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不懂也要读

《道德经》版本繁多,各家关于原文文本确认及断句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同。

老子时代,毕竟距离我们太遥远了。那时候的书面语言到底是怎样的,老子的原文原意到底是怎样的,后人并没有一个十分精准的认定。

包括距离老子时代近一些的人,对《道德经》的传播和解读,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流传过程中,因为书写、解读上的疏忽、讹误,势必让原文原意出现不可避免的各种错误。

两千多年过去,《道德经》自然也就有了各种各样大同小异的版本流传下来。好在万变不离其宗,老子的观点和思想还是在这与原文原意稍有出入的5000言中近乎完美的表达出来。

从现有《道德经》文字中领会老子的思想,才是品读《道德经》的核心,而不是考证并为老子的原文原意纠偏。即便非要这样去做,也是专门研究老子的人该做的事。

回顾一下,自己读过不下6种版本的《道德经》,目前手头时常翻看的一本是九州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清代黄元吉所著《道德经讲义》。

出版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

本书自付梓以来,即受到广泛的关注,当代道学家萧天石称此书"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揭世法,次述丹法”,“确为道德经解本中不朽名著”。

当然,这并不是我认同此书的唯一原因,之所以认同,重要的还是书的内容。

黄元吉对《道德经》的解读,每每说中自己有所感却永远词不达意之处。这就应了李白对读书的妙论——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越用心去感受黄元吉对《道德经》的品悟,越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通透舒爽。有时候难免产生“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的感慨。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飘”。

在告诫自己安静读书少发一孔之见的同时,多少也对《道德经》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依然难以突破他人所见。很多时候,这种纠结如影随形。

退而求其次,就让内心因为品味《道德经》而来的难脱前人窠臼的小小感悟或者心得,尽力填补自己的浅薄,修正自己的偏颇。因读书而让自己更加客观理性一点,终归不是坏事。

每每翻阅,时常感叹作者原书自序中真知灼见和深刻洞察:

无如世风日下,民俗益偷,大道虽属平常,而人多以诡怪离奇目之,所以儒益非儒,释益非释,而道益非道矣。若不指出根源,抉破窍妙,恐大道愈晦而不彰,人心愈坏而难治,势必至与鸟兽草木同群,而圣贤直等诸弁髦,大道益危如累卵,虚悬天壤,无人能任斯文之责矣。

对照现实,就觉得有作者“忧天下”胸怀的人越发少见,却多的是欺世盗名滥竽充数之徒。在这种乌七八糟的环境下,读一读《道德经讲义》,或许就有了净化心灵和空气的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