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孤峰孤楼孤崖断,深壑幽谷云蒙涧--密云白道峪牛盆峪长城

一直到出发的早上,我还在忐忑不安,不知此行是否会顺利。因为预习这段行程时,从不止一个户外大神的游记中,看到这段行程中长长的石坡与一段直立的陡崖的照片,以及对这段行程评价艰难的文字。最早的念头,我是打算在没有伴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尝试,见过那几张照片以后,这个念头被打消了。

(斜坡,引用熊鸽图片)

 

(石崖,引用虫子图片)

 

头天下午到晚上降了一场阵雨,河北某地的冰雹像河边的卵石滩一样密集。本来多云的天气预报,变成了早上6点至9点有阵雨。如果雨水过大,石壁湿滑,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很可能这次的行程要泡汤了。

本次行程另有骆驼、章卿、津宝共计4人参与。在密云等齐的时候,稍微耽误了点时间,于是决定打车过去。

北京疫情形势再次严峻,本来已经放松的管控再次收紧,白道峪村西南侧的路口设了关卡,虽然牌子上注明进村要检测体温、查验健康宝并进行登记,但实际上陌生人坚决不让进村。于是让出租司机往东兜了一段路,从东南角一处不设防的路溜了进去。

沿途的养殖场院墙,几乎误以为是57与城堡。白道峪村有两座城堡,村内的一座叫白道峪村内城堡,编号为密云57号;水关南侧为白道峪村北城堡,编号为密云56号。

(距离起点0.10km 当前海拔150m)

 
仰视可见耸立在高高的山崖上的敌楼,那是我们今天行程中将要经过的一座。

(山脊敌楼,距离起点0.24km 当前海拔166m)

 

经过向村民打听,终于在果树后面,村民院墙内,发现了白道峪村内城堡的墙体。

(距离起点0.44km 当前海拔165m)

由于担心在村内再次遇阻,没顾得上仔细观察这座城堡并查找文保碑,我们选择快速通过。

沿村中纵向主路前行不远,见到了白道峪村北城堡的文保碑,编号为密云56号城堡。城堡只残存遗址,碑后的一段直立的墙体,为修复的结果,倒显得格格不入。

(56号城堡,距离起点1.13km 当前海拔201m)

 

城堡西南角连接着一段毛石墙体。经过对比主线长城敌台的走势,可知这段墙属于城堡的支墙或护墙。目前发现城堡存在支墙的城堡,包括古北口铁门关瓮城、黄花城二道关东北角及西北角支墙,以及白道峪西侧支墙。

(堡墙连接支墙,距离起点1.13km 当前海拔200m)

 

从上方俯视城堡遗址与连接的支墙。

 

沿路往里走,山口处有一座水关,东侧还有一座镇关楼,为防止遇见长城保护员拦截,我们放弃观前观察那座水关,直接在此处上墙。

(距离起点1.15km 当前海拔206m)

 

从墙上俯视的关口情形。由于距离远,关口东侧的敌楼并不显眼。

 

借用一张11路军的关口地势及东侧镇关楼的照片大致了解关口情形。

 

城堡支墙的墙体等级较低,残高级一米余,有些地方已经坍塌,石块间有三合土灰浆。

(距离起点1.20km 当前海拔227m)

 

墙体总长200余米,且定义为本次行程的墙体1。

(墙体1终止处,距离起点1.35km 当前海拔259m)

 

墙体终止后,往上是清晰的山径。

(距离起点1.43km 当前海拔275m)

 

第一段石坡,并不是太长,也不太难行,旁边还有小路,不构成障碍。

(距离起点1.81km 当前海拔374m)

 

向东望去,可以看得见密云水库。水面之上,烟波迷离,远近山体,没入水中,如鱼龙潜跃。

(距离起点1.81km 当前海拔374m)

 

