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走进北京天坛公园

编辑搜图文/临海凭风初识天坛有些年了,记得是在上小学的铅笔上,有一个三层高的圆圆建筑,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大,上面有个圆圆的尖尖,下面写着天坛。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发现有不少商品上有它的图案,再后来有了电视,在北京和中央电视台,这个建筑经常出现。于是就产生了走进天坛的想法。

编辑搜图陀螺般旋转的日子,一直未能遂愿。这次因为史铁生《我与地坛》长篇散文的诱惑,去了地坛,从地坛出来,索性就去了天坛。我们不是从正门进入的,是靠繁华大道一侧的门进去的。先行参观的是用来祭奠的厨房,接着走过一个漫长漫长的长廊才到达了我心中的天坛。远远地就看到了我熟悉三层的圆圆的建筑。正好有个团队的导游举着旗子,带领一个团队从身边经过,我就紧跟几步,听到了导游讲解。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跟社稷坛是同一年建的。它最初叫天地坛。当初,天坛有两道坛墙,分为内坛墙和外坛墙。圜丘坛,也叫祭天台,是明清两代皇上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天坛是圜丘坛。祈谷坛在内坛的北部,坛面正中是祈年殿,初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当时祈年殿的三层檐为三色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代表昊天;黄,代表皇帝;绿,代表百姓。清乾隆年间再次整修,才把三层檐瓦一律改为蓝色。象征着天。我们在画面上经常看到的应该是祈年殿了。

编辑搜图看来我一直认为的天坛的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 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在在门前往里看,很是威严,皇家气派。

编辑搜图接着就赶往“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院子内。 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 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圜丘台中心是一块呈圆形的大理石板,称作天心石,也叫太极石。从中心向外围以扇形石。上坛共有九环,每环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的倍数。一环的扇面石是9块、二环18块、三环27块,……九环81块取名九九。中层坛从第十环开始,即90块扇面石,直至十八环,为126块九组成,下层坛从十九环开始,至第二十七环,扇面石243块。三层坛共有378个"九",合计用扇面石3402块。一般有人都在天心石留影纪念,我也照着做了。

编辑搜图著名的还有回音壁,亦称传声墙。为皇穹宇外的圆形围墙。墙外和墙顶覆琉璃瓦,墙高3.72米,周长193.2米,内径61.5米,墙内壁为磨砖对缝砌成,弧度十分规则,表面及其光滑。若两个人分别在东西配殿后面北而立,一人挨墙说话,一人贴耳于墙细听,无论说话者声音如何小,对方都可清晰地听到。在就是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 原理。三层天花 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 琉璃瓦,檐顶有 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 磨砖对缝的 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 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编辑搜图天坛建筑群宏大,我感觉天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皇穹宇。西天门内南侧还建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斋戒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练习和演奏。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总的感觉建筑很有特色,威严庄重,院内有很多树木苍天,看得出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院内九龙柏在回音壁西墙外,生于辽金之时,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是北京市区最古老的一棵柏树,真是奇观。走在天坛感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先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如此有内涵的建筑,看到它,让我们了解了过去。

编辑搜图但是,看了天坛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弱国无尊严。同祖国和北京遭到蹂躏一样,天坛也遭到了破坏。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它原貌。励志强军强国仍是这代人的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奋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和美好。2020、11、10

编辑搜图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0)

相关推荐

  • 随游北京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 ...

  • 闲话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照南京形制修建的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接受大臣的建议,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 ...

  • 北京旅游小众路线——天坛、陶然亭、大观园

    一般人来北京旅游,经常去的几个常规景点无非是故宫,北海,颐和园,八达岭或慕田峪,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条小众一点的路线. 天坛--陶然亭--大观园 一早,我们从酒店出发,前往天坛.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 ...

  • 「随笔」走进宋庆龄故居

    编辑搜图 作者/临海凭风在什刹海繁华地段游玩后,沿着后海边继续前行.因为这里水面次第开阔,却更加幽静,氤氲的水面映入眼帘,云淡风轻,不但是宜居之地,也是旅游的好去处. 编辑搜图接着前行,到了宋庆龄故居 ...

  • 「随笔」走进北京动物园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作者/临海凭风看电视,有一段时间我很是喜欢<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因为这个栏目真实地再现了在动物的世界里是靠实力生存的,或者机智,或者身强力壮,或者跑得快,或者飞得 ...

  • 「随笔」孤独的清醒人

    作者:冰山雪峰 本人已年过花甲,正在向古稀奔跑,我以为已到了人生的垂暮之年.活到这个岁数该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人了. 过去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也经常问我自己.不知不觉中,儿子都四十岁了,老娘已到 ...

  • 「随笔」我愿留下一个从容自信的背影

    早起,清风徐徐,感觉春还在. 午间,阳光洒上身,初品夏始来. 黄昏,那抺瑰丽的霞,似春与夏的交汇,若偎依的情人. 如是,我深感庆幸,自己能用生命的状态,去体味季节的细微,时光的美好,能用心去辨析,去享 ...

  • 「随笔」难以割舍军旅情

    作者:冰山雪峰 新兵班全体战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月交替,年轮转换,45年的光阴弹指即逝,谈笑间,军营生活早已成为往事. 当年,我们十八九岁的青春年华,穿上绿军装迈着铿锵的步伐,带着梦想.带 ...

  • 数智时代,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于「人」|北京人力资本论坛邀请函

    当下,数字化转型是各个企业最乐意谈的话题,企业内部也大力推进,好像用了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软件.智能语音系统,就可以让员工能效提升几个量级.事实上,"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 ...

  • 「随笔」夹在两部电影间的京杭大运河

    巳时, 西湖还在雨后的朦胧之中 踏上公交 去城市中心开启一天的电影之旅 VIP包房.杜比全景声.多功能软座... 那些高端设备用在这部<西部风云>上似乎有点奢侈了 就像那几位过契了的演员: ...

  • 「随笔」青青苔花香

    秋日的正午,阳光很足.不想拿遮阳伞,便寻着楼后的背阴处,去往食堂. 严格意义上说,那不是路,是介于楼和车子棚儿之间的一段空地,从前从未走过.地上铺的长方形的水泥砖,看上去有了些年月,早已没有了原本的色 ...

  • 「随笔」枣红马——抹不去的记忆,当年的军马场,当年的草原

    作者:孙玉华 一.战友 1976年7月23日我在四方山子弟学校高中毕业,当年的秋季,我被分配到四方山军马场二连放牧班工作,班长崔殿富把一匹枣红马分给了我,大家都叫它"大68号"(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