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科布尔:难忘的岁月

本文作者:冯忠亮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不由得潸然泪下,人啊,这一辈子,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有时如一季花开,一季细雨,一缕闲愁,一笺心语,于岁月深处,心灵深底,想起,泪流。

提起笔,却又无从下手,想想四十年前的家乡,想起了父亲,想起了我第一次出远门,走进科布尔的记忆。

记得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队长,也是党员。每年都去旗里开会,旗政府就在科布尔镇。父亲每次开会总会给我们兄妹带回几个开会时舍不得吃的馒头。那也是我第一次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大那么好吃的馒头,父亲说一个馒头就是用半斤面做的。父亲每次回来,我们就问,科布尔到底有什么,有多大,离咱们村有多远?那时我正念小学,从父亲嘴里知道了其实科布尔离我们村只有六十多里地,只是那时基本没有交通工具,所以父亲每次都是步行。也知道了旗政府大楼的高大,科布尔镇的人多,知道了什么是十字街,知道了什么是琳琅满目的店铺,知道了有几百个学生的大学校。

前排左二是作者,后排右二是二哥

从那时起,科布尔就成了我向往的地方,梦想长大后去那里念书,甚至是工作。终于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因为老师们建议照相做个毕业留念,和大人们说情、和生产队商量出一次马车,拉我们这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们去一趟科布尔,因为当时只有科布尔有照相馆。家长们也同意了,于是生产队选了最好的车倌,最温顺的马匹,我们带上干粮,踏上了去科布尔的路。一路上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照相细节,欢声笑语。甚至是谁挨谁,谁在前、谁在后都说好了。我却被沿途的景象所吸引,注意到路两旁的电线杆越走越多,山坡也没了,一马平川。远远地望见高得出奇的烟囱和灰蒙蒙的天际。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时候,隐约地觉得已过了中午,总算到了,也看到了我心中常向往的大地方。马车也从西穿过了十字街,在旗政府大楼西面不远就是照相馆。我们下了车,车倌赶着车去找车马大店去了,我们就在路边匆匆吃了点干粮,等着去给我们找住宿的老师回来一起照相。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街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着科布尔的每一处建筑和商铺。心里勾兑着父亲说的地方。

去办事的老师终于回来了,说中旗中学同意让我们晚上在他们学校教室里住一晚。当时心里那个高兴啊,我还能看看最大的学校,最大的操场。老师叫我们整理衣服,准备照相,集体照,个人照两项,我二哥便和我说,咱们只照集体照,兄弟俩也只要一张相片,个人照就别照了。咱们没钱。我却不想听二哥的,顺便说一下,我二哥比我大一岁,我们算一起毕业,因为那年,二哥断断续续地给生产队放羊了。二哥比我懂事,见拗不过我,就只好让我也照了个人照,他却没照。晚上老师们领上我们去饭馆,自费。二哥又说,咱俩吃干粮吧,妈给咱们烙的饼子好吃,咱们家里穷,妈妈只给拿了三毛六分钱,你不是答应给俩妹妹和弟弟买好吃的吗,咱们花了拿什么给她们买?我委屈地点点头,看看同学们要了油条、肉包子,我不敢回头,跟着二哥走了出去。

今年与小学同学郝牡枝和冯润香在呼市

二哥指着一排排街灯说,你看多亮,黑夜走路也不用怕,多好啊,多会咱们村也能安上电灯。我顺着二哥指的方向,突然很想家,含泪问二哥,你想家不?二哥没有回答,说明天早上给我买油条吃,再给妹妹们买点带回去。好吧。我应了一句,再也忍不住了,竟哭出了声!二哥拉着我的手,安慰着我,手越攥越紧!

等同学们出来,到了中旗最大的学校,也看到了很大的教室,我们把桌子拼在一起。大家和衣而卧,没有枕头,也没有被子。也许因为那时我们还小吧,倒头便沉睡梦乡。几个老师睡在边上,怕我们掉下去。

睡梦中,被一个女同学哭声吵醒,她面色慌张,胡乱说些让人害怕的话,一会口吐白沫,不醒人事,吓得几个老师就给她掐人中。一位年长的老师说,可能是她体弱,(服神低)又是十来岁的孩子,可能是她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又说这个地方,过去是个刑场,冤死的人很多。我们似懂非懂,反正,那一夜,不知怎么熬到天亮的。折腾了一夜,记得老师还说敬敬纸吧。天亮了,她也没事了,一切都又和原来一样。现在想想,也理不出个头绪,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6年,三十年后同学们在包头相聚

