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与老友诉衷情
话说那日老夫发了回狂,居然从 南京 一趟一趟转公交到了 滁州 ,去看望老友。今日说说见老友经过,和老友认识的过程,和老友过往的交织,和老友的一诉衷肠。。。古话说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说这故事是我的感受,是我的意思。一个人的感受是一个人的意思。(而我说的确实还有更多的意思在里面,我不说自己琢磨。)。
而这内容可能千个人看了会有千个人的看法,千个人的理解。就如我上回说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故事。居然引起那么多的心声共鸣。不曾想也会有心里有阴影的人的自卑。这段文字就算是个引子。下面说正事。
我一般出门善独往独来,去见人也不和人打招呼。想着好似突然从天而降给人一个惊喜的感觉很爽。我有好友的地址,朋友可能不知道。但是我很细心的早已保存。坐公交用导航用时三个多小时顺利到了朋友小区门口。门口有保安,且需要刷卡才能进。可是我却顺利的就进去了。(有时候门卫门禁也是虚的)
我本想直接找到他的楼房他的家。但是尝试了一下有点困难。另外也怕不太合适。我还是打个电话吧。电话不接,我突然恍然 大悟 ,好像我要是接到陌生电话我也不会接。(啥意思大家自己理解?)
现代社会的发达早已不用电话。有X信谁还用电话?电话似乎成了XX的代名词。我一用vx呼叫。立马接通。朋友有要事去办,在路上。一听我已到 滁州 ,他家。很是兴奋,事可以先不办,朋友来了不能不接待。马上开车返回。啥叫朋友?这就是朋友。一见面先去吃饭。我说我是带着任务来的。(我确实是想了解朋友的近况,好收集一点素材好体验一下生活?)菜上桌了,酒斟满了。说故事了。
我和我这朋友怎么认识的?说来恐怕人们都不能相信。朋友(严格来说应该是两个,夫妻两个。)不过是我的一个客户,因为不在一地,一年内多了说能见两三次,少了说可能不会见面。可是就这样居然维持了二十余年,由生疏,熟悉,互相排斥,然后信任,最后成了无话不说的老友。
我先夸夸我自己,然后再夸夸朋友。我闯荡江湖近三十年,我的客户不仅仅是 南京 的还有 江苏 省的,不仅仅是 江苏 省的还遍布全国,不仅仅是遍布全国还遍布全球。多了不说略举一二,不光有老外客户,还有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回国固定到我这里来。有一个还在上小学时就由他的妈妈带着来的小朋友,后来上了大学,出国留了学,在国外工作。回国后还专门到我这里来看我。。。可见我的。。。不能说了。谦虚点!
老外客户
这是与 南京 栖霞 区对口支援的 西藏 墨竹工卡 县的藏族小伙,来 南京 学习。
我这朋友男的是个情商极高的汉子,有涵养有分寸。这种性格利于在团队里更好的开展工作。女的性格直爽,泼辣正直。这种性格对工作也是有多多帮助。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说是褒义也是贬义。正直直爽在这个社会里可能不被人认可,甚至吃亏。我和她的交往中。有共同的地方,有共同的性格。甚至有时候会有交锋,针锋相对。她有极强的优越感,我也有我的优越感。但是在经过长期的接触了解中,大家最终成为极为信任的朋友。
我与老友诉衷肠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可能和还有共同的经历有关。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从国有的单位走上江湖。女的甚至是国有的金融单位。她的有些朋友甚至不能理解。他们在 滁州 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兴盛时期有自己的在 滁州 最好的酒店,有名的饭店,有夜店(夜总会)。所谓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现在我因为有其它的事要做,另外觉得年龄也大了,适时退出了江湖。二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或是放弃了一些,或是租给别人一些,或是暂时先放一放休息一下。来日再大展身手。。。我劝他们年龄大了可以适当的休息一下了。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了解。才发现我们还有更多的相同点。也是我们能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男的是 安徽 当地人,但是祖上好像也是北方中原一带过来的,不知是否衣冠南渡时过来,还是北方外族南侵逃难而来?家中祖上也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门第。抗战时期家中族人很多参加了抗日工作(新四军),或是抗日政府的工作。代代下来延续到现在。
女的家中更具传奇色彩,父亲是 河北 邢台 人,参军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南下过了 安徽 一直往南。后 来安 徽当地需要地方政府的建立,又回到 安徽 转业参加了当地政府的工作,在 安徽 找了老婆成家立业。也是代代留下来。
说到这里该说我了,我的父亲是 河北 保定 人,我和她居然还是老乡,父亲家中贫农,但有田有地,日子不说好也能过得去。只是家中兄弟太多,也是在风雨飘摇之中。父亲家中老大,家里省吃俭用培养他读了书,上了师范,也就是比现在的高中低点初中高点的样子。然后在小学校里当了教书先生。原想指望他挣了钱补贴家用。可是父亲好像也不安于现实,那里是冀中平原,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在那种环境里,多少也受了些影响,然后就跑到了共产党的县抗日政府里做事了。(为这个家人没少对他抱怨)
然后又转到政府下的军分区当了兵,然后又整编成了正规军,解放战争为配合傅作义 和平 起义,参加了改造傅作义部队的工作(那是一段很危险的经历)。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到 沈阳 高级炮校读书深造。成绩优秀留校教书。到了 宣化 炮院教书,(副教授)XX后,到了XX干校改造。后期到 贵州 支左军管。做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工作。XX结束后,到了 南京 炮校做行政工作,后离休。
母亲, 河北 保定 满城 人。家中农,相对 富裕 ,家道开明,(不知为何?农村里相对 富裕 点的反而很开明,参加革命的也多,贫穷点的倒是相对保守。)。母亲的哥哥在抗战时期是村里的共产党的支书。救国会的什么,抗日武工队的队长,受其影响母亲15岁(1945年)就入党,跟着哥哥抗日闹革命。母亲家是根据地里的根据地(家中地道常常掩护过往的军人和地方干部)。不幸的是母亲的哥哥被汉奸告密被 日本 人抓去 日本 做了劳工。一去无消息。母亲也是先到抗日政府做事,后参军,后转业,后随军。。。
我们在一起交流起这些好像越来越有共同的话题。感情,交情也越来越深。
说到这里心中不禁感叹,想到八一建军节要快到了。在这里想起来要对所有的老一辈的革命家,老一辈的老兵,送上一声祝福。祝他们在那个世界里依然安详。是他们的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带来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老父亲
后话,我们越聊越近乎。酒也足了,菜也饱了。我想着他们还有重要的事要做。我让他们把我送到了琅琊山,说好晚上再会。我在琅琊山,在醉翁亭。做了一回醉翁。
我知道他们很忙,不想再打扰他们。下午五点多钟,我到了 滁州 北买票坐上了返宁的火车。然后微信联系了他们。他们一再表示遗憾。大家惺惺相惜约好了以后再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