虫子曾拍到下方有小型环状墙体,疑为城堡。此次正值夏季,灌木密生,视线受阻,没有发现那处有墙的台地。

根据虫子的照片,那处圈墙规模偏小,或为城堡护墩的墩墙。

仰视上方,可见三座敌台,都在今天的行程之中。

(远望3座敌台,距离起点1.90km 当前海拔416m)

又一段斜坡的上方,露出了第一座敌台的脑袋。如果后面的斜坡都是这样,就都不是问题,还谈不上太险太难。

(距离起点2.08km 当前海拔464m)

这就是密云585号敌台。这是一座毛石垒砌的实心敌台,石材间有三合土灰浆,长城遗产网标记是明长城,身份应当无误。

(距离起点2.13km 当前海拔480m)

585敌台两端均有墙体相连,名之为本次行程的墙体2。.
(距离起点2.14km 当前海拔487m)

墙体2一改墙体1毛石材质的散漫无形,以片石为主垒砌,上下基本保持直立,没有明显收分,高约3米。

墙体东端止于万仞绝壁之上,对岸是连绵高耸的云蒙山,绝壁之下,即是深不见底的云蒙峡,去年夏天,正值雨季,我们登临对面云蒙山残长城景区尽头的绝壁,临壑听风,听雨,听涛涛水声,那深不见底的幽深的谷壑,让人惊心动魄。

立于崖头,顿感凛凛寒气,自崖底而生,有一种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

西北望,585,586,587三座敌台伫立在山脊的三座孤楼之上,断崖之侧,地势逐次升高。
(距离起点2.18km 当前海拔503m)

离开585敌台,我们继续前行。前方的586敌台,隔着一道深谷,先要下到谷底。

与585敌台相连的墙体,呈现明显的阶梯状。

下到谷底以后,再次向上攀爬。

(距离起点2.32km 当前海拔470m)

向上的这段墙体,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垛墙。

墙体2西端止于山崖之下。
(距离起点2.39km 当前海拔456m)

再往上,要从密林中穿行。虽然气温不是太高,但不断的拔高-下降-穿越密林的过程,汗水湿透了头巾,开始往下滴落。稍用力捏挤一下额头前的头巾,汗水像从水盆里蘸饱了水一样拧出大量的水来。喝光第一瓶水的时候,流出的汗水已经超过补充的水。

一堆羊粪,应当是野生动物遗留。

仰见头顶的巨石之上,撂着一叠短墙,此为本次行程的墙体3。
(距离起点2.42km 当前海拔459m)

再往前,崖壁顶端,即是密云586号敌台。

(距离起点2.52km 当前海拔488m)

登上山脊,站在巨石上向东侧探看,没有发现与墙体3连续的墙体。那么,墙体3就是一段孤墙。那么一截短墙,有何实际的意义?那么短的墙体,是明代所修吗?如果是,为什么修得这么短?或者这并不是明代所修,而是前朝所留?因为历史久远,墙体大多坍塌,所以保存下来只是崖顶一截。

(山脊未见墙体3的延伸,距离起点2.54km 当前海拔501m)

586号敌台是一座砖石空心敌台,3*3券孔,南侧设门,驴友在东侧北券窗下的墙体插了数根钢筋,可以进入楼内。

(586空心砖石敌楼,距离起点2.54km 当前海拔502m)

由于远离村落,能够到达此处的驴友并不算多,因此这座敌楼保存相当完好。

敌楼南侧悬门。楼内残留有瓦片。

有蹬道可以上楼。

登上楼顶,远眺585号敌台与密云水库,烟霭茫茫。

北临绝壁,下方幽深的云蒙峡谷,虽然遍布大大小小的卵石,但地势平坦,枯水季节,河谷竟然是一条清晰的通道。怪不得,蒙古骑兵在四海冶攻不进来时,可以顺白河峡谷,绕道至古北口攻掠。

