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如何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前两年有部电视剧很火,大家应该都看过,叫《欢乐颂》,剧中谭宗明是个颜值和财富齐备的资本大鳄,这个人的原型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

这个人牛到什么程度呢?连续创业以来就没失败过,三年之内带领着两家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这成功的速度让纳斯达克的工作人员都惊了。

红杉中国之前,他创办的哪两家公司呢?这两家也是非常知名,一家叫携程,另一家叫如家。

主持人李静曾经形容沈南鹏,吃饭快,说话也快,说话的速度快到甚至有点“结巴”。

沈南鹏甚至做梦还能梦到自己每天都追着创业者要业绩报表。

马化腾对沈南鹏的印象又是这样的:“我们腾讯过去也投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基本上每一个项目都会看到沈南鹏的团队已经在一两年前进去了,所以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也非常好”。

曾经,沈南鹏有着耶鲁大学的高学历,毕业时却遭到十几家公司拒绝,二十年后的他,却买下了中国半个互联网。我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公司,背后都有红杉资本的身影。

而且,沈南鹏的霸气之处还在于,他不像其他投资人,只投资某个行业的一家或几家公司。在某些行业,沈南鹏甚至能够买下整条赛道,也就是说,在那个行业中的所有大大小小公司,他一律都买下股份,可见其大手笔啊。

连续三次创业,全都这么成功,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我们对他分析后得出这么三个要素:

第一,反思,尽量避免陷入对未来的困惑,随时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方向。

第二,要有“反木桶思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强项做到更强。

第三,从简单的事入手,找到细节切入点,接地气。

01

反思

第一点,反思,尽量避免陷入对未来的困惑,随时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方向。

沈南鹏是学霸,尤其在数学方面。在上海市第二中学,沈南鹏拿到过全国数学竞赛的一等奖,更夺得了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区的冠军。

那一年,这场汇集世界数学尖子生的竞赛,150道数学题沈南鹏答对了145道。中考的时候,总分600分,沈南鹏考了594分,可见成绩之优秀。

因为数学成绩好,沈南鹏也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兴趣放在数学上,认为自己将来要做数学家。

可是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他的自信突然被打消了。一直以来他所擅长和自信的数学,在这里似乎没有那么突出了。

按理说,因为哥伦比亚大学都是全球顶尖的人物,竞争当然激烈,离开这里,沈南鹏依然是数学天才,所以这没什么好担忧的。

但是他却在反思一个问题,就是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拥有的数学天赋,可能只是后天练习所形成的错觉,他的真正擅长方面和兴趣点或许不在数学。

一般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专业,就证明了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哪会轻易自我动摇和怀疑啊?沈南鹏会,他就真的动摇了,而且,他决定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方向。

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数学成绩好实际上是得益于逻辑能力强,但逻辑能力强不代表着就是数学天才。

数学这条路如果走不通,那应该走哪条路呢?沈南鹏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人生的重大抉择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积累多年的数学功底,如果一旦放弃,优势可能也就不再,所以,风险当然有。

这个时候呢,沈南鹏身边的朋友们就出马了,大家都纷纷给他建议,当然,就像当初我要转专业一样,朋友们多半都是稳重型,觉得换专业就浪费了学习这个专业这么多年的时间。

害怕沉没成本,害怕转了之后的风险,所以很多人觉得哪怕志不在此,也得上这条道儿。

沈南鹏当然不会人云亦云,他仍然保持着难得的独立思考。

经过长期大量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他有一天突然意识到,精通数学的他,如果去做证券、商业,是不是还是会有相当大的优势呢?

他翻找了很多案例,发现有一些中国留学生进入了华尔街最好的金融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他,他决定转学,考入MBA学院。

很快,沈南鹏就拿到了耶鲁大学的通知书,打开了沈南鹏进入金融和商界的大门。

事实证明,沈南鹏这次的选择并没有错,他不仅热爱,而且极其擅长,为他的几次成功打下了专业基础。

你看,沈南鹏学习生涯上的一次大改变大转折,就是因为他善于反思。对于方向的把控,他致力于清晰而明确。

在我上大学期间,其实有非常多的同学都处于迷茫期,哪怕是我的一些身处清华北大的朋友,对于未来要从事哪个行业哪一职业完全俩眼一抹黑。

有些人对本专业没那么热爱,但苦于不知道转什么方向,不知道自己除了本专业还能做什么,耽误了最佳的找方向的时机。

毕业后五年内,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只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基本就都是目标明确的。

比如有的人就要考博士,有的人就想做公务员,有的人就要创业等等,这些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的人,不需要到了社会之后再适应和调整方向,他们早就明白准备就绪一击必中的道理。

所以,不断地反思自己,明确方向,是沈南鹏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在后来的几次创业中,我们其实也能看出来,沈南鹏总是留着自己最初做携程和如家时候的商业计划书,时时比照,看看公司有什么进步,有哪些没做到。

