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才有缴税 不觉得困难的底气

企业如何才有缴税
不觉得困难的底气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依法纳税是企业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

但是,很多企业却总把希望寄托在减免税上,

结果,即便出台了减免税政策,也很难在市场立足。

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在技术上求突破,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12月9日,在2017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我今年(营收)增长了400亿,利润达到了15%的净利率,税收超过了200亿元。我们政府天天在给我们松绑,说给企业支持,减税免税,但该死的企业还是(会)死,因为你没有创造力。我交了200亿的税,没觉得很困难,因为我们有技术。

在美国推行大规模减税的大背景下,董明珠发出这样的声音,大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确实,对政府而言,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企业运行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减免税的方式给企业减负、为企业松绑,是需要的,也是必须做出的姿态。但是,对企业来说,则不应当抱着“应当”或者“必须”的心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企业与政府之间,只有保持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只高化。政府不考虑企业利益,会将企业压垮。反过来,企业不考虑政府利益,对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也是,一家企业,如果总指望着靠减免税过日子,就会越过越艰难、越过越没有前景、越过越没有希望。为什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把规范放在突出位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想再靠偷漏税等不规范的方式过日子。不偷漏税,说到底,就是企业不需要再靠“税收”来维持运转,减免税也好,偷漏税也罢,会让企业的利益更多一些,但决不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根本。正如董明珠所言,交了200亿的税都没觉得很困难,因为有技术。真正有技术的企业,是不怕缴税的。有技术就会有好的产品,有好的产品就会有市场竞争力,企业就会实现盈利。如果盈利水平高,就不要担心缴税。依法纳税,原本就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现实生活中,把眼睛盯住“税收”的企业并不少,总想着通过偷漏税或政府减免税来过日子。结果呢,企业的技术水平越来越低、产品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就算不缴税,也没有办法把日子过下去。相反,那些把眼睛盯住技术和市场、盯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日子越过越好,缴纳的税收也越来越多。譬如格力、华为等,企业也没有因为缴纳的税收多就失去竞争力。必须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凡是不把眼睛盯住税收的企业,都会高度重视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会把更多的财力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有减免税等,也会把增加的财力大多用于技术和产品。相反,那些部寄希望于减免税或偷漏税的企业,则很少会把政策方面的扶持用于企业发展方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浪费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对企业来说,必须扭转靠减免税过日子的观念,扭曲等靠要的思想。企业能不能发展,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身,看有没有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好的市场,看有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只有技术和产品,才能让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同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对政府而言,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实际,在政府运行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税负。尤其对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更要多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多出台一些减免税政策。对一贯重视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的企业,不管企业是否需要,也要给予税收减免,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步入创新创造行列中来,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实体经济。毕竟,与其他经济领域相比,实体经济发展的难度要大得多,困难也要多得多。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实体经济的困难更大、风险也更多。

面对美国的大规模减税,有人担心会出现资本外流现象。因此,建议中国也应当跟进,出台减税政策。我们说,出现这样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是,也不要过度担心、过于紧张。一方面,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减免税政策,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营改增”政策出台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都获得了不小的利益。而美国的减税政策,是几十年才一次。如果把中国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加到一起,绝对比美国的减税政策实惠得多。因此,中国没有必要跟进;另一方面,减税政策是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美国的减免税政策,更多的对苹果等跨国公司有利,对多数中小企业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中小企业仍然是美国的一大难题。

所以,如何应对美国的减税,还是要立足中国自身,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看困难企业的现状。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减免税政策,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中小企业身上。象格力这样的大中型企业,只要不轻视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是能够经受得住市场考验的,也是可以不考虑减免税问题的。减免税是政府与企业的一种互动,但决不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