586号敌台向西,又隔着一条深谷,需要再次下探上攀,翻越垭口。

悬崖之上的峰顶,高耸着587号敌台。

垭口处也有一截墙,为本次行程的墙体4。

(距离起点3.20km 当前海拔487m)

墙体4东止于崖壁之下。
(距离起点3.20km 当前海拔486m)

回望586敌台,孤楼傲立于孤峰的孤崖之巅,绝壁之侧,因此又称绝壁楼,屹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擎天神柱,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距离起点3.23km 当前海拔472m)

墙体4西止于另一端的崖壁之下 。崖壁下构成墙体的石片,简单潦草地撂在崖边,有点奇怪,此处不可能有敌后攻上来,有必要这么垒石吗?是为计算筑墙的工程量据以向朝庭申领筑墙经费的吗?

(墙体4西止,距离起点3.28km 当前海拔478m)

墙体终止以后,又是一段山林。中间夹杂着一段长长的斜坡。还好,借助斜坡上堆积的泥土与附生的苔藓,还是轻松地攀了上去。如果斜坡都是如此,并没有什么难度。

(距离起点3.48km 当前海拔569m)

回望586、585号敌台。

(距离起点3.52km 当前海拔586m)

章卿落在了最后,行走速度一直提不上来,在这段林中的山路上,等了他好久不见他跟上,于是往回寻找,发现他竟然坐在荆棘丛中的路上,这才知道,他的膝盖疼痛难忍,需要休息。天气已经转晴,时间接近中午,日晒正是强烈,所坐之处无法躲避强烈的日照,肯定是疼痛严重。头天晚上他提到他膝盖不好,我还以为与我类似,只是户外活动强度大时疼痛,细问之下,才知道长有三根骨刺,这段行程,可是受苦了!看了一下轨迹,我们才走了三公里多,2座敌台,后面还有5公里多山路,8座楼子,能否坚持?如果坚持不了,我打算陪他原路返回。章卿还是希望坚持到底,再说原路返回也少走不了多少路。

攀上斜坡上方的山脊,与前方的敌台还隔着一道垭口。
(距离起点3.52km 当前海拔586m)

这道墙,为本次行程中的墙体5.。

(距离起点3.55km 当前海拔589m)

墙体5东止于崖壁之下,特征明显的片石,直立的墙体,没有明显收分,是这一带垭口墙的共同特征。
(距离起点3.55km 当前海拔589m)

587号敌台又是一座空心敌台,有三合土灰浆,无疑是明代敌台。
(距离起点3.62km 当前海拔611m)

在587号敌台下休息了一下,顺便吃了两个章卿带的粽子,自带的饭就没再拿出来。到此台前,章卿的膝盖疼痛已经麻木,疼过劲,能够正常行走,经过一番休息,反倒恢复了疼痛。

至此我的水已经喝掉一半,还剩下两瓶。骆驼津宝的水也是不够,还好章卿比较省水,匀了一瓶给骆驼。

休息之后继续上路。587号敌台西侧,又是断崖,垭口之上,是更为险峻看不见路径一直向上爬升的山崖。

(距离起点3.86km 当前海拔620m)

垭口处的墙体,为本次行程的墙体6。

沿山径下行,地势向下,尚且平坦。想起来看一下轨迹,却发现发生偏离,想起网上所浏览的游记中提到,在此处向南下有断崖,山势险恶,无法通行,原路返回,原来我们也走错了路。返回至崖上,下至垭口的路有一个不明显的岔路口,路径只在崖边盘绕,还须小心。

墙体6依山势也呈阶梯状,两级台阶间高差较大。司马台单边墙东段,也是这种墙体。

(距离起点3.88km 当前海拔618m)

墙体6之后,在山林中向着左上方垭口处前行。

山路从林中拐上崖壁的岩缝,小心向上攀爬。

岩缝时而低矮窄狭,如同在老虎嘴中通过一般,可命名为老虎嘴。
(距离起点4.24km 当前海拔668m)

上方垭口处,又一段墙体,为本次行程的墙体7。

(墙体7,距离起点4.31km 当前海拔691m)

回望不远处的山岩,方方正正,孤兀地立于崖顶山巅,如同上帝的积木。

如此天高云淡,如此大好河山,上帝的积木玩具,可否邀我们一起把玩?

