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酒具的人生为何会是悲剧?
本期是“首都博物馆玉器系列”第10期。继续请你欣赏明代玉器。
上一期请你欣赏了几件明代的仿古玉器,今天的主题是明代的玉酒具和茶具,用玉做酒具和茶具是明代的特色,和饮茶、饮酒风气日盛有关。
今天请你欣赏的几件器物都是原来皇室或者贵戚、达官的用物。区区一个酒杯或是茶壶就已经达到这种水准,他们当时日常生活的豪奢程度就不难想象了。
明代 白玉双螭耳杯
北京宣武明代万贵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明代 白玉双螭耳杯
北京宣武明代万贵墓出土
俯视
明代 白玉双螭耳杯
北京宣武明代万贵墓出土
局部
明代玉杯是当时的特色器物。这只杯子两侧以镂雕的螭虎为耳。玉质洁白凝润,一望而知不是俗物。用这杯子盛放玫瑰色的葡萄酒或是琥珀色的黄酒,视觉上的享受也不逊于美酒吧?
万贵是明宪宗(成化帝)宠妃万贵妃的父亲,曾经煊赫一时。成化皇帝对万贵妃的宠爱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其中为了取悦万贵妃而烧造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是中国陶瓷史上的著名品种,历代都是瓷器收藏家追求的最顶级藏品。我在下边附上一张图请你欣赏。
这只杯子大约5年前在拍卖场上拍出了2.5亿元!
而从上边这件玉杯能看出来,成化对他老丈人也是相当不错的~
有关万贵妃和成化皇帝的爱情传奇,以及万贵妃老爹万贵的传奇人生,你可以自行搜索,非常八卦而精彩~
明代成化 斗彩鸡缸杯
龙美术馆藏
明代 青玉寿字茶壶
首都博物馆藏
青玉质,用的是非常油润的和田玉,感觉加点热都会化了。雕工也是精益求精。记得我们之前介绍明代玉器有一路粗犷的“粗大明”风格,这只茶壶就是一个“粗大明”的对立面教材,非常精细。
明代 青白玉“鹤寿有余”龙柄壶
首都博物馆藏
这只玉壶壶盖以立雕的鸳鸯为钮,壶的肩部浮雕兽面,同时阴刻了六只飞鹤,腹部雕了四尾鲤鱼在浪花中游弋,镂空雕龙作柄,画面寓意有“禄寿”,“鲤鱼跃龙门”。雕工精细,玉质极佳。
玉壶也是明代的特色器物,其它朝代少见。可能因为明代饮茶饮酒之风大盛而流行。不过能够用得起玉壶的绝非普通人家。明代有这么多玉壶、玉杯,说明非普通人家较多。原因大概和明代的藩王制度有关。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好父亲,大概是自己早年苦日子过多了,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好得有些没边,只要是儿子,都会被封到大明的某个地方,成为一位藩王,之后的待遇就基本上是要钱给钱,要钱给钱,要钱还给钱。你可能注意到了,是的,基本上只给钱。
因为朱元璋研究了历史,发现历朝历代这藩王造反把老皇帝干掉的事情非常多,为了预防这不稳定因素,他对藩王的管束很严格,藩王要是稍微有些张扬,很可能就被怀疑有谋反的企图加以打压,另外他也做大量思想教育工作,希望塑造藩王们的价值观,乖乖在家呆着,爱干啥干啥,就是不要搞政治,也不能碰军事。
可惜他最担心的事情后来还是发生了,燕王朱棣还是谋反篡了弟弟的位子当了皇帝。
朱棣因为有自己的经验做参考,上位后进一步削减藩王的权力,他之后的藩王在地方上是绝对不能参与地方政治的,当然也不能拥有军队。更加离谱的是,他们甚至都不能离开他们的封地,如果离开,需要向当地地方官员报备。生活到这个程度,基本就是软禁。
所以你大概可以想象当时的藩王除了有奢侈的生活外,其它什么政治抱负、人生理想之类的追求就不要想了。所以他们往往会拥有大量的嫔妃,同时生大量的后代,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人生乐趣,另一方面每生一个都可以到中央支一份赡养费,由此维持他们的好生活。
这种情形到明代末期愈演愈烈,藩王子嗣的赡养费甚至已经超过了当时国家的总收入。所以明代末期的国家政府也想方设法控制这部分开支,比如实行严格的藩王户籍登记制度,以防止冒领赡养费等等。但无奈这其实都算是家务事,有时账也没法算得太清,所以藩王后代数量还是持续增长。
而藩王制带来的的另一个问题是这批藩王后裔的成才问题,因为完全没有生活压力,又被取消了参政和参军这当时比较有前途的职业机会,游手好闲就是当时藩王后裔们生活的主旋律了。他们普遍没有追求,缺乏技能,以至于明灭后有许多人被活活饿死!他们曾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最后确饥寒交迫的离开世界。
失去追求的人生可能真会成为悲剧......
好吧,话题有点沉重,收笔。
祝周末愉快,享受人生,同时别忘记远方的目标~
推荐篇好文:
养不起的藩王,被吃垮的大明朝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7148884/
“首都博物馆藏玉”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