工的心理状态一样。她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宝玉是第一等,所以给宝玉用自己的杯子;贾府其他人是第二等,所以可以把她们的杯子涮涮再用;刘姥姥是最低等,所以姥姥动过的就得砸了。其实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等次观念,这也正常,但是妙玉把它做到极致了,就有点讨厌了。而且您还是出家修行之人,佛讲众生平等啊。而且她把梅花上的雪水当成最高贵的水来招待宝钗黛玉,这就有点自以为是了,完全是想当然的结果。她觉得是雅,但是连林妹妹这样的人都理解不了,她反过来数落林妹妹:“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所谓雨水和雪水的区别,完全存在于她的想象当中,她就自以为高明,而且说这话的时候是冷笑,那意思你林黛玉比我也差得太远,弄得林妹妹也不愿意理她了, 这人我实在想不出她还能跟谁交往,整部书里妙玉基本上一直是冷冷清清地生活。

妙玉这样的人,现在也能看到,您没见过那些装冷艳的所谓高档美女吗?这个真不是现在才有的,曹雪芹先生二百多年前就把这样人的嘴脸展现出来了。其实妙玉也有正常的青春期少女的心理需求,她也渴望爱情。她喜欢宝玉,这个看过书的人都能看出来,所以她才能把自己喝茶的杯子给宝玉用。其实她偏爱宝玉很正常,但非要把别人都贬下去来抬高宝玉就有点没必要了。他跟宝玉这辈子无缘,与其说是身份所限,不如说是她的性格使然。她这样的人,真有爱情降临,她那个清高劲头一上来,估计宝玉也受不了。林妹妹那种小儿女之态宝玉还能接受,这位妙玉恐怕宝玉也架不住。

白先勇先生很喜欢妙玉,爱给妙玉洗地。说妙玉要把刘姥姥的杯子砸了是因为妙玉代表着一种空灵,远离凡俗,而刘姥姥代表土地,两个人不可能有交流。这个说法我是接受不了。而且白先生坚决否认妙玉喜欢宝玉,他说妙玉会扶乩,她是看出宝玉有佛缘,想要主动接纳宝玉入佛门。这个就有点像《毛诗》把描写男女爱情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成是忠臣思念明君,有点生搬硬套了,而且所谓的妙玉会扶乩在前八十回里根本没有,是高鹗在续书当中搞出来的情节。

说完妙玉,《红楼梦》的人物就说完了,下面要说的是《红楼梦》中描写的一些个事物。民以食为天,咱们下一段先从吃的说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