(津宝与章卿)

继续前行,向上穿越一道窄窄的石缝,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处为天然山门,名之为山门1。

(山门1,距离起点4.44km 当前海拔742m)

绕过山门1,前方还有第2道山门,即是虫子所拍小断崖。他们三人独自都能攀上这道断崖,而我总觉得没有太多着力点,费了一番力气,在骆驼与津宝的帮助下,才顺利登上垭口。

此处命名为山门2。

(距离起点4.48km 当前海拔750m)

绕过山门2,继续前行。

前方又是断崖,隔一道山涧,对面又一座砖石空心敌台。与敌台相连的,也是一道墙体。

(前方589敌台,距离起点4.68km 当前海拔785m)

小心在崖边寻找路径,在一条石缝间找到可下降的通道,此为山门3。

(山门3,距离起点4.71km 当前海拔779m)

绕上墙体,此为墙体8。这道墙为本次行程最高的墙体,所连接的空心敌台为589号敌台。与其他段墙体不同的是,这段墙体没有三合土灰浆,所用石材也多有片石。

(墙体8东止点,无灰缝,距离起点4.77km 当前海拔776m)

589敌台是此行最高的一座敌台,驴友命名为高尖楼。这座敌台的编号顺序与588号敌台反了。一路过来,敌台编号依次为585、586、587、589、588。
(距离起点4.77km 当前海拔777m)

高耸于山巅的高尖楼。

(589敌台,距离起点4.83km 当前海拔775m)

高尖楼券门开在南侧,借助楼南侧的半截墙体可以进入楼内。高尖楼两侧的墙体统称为墙体8。

券门前有凿于巨石上的石臼。

敌楼南侧墙基,竟然用5块封顶砖垒在一起,看来是封顶砖准备多了。

与586号敌楼相似,内部保存非常完好。

上层铺房西墙仍然保存较为完整。

透过券窗,一览云蒙山一带秀美风光。

门栓洞中,发现了数张先行者留下的字条。从网上流氓中可知,先行者留下的字条,包括墙界前辈11路军、厚德载物等人的留下的纪念,装在一个瓶子里。但此次未见到瓶子,也未见到11路军与厚德载物的字条,不知是否被哪支队伍做为文物进行了收藏,仅有近两年的驴友团队所留,包括虫虫长城队、土八路户外队等。我们也留下一张。

离开高尖楼,剩下的路基本是往下走。路途中散见有墙砖。

水越来越少,虽然想省着喝,但无奈干渴难忍。

再次出错偏离轨迹,山路倒是清晰,只是避开了剩下的几座敌台,直接下山到牛盆峪村了。再次返回,在岔路口处向右上方攀爬。

行不久,山脊出现矮墙,命名为墙体9。这截短墙以片石(条石)垒砌,高仅数十厘米,散见于山脊。为什么这段墙会修得如此潦草?

密云588号敌台,是一座倒塌了的实心石台,只所以倒塌,是这座敌台墙体间没有灰浆勾缝。

没有灰浆的敌台,是明代的吗?