早上,老师们疲惫地领上我们又去了饭馆,同学也都不再言语,各自买各自的,二哥也给我买了油条,我却也只吃了一口(也是第一次吃),就让二哥一起包好,好给妹妹和弟弟高兴。二哥笑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的经历,也是对科布尔的印象,是好是坏,我说不明白。但有一点,假如我的青春可以重来,请给我一支笔,我一定会为你写下曾经的梦想,写下江南水乡,塞北草原,写下茉莉花香,悠悠长调。写下此生唯一愿望,回到家乡,不再流浪,写下我心中的故乡,还有梦中的新娘!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内蒙古察右中旗人,酷爱文学,曾多次获得全国各类文学奖,现居呼和浩特。

【本期幕后】

策划:小娟

编辑:小超

校对:图图

(0)

相关推荐

  • 李治亚:遇见文字,缘结一生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一直很执着做一件事,那就是在电脑 ...

  • 孩童时代 (六)

    孩童时代 (六) 待一切收拾完毕,我正准备回家,那怪物突然问我:"你是谁家的孩子?"语气硬邦邦的,像从哪个旮旯的破洞里硬喷出来,吓我一哆嗦. 俺的个天,你咋还和我说话,不知道我怕你 ...

  • 【文艺众家第114期】(张金川) 杂粮里的乡愁

    杂粮里的乡愁 作者: 张金川(宁夏青铜峡) 玉米抗老防衰.延缓衰老,燕麦抑制胆固醇升高,延缓细胞的衰老.谷子养阴补虚,润肺补肾,具有健脾的功效,莜麦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延缓衰老.燕麦的抗过敏,延缓 ...

  • 陈庆德 | 成长的岁月(十三)——找事做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成长的岁月(十三) 丁沟中学  陈庆德 作者陈庆德先生,丁沟中学退休教师.短身板,小胡子.走路时,双臂摆动幅度大:常戴墨镜,有黑老大模样.喜掼蛋,爱网聊,情趣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站在草原望北京

    本文作者:王建明 有人说过,童年时代对事物朦朦胧胧的认知才是最美的,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无法形容,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只有在童年的记忆中搜寻,才有答案. 中旗政府大楼前的喷泉广场,夏日晚上市民多聚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初到科布尔(下)

    本文作者:张孝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初到科布尔(上) 1972年夏季的一天,父亲突然来到我办公室.春节过后,我半年多没回家,父子难得在科布尔相见,十分高兴.转念又想,他是村里的大忙人,生产队的菜园离不开 ...

  • 印象中的科布尔:昔日的新华书店

    本文作者:彭富梅 徜徉在科布尔镇十字街口,昔日热闹非凡,景致靓丽,最聚人气接地气的新华书店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新华书店在科布尔镇西侧,东边是转角,斜对面是花纱.书店坐南向北,四块大玻璃镶嵌在窗框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一个弥漫着芬芳的地方

    本文作者:李云彪 小时候心目中的中旗是个大地方,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就知道是个好地方.记得每年过完大年,生产队的队长都要去中旗开三干会,就知道中旗当官的人不少,官还挺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知道中旗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真情永在

    本文作者:卢丰 蒙古语意为"土地松软"的科布尔,是察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她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阴山支脉的辉腾锡勒北麓,属中温半湿润气候.所处位置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既有藏龙卧虎的气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时空之变

    本文作者:白桂林 我对科布尔的最初直观印象是1970年春季,当时后山的人们不知科布尔,只知中旗街上,去中旗街上的任务是取少半袋水泥,目的是抹窗台.锅台和炕沿用. 第一次去中旗很新鲜,在十字街转了一圈,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那街那巷

    本文作者:贾来全 一叶飘零,飘不去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浸润着禾土的生命.时间的考验和生存的环境维系着景色的一处处,生活的一幕幕,融入其境,情油然而生.这时,你便是花的一叶.枝的一朵,虽经荣枯却风韵犹存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职业中学

    本文作者:梁禄胜 为了孩子们的求学,一九九九年的春天,我举家迁往中旗--科布尔镇.因为我儿子在一中读高中,便在离一中不远的职业中学附近租了房子.毕竟离开了祖辈几代生息又生我养我的地方,心里生出了许多的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一些散落街头的记忆

    本文作者:靳焕珍 离开科布尔已有十几年光阴,于是,这个当初曾离我那么近,与我家生活关联那么紧密的镇子,真的就只存在于我的印象中了. 科布尔就是家乡察右中旗的旗政府所在地,离我家其实也没那么近.从村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