反思,成了沈南鹏的一种习惯,在他看来,不停反思,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估。

02

反木桶思维

第二点,要有“反木桶思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强项做到更强。

红杉资本可谓有着硅谷风投之王的称号,而很多人形容红杉中国的沈南鹏:“他有胆识在姚明5岁时就对他进行投资,而我可能在姚明20岁时都不敢做出投资的决定。

”可见在投资行业,沈南鹏的前瞻力和专业能力的驾轻就熟。

为什么在后来的几次职业选择中,沈南鹏显得要轻松许多呢?原因就是:专注于自己专长的领域。

这一点在他最初创办携程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在携程时期,沈南鹏作为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最多,但他没有选择做CEO。

而是选择了资本运作方面,投行出身的他显然在这方面更为专业,而他不够了解的旅游方面,他选择让更熟悉这块的合伙人季琦和梁建章来做。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入股较多的一方都会选择去做风光十足的CEO职位,沈南鹏对自己的定位却十分清楚,并未盲目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这种自制能力,不得不说,是他保持总是成功的一大法门,因为他总是在做自己熟悉又最有把握做好的事。

木桶理论是这样的: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但是在沈南鹏这里,我们能看出来,他是反其道而行,从不被自己的短处所困,也就是所谓的“反木桶思维”。

把强项做到更强,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就可以成功。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对自己始终保持着理智而清醒的认知。

“反木桶思维”的本质在于,在对抗强敌的时候,可以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形成四两拨千斤的局面。

携程团队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创始团队的四个人都是各自负责擅长的事项,长期以来并无矛盾争执。

在互联网圈,这一黄金团队并非因为个个都有很强的背景闻名,反而是因为打配合打得好被大家称作榜样。

03

找到细节切入点

第三点,从简单的事入手,找到细节切入点,接地气。

海归精英的思维通常是高大上的,很容易将愿景规划得极其宏大而细节处却自己不去考虑。

沈南鹏显然没有沾染这样的习惯,他始终能够放下身段,以“土鳖”的方式去考虑问题。

创业者做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和身处投行的光鲜背景和工作完全不同。

创业要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比如携程最初做的,就是帮人订房这样的简单工作,甚至是比较低级的服务工作。

打通酒店订房环节,帮助客人拿到订房号,这是携程要一点一点地推做到的工作,很多海归并不屑于去做这样的事。

这样的工作初期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你想,把酒店、机场的价位信息和地理信息挂在携程上,放在携程的呼叫中心,消费者拨打电话就可以订票,帮人去做这样的细碎工作,既简单有没有技术性。

一个耶鲁毕业在投行拿着高薪的海归,怎么回国做这样的小事,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大家甚至觉得,哪怕他去做个新闻网站什么的也比这个看起来高大上。

但是,也就靠着这样的小事,携程走向了成功,这谁又能想得到呢?

而谁又能想到,做这样的小事,沈南鹏的工作时间一直是早上九点持续到夜里一点。

第二次创业的如家连锁酒店上市后,他的工作时间还延长从早上8点到夜里2点。

对自己的要求从没放松过,这就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沈南鹏。

做红杉中国之后,沈南鹏创业成功的几次经历使得他的投资理念比其他人更加成熟。

很多高智商、北京优越的人总想玩点儿酷的,专业性特别强的,其实,在沈南鹏看来,创业不在于酷不酷,而要能从生活入手,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

如家的创立过程就是这样:2001年的时候,携程的合伙人季琦有一次就对沈南鹏说:“我发现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是什么呢?是网友抱怨携程网上预订宾馆的价格偏贵,但有两个酒店却爆满,根本预订不上,一个是锦江之星,一个是新亚之星酒店。

酒店价格高沈南鹏管不了,那是酒店自己的事,但是沈南鹏突然想起来,总有消费者询问有没有又干净又便宜的酒店。

他敏感地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商机,那时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太少,而在美国,低星级酒店却遍地都是,非常受人欢迎。

做低价的干净酒店,就成了沈南鹏的新想法,所以也就有了如家。

你看,沈南鹏的第二大事业,也并非打着什么高端牌,依旧是简单的服务业,没有太高技术含量,但也正是因为接地气,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才让他抓住了第二次机会。

贪多求快往往是很多创业者都有的毛病,目标高远,却没有细节。

其实,创业时最应该首先关注的就是那些简单的事,先把简单事做好,才有可能去做复杂的事。

而适当放低自己的所谓精英身段,才有可能制造从零到一、从有到无,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在一个成功之后,不骄不躁地获得连续成功。

我们讲到了沈南鹏从一个成功跃至另一个成功的三点,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反思,尽量避免陷入对未来的困惑,随时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方向。

第二,要有“反木桶思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强项做到更强。

第三,从简单的事入手,找到细节切入点,接地气。

总而言之一句话,找到与自己优势匹配的职业,才让连续的成功有了可能。

想要

找到方向,走稳每一步?

提升能力,胜任好工作?

打造优势,无法被取代?

解决职场路上

沟通、择业、效能等问题

迅速实现升职加薪

拥有成功幸福的职业生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