另外,这座敌台的位置,长城遗产网有所偏差。

(588石台,无灰缝,距离起点6.06km 当前海拔702m)

我们行走的速度过慢,我自己的体力也消耗殆尽,无法提速,章卿肯定是无法走快了。

远处传来隆隆雷声,然后有雨点滴落下来,在588号敌台处,雨点渐稠渐大,努力加快速度。水已经彻底喝光,已经没有汗水可出,嗓子在冒烟。手机电池电量也将尽。于是收了相机、手机,基本改为纯徒步,只在必要时拿出手机拍张定位图片。

敌台西侧,发现了下山的路径。山脊上是又一座空心敌楼,密云590号敌台,驴友称之为一眼楼。

(前方590敌台,距离起点6.16km 当前海拔695m)

远离敌台处,出现了2片瓦片,不知以前山脊上是否存在其他类似铺房的建筑。
(距离起点6.20km 当前海拔691m)

到达一眼楼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距离山下还有2公里多,担心摸黑下山,快速通过。

(一眼楼,密云590号敌台)
距离起点6.38km 当前海拔643m)

山径像是自然形成的山岩,但较为光滑,或者经过人工加工,或许是戍守士兵长期踩踏所形成。

(石径,距离起点6.40km 当前海拔634m)

乌云散去,晴空复现, 斜阳挥洒,幽谷生烟,群峦起伏,峰接云天。好一派云蒙风光。

591敌台,为一座砖石空心敌台,坍塌较为严重。

(距离起点6.93km 当前海拔568m)

楼北侧散落着碎砖与券门的券顶石、水嘴等物。

(距离起点6.94km 当前海拔568m)

时间匆匆,顾不上多看,赶紧找路下行。在此处找路颇费一番周折,最后在楼东侧找到了路。

途中再次出现一截短墙,为本次行程的墙体10,与墙体9类似,矮小而短促。

(墙体10,距离起点7.22km 当前海拔572m)

592敌台是一座实心石台,无灰缝,虽然没有完全倒塌,但残存高度显然比585、587要小得多。因此, 这座敌台也是明显区别于585、587两座明显可分辨出属于明长城的敌台。
(距离起点7.27km 当前海拔579m)

592号敌台往下,山势向下,荆棘灌木更加浓密,几乎无路可寻。天色渐晚,还是有些着急。一路上,章卿由于膝盖疼痛等原因滑倒多次,一向生猛强悍的骆驼竟然也摔了两次,津宝也跟着沾光,只有我不紧不慢,受伤最少,没有滑倒。

骆驼与津宝在前面开路,也不管脚下是不是路,不管途中的酸枣枝与荆棘如何死缠烂打,把路开辟了出来。我与章卿在后面跟着,虽然感觉不像正路,但也没有更好的路可走,远远地在后面按他们踏出的路径跟进。

出不了汗的身体,嗓子极其干渴,章卿给我分了点水,没舍得一口喝干,不知何时又被途中的荆棘丛给夺走。

等章卿对照轨迹发现偏离,正好脚下出现一条横切的路,终于走到了墙上。

(距离起点7.46km 当前海拔530m)

这段墙比较长,与下方的牛盆峪水关相接,为本次行程的墙体11,也即是最后一段墙。这段墙与白道峪村北城堡的支墙形制相同,均为毛石垒砌,三合土勾缝。这两段墙体与常见的明长城等级较低的墙体特征相近。

(墙体11,距离起点7.82km 当前海拔351m)

骆驼与津宝已经在前方的密593号敌台上等我们。

(距离起点7.90km 当前海拔331m)

593号敌台现存为一座石台,周围三合土灰渣遍布。疑似曾经包砖。山谷的谷口,即是牛盆峪水关,西侧的崖壁上,立着595号敌台。

(距离起点8.05km 当前海拔297m)

没有见到密云594号敌台,查询长城遗产网,确有图片,应该在距593敌台前方不远处关口崖壁上。查阅数位驴友游记,也多未记载那座敌台。

(对面595号敌台,距离起点8.22km 当前海拔247m)

时间已经将近8点,赶不上公交车了。骆驼津宝二人在前面联系了农家院,不安了,疫情期间,人家好心行了个方便,收容了我们。

山口喝了一瓶多山泉水,到农家院喝了一瓶多瓶装矿泉水,连喝四杯茶水,接着晚饭喝疙瘩汤,竟然不需要上厕所。

于是,休息一晚,次日返家。

小结:

(一)这段长城的特点

1、两种不同的敌台

本段行程敌台密云585-594,共计10座。除584号敌台未观察到外,实际观察到的敌台共计9座。其中:

实心敌5台座,为585、587、588(排列顺序与588串)、592、593;

空心敌台4座,为586(绝壁楼)、589(高尖楼)、590(一眼楼)、591(残楼)。

另外:588、592两座敌台没有三合土的灰缝

593号敌台可能曾经包砖

2、两种不同的墙体

墙体1、11为毛石墙体,有三合土粘合。

墙体2-10以片石(条石)为主,其中墙体8、9、10无三合土粘合,其余有三合土粘合。

3、多段墙体及敌台与上关城东侧山顶堡砦的墙体高度相似

1)墙体2-墙体10以片石为主,与居庸关上关城东侧山顶的堡砦墙体相似

上述墙体,以片石(或条石)为主,墙体直立,与他处明长城墙体石材不甚规则、有明显收分有显著区别。但与上关城东侧山顶的数座堡砦的墙体相近,墙体直立,没有明显收分。

2)特别是墙体8与敌台588、592均没有三合土的灰缝

与其他段墙体或敌台不同,这几处墙体没有三合土勾缝,也是与上关城东侧山顶堡砦墙体相近之处。

4、墙体3、9、10残高仅有数十厘米,长度也极短

这段墙,墙体低矮,仅数十厘米高;墙体很短,散见于山脊;石材为片石(或条石),没有三合土粘合。

5、墙体2、4、5、6、7、8与云蒙山残长城景区的墙体风格相同

共同的特点是:墙体呈阶梯状,每两级台阶之间高差较大,甚至徒步迈到上一级台阶比较吃力。此处距云蒙山残长城景区距离较近,直线距离看,仅仅隔着云蒙峡谷,从连续墙体接续看,中间仅隔着白道峪-五座楼长城的一段,同属石塘路管辖,应由同一批军士修建。

6、长城遗产网对588号敌台标记的位置偏差较大。

(二)疑问

1、问题1:两种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敌台,是同一时代的吗?是同一朝代的吗?

本段行程敌台密云585-594,共计10座。除584号敌台未观察到外,实际观察到的敌台共计9座。其中:

实心敌5台座,为585、587、588(排列顺序与588串)、592、593;

空心敌台4座,为586(绝壁楼)、589(高尖楼)、590(一眼楼)、591(残楼)。

为什么此处会存在两种规格的敌台?后期戚继光改建蓟镇空心敌楼时,未全部改建吗?

2、问题2:保存较差的两座实心敌台为什么会没有三合土灰浆?

588、592两座敌台,保存情况较差,并且,这两座敌台,没有三合土灰浆勾缝。这两座敌台,与其他空心敌台所建年代相同吗?确是明代所建吗?

就其选用石材看,这几座实心敌台较多地使用了片石。

这些敌台,会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长城时,利用了北齐长城墩台修建的结果吗?由于利用程度不同,有些几乎是重建,使用了三合土灰浆做缝,因此保存状况较好,而利用程高的,基本保持了北齐长城的原貌,未再使用三合土灰浆粘合。

3、问题3:两种不同形制的墙体为何不同?与修建年代有关吗?是否利用了明前长城作基础?

白道峪村北城堡支墙(墙体1)、与牛盆峪关口相连的墙体11,均为毛石垒砌;而距离较远的山脊上的墙体2-墙体10,均为片石垒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毛石墙体与片石墙体,会是不同年代修建的吗?

墙体2-10,以片石为主,极似北石城新云蒙山景区内保存完好的北齐长城的特征,同时,与尚珩《北齐长城考》引用的山西发现的片石垒砌的北齐长城也极为相似。这些墙,会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吗?

4、问题4:墙体3、9、10是明长城的墙体吗?如果是,这么短这么矮,有何意义?

