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对于异性的吸引力,始于三件事
图/来源网络
美国经典电影《廊桥遗梦》足以刷新我们对于女人的看法。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男人似乎更容易被年轻女孩吸引,毕竟她们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如此充满活力,又如此让人心旷神怡。
可实际上,男人喜欢这一类女孩,也只是单纯地喜欢而已更多是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正如欣赏一件华丽的物品,向来不过心,更不会想着和其长久走下去。
可中年女人则刚好相反,这样的女人一旦爱上了,便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她们有过一定的人生阅历,思想更加成熟,为人更加有气质,有韵味,举手投足间全是优雅和风情,正如《廊桥遗梦》里的女主人公一样。
跟男主人公罗伯特相遇那年,她已经四十六岁了,身材不再曼妙,脸蛋不再精致,但那又如何呢?她的韵味和风情,是年轻女孩不具备的。
而这种经过岁月洗礼的独特气质,也吸引罗伯特的主要原因。
即便五十多岁的罗伯特,走过半生,见过各种各样的女人,依然觉得中年女人最具魅力和吸引力,她们正如一杯红酒,越品越是醇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女人的确是年龄越大,越有味道。她们从来不会让年轻成为自己的桎梏,反倒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好。
通常情况下,中年女人变得有魅力,是从以下三件事开始的,如果你也能长久坚持,那么不管往后的你多少岁,都能从容优雅地走过余生。
一:保持经济和思想的双重独立,不依赖任何人
当我们提到独立的时候,到底在提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足够有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可实际上,这只是独立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真正的独立绝对不限于经济和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强调思想和精神上的独立,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底气和成熟。
人到中年的女人,除了要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以外,还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凡事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有明确且清晰的是非观,有为人处事的标准、原则和底线。
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知道什么样的事值得自己去做,分得清对错和好坏,不会听风就是雨,凡事人云亦云。
这样成熟的思想,可以让一个人独立于群众,变得不再平庸,也不再愚钝。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长篇小说《飘》里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便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南北战争爆发以后,她彻底变得成熟,不再依靠任何人,只想着靠自己以实现经济的独立。
她长得很漂亮,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经济雄厚且自己又不讨厌的人结婚,往后再也不用殚精竭虑,如此艰辛。
但是她没有,她认为人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捷径,与其寄希望于男人的爱,不如寄希望于自己的强大。这种思想让她跟他人彻底区别开来,这也是她越活越好的根本原因。
二: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多读书,多旅行,多思考
一个女人变得有气质,往往是从意识到读书很重要开始的。以往可能更注重外在的打扮,更想买好看的衣服和化妆品,更想化精致的妆容,引得他人的回头。
可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思想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意识到外在并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内在。
内在关系到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包括但不限于学识、见识和修养等方面,只有内在丰富了,整个人的灵魂才是立体的。而且这种魅力装扮不出来,深植于人的骨子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醇香。
散文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文里写道:更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思考,对生命有信心,待人真诚,心地善良,且凡事积极向上。这样的人就算不化妆,也丑不到哪去。
在他看来,一个人终极的美在于灵魂,在于生活态度,在于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只有注重内在世界的培养,才能彻底摆脱庸俗,走向高级。
三: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始终保持自律和高情商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与不高,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是否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很多人总觉得有钱就会幸福,可实际上,幸福是一种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便再有钱也不会幸福。
毕竟,人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多,只需要吃饱穿暖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但能否幸福和快乐,则关系到精神层面的需求。
从这一角度来说,那些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往往过得更加幸福。
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有所寄托,即便物质方面很贫瘠,依然能因为精神上有追求,而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
那些越活越有魅力的女人,往往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且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不仅如此,她们还会注重情商的培养,一个真正高情商的,可以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
女人到了中年,应该懂得对自己好的终极意义,不要将这种好局限于外在层面。除了买好看的衣服,买昂贵的护肤品或化妆品,以让自己看起来年轻和精致,更应该花点时间和心思,好好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
当你的内在丰富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而变得有魅力和吸引力,也恰恰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知 音 情 感 学
female-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