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珍 | 吃月饼
吃月饼
仪征 陈秀珍
作者陈秀珍女士,1963年出生,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会计工作,退休后喜欢写点小文,多篇文章散见于《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江都日报》《仪征日报》《扬州诗文》《白沙》等。
记得凡是过中秋节,正是秋收农忙季节:割稻、擞场、打场、起场、扬稻、晒稻,打黄豆,敲芝麻。又有“处暑萝卜白露菜”,栽葱变蒜。爸妈整天忙得团团转。可他们总忙里偷闲,自制土月饼应时节。
这种土月饼是采用发面兑口碱做的。头晚上发面,第二天早上用适量的食用碱将老面揉匀,使之变成光滑的面团。然后揉成长条状,再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擀成面皮。力道、成色,全凭爸爸眼睛和手感,不厚不薄,不裂不破,均均匀匀,大小几乎一模一样。
接着就是包月饼。一张面皮托在手心,五指收拢,挖一挑芝麻糖馅,将面皮对折,左手夹住,右手推捏收口,呈圆形压扁。
最后下锅。大锅烙好的饼子,暄乎乎,泡嘟嘟,劲道道。蟹壳黄,脆脆的。那色,那香,那味,加之芝麻糖香甜,既十分惹眼,又即刻勾起食欲,再矜持的人,也忍不住抓一块,哇呜咬一口,齿颊留香。
生活要有仪式感,中秋祭月是应景不可缺的。"中秋不祭月,出门遭雨雪"。我家祭月,就没那么多的排场。圆月初升的时候,庭院放一张小四仙桌,桌上一盘月饼,象征团团圆圆;一盘新菱,象征孩子聪明伶俐;一盘莲藕,象征好运连连;一盘芋头,象征出门遇见高人;一盘石榴,象征子孙满堂;一盘柿子,象征事事如意……
当然,也吃过正宗的月饼。记忆最深一次,妈妈把五角钱四两粮票,我塞进衣兜,飞也似的跑到离家三里路的铁牌甸。有童谣:“铁牌甸,粑粑店,口水唦唦碎碎念。"当年这家茶食店,是非遗大京果始发地。排队买现出炉的月饼,一角二分钱、一两粮票一块,四块月饼一叠,用黄油纸一卷一裹一扎,再盖上一张方形红色纸,节日气氛浓厚。手拿着热乎乎的月饼,舌尖舔指间沾的油,鼻子闻着芝麻香,一路杏花村!
最好吃的当是"五仁月饼”。袁枚《随园食单》,“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说的就是类似“五仁月饼”吧!
中秋节是多么开心快乐啊!尽管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块月饼对角切成四丫分着吃,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幸福满满。手里托着派来的一小丫月饼,第一口的感觉永远是最值得回味的,酥得掉渣渣的,咬一口,入口即化,果仁的香,白糖的甜,青红丝的艳,猪油的香浓,在口腔升华开来。小口细品,品味它在舌尖的滋味绵甜不绝。全家围坐在堂屋中央八仙桌旁,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品尝中秋月饼,随着爸爸一声“赏月去吧”的宏亮号令,全家老少一起走出门外。我和妹妹手牵着手,总是跑在最前面,站在晒场上,举头望着高挂在天空,那轮又大又圆金黄的圆月,好不惬意!
月正圆,蟹正肥,桂花含苞欲放,秋林古色葱茏,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知道,96岁的母亲一定习惯性地坐在大门口的藤椅上,手拄着拐杖,下巴托在拐杖手柄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条通家的乡村水泥路,巴望我们的身影出现。
可是啊,挂在墙上的爸爸,女儿永远等不回你:一起吃月饼,一起共祭月,一起同举杯,一起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