这段墙,墙体低矮,仅数十厘米高;墙体很短,散见于山脊;石材为片石(或条石),没有三合土粘合。这与明长城低等级墙体常见的毛石材质但使用三合土粘合的形制差距太大。

如果这是明长城墙体,修得如此潦草,太过于儿戏,是为统计修墙工程量,申领经费吗?不怕发现有欺君之罪?

或者其实是前朝墙体遗存,明代并没有重修,实际为废弃的古长城墙体,因历经年代久远,所以残存状况较差?如果是,其石材多为片石(条石),与墙体2、4-9石材形制相同,也就有了合理解释。

5、与上关城东侧山顶相近的墙体,说明了什么?

是否可以推论,上关城东侧山顶的堡砦,均为明代修建

如果是明代的,在方志盛行的朝代,各段长城均有详尽记载,为何查不到上关城东侧山顶堡砦的修建记载?何况,上关城早早废弃,在现居庸关处重建,山坡上遗存的明代墙体较为简单,等级较低,应当没有机会在山顶修建那么多、那么大规模、等级更高及保存那么完好的堡砦。

是否有可能,因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只是利用程度不同

由于利用程度的不同,有些北齐长城墙体被叠压或重修,有些则局部保留了北齐长城的特征。以致前述所观察到的墙体特征,可以作如下解释:

1)墙体8对北齐长城的利用率最高,保存了北齐长城的原貌;

2)墙体3、9、10是废弃的北齐长城墙体,明代并没有重修,因此残存的墙体段落散见于山脊,残高低,长度小;

3)墙体墙体2、4-9石材形制与3、9、10相同,但明代进行了利用,以三合作了粘合;

4)墙体1、11为明代新修,因此与他处明长城低等级的墙体特征相符;

5)敌台588、592对北齐墩台利用程度较高,没有大幅度重修,因此保存状况较差;

6)敌台585、587在北齐墩台基础 进行了利用与重修,既有北齐墩台石材的特征,又有明长城三合土勾缝的特征;

7)空心敌台为明代后期新修,与北齐墩台无关。

    2020-6-26,28日补记

(0)

相关推荐

  • 航拍北京密云牛盆峪村长城敌楼

    航拍北京密云牛盆峪村长城敌楼

  • 说说孤峰山

    孤峰山风景区位于万荣县城南8公里处,因"孤立"于其他山体而得名,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山体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加上山前丘陵和坡地面积总计近百平方公里, ...

  • 孤峰山的传说

    在远古时候,水神和龙王因为一件事情引起格斗,造成洪水为害,平地浪起三尺,到处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生活.这时,尧王命令他的大臣去治理水患.只知道堵,不知道疏,于是动员老百姓担土堵水.老百姓抬呀,担呀,也 ...

  • 【老王海外游踪】 美利坚揽胜(16):孤峰恢弘纳瓦霍

    孤峰恢弘纳瓦霍 --美利坚揽胜(16) 记得以前看美国西部片时,每每为银幕上荒野孤峰的萧瑟恢弘所震慑.后来得知,那地方叫纪念碑谷,心向往之.此番游历美西,终于有机会身临其境一睹峥嵘了. 从摩押沿191 ...

  • 石友孤峰藏石欣赏2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孤峰藏石

  • 元旦号之孤峰藏石欣赏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孤峰藏石

  • (32)永宁古寨,孤峰绝壁上的千年要塞

    p01 p02 p03 永宁古寨,孤峰绝壁上的千年要塞 图文/华希良 回顾历史,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我国古代,在辖区管理上,对于官府所在的行政地往往根据区域.级别大小不同一般会以"县城" ...

  • 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

    --谨以此文纪念梁羽生先生 梁羽生先生走了也有大半年了,今日重读了一下梁先生的<云海玉弓缘>和<白发魔女传>,深有感慨,故发此文以悼念梁先生. 初读梁羽生,缘于初中的时候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