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生活会怎么样?

抽烟、喝酒、近女色,应该是一般男人的不良嗜好。抽烟抽得是寂寞,喝酒喝得是烦闷,近女色也许是男人的天性。对于很多很多的男人总会占其中两样的。如果想让一个男人“三选一”,也不知“戒”哪一个容易?要说有“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的男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对于“不近女色”,该做何理解?按理说应该是指婚外的。如果将婚内也算,恐怕寥寥无几了。

这里我说个真实的例子,这个男主人公才是真正的“不近女色”。当然他也不抽烟、更不喝酒,就是已大众化的手机,他也没有。

他是四兄弟中的老三,可能是87年结婚的。婚后家大人多,又有父母罩着,谁也不靠谁。毕竟还是“大锅饭”,日子凑合着向前推进。两年后分家了,“一分为四”,那时候人们都穷,能分点口粮,有一口窑洞就不错了。父母跟着还没结婚的老四生活费。这一下,一个个小家庭都要靠两口子齐心经营。

老三初中毕业后,在建筑工地是个钢筋工。结婚后自然还是干老本行,分家了,也只有这个老三能干,是个“技术工”,在县城干活。谁也不知道两口子啥原因吵架了,媳妇回了娘家,也找了零活干。这个老三埋头还是干活,一个多月也对妻子不理不睬。

还是父母着急了,在父母的催促下,老大、老二媳妇叫上她们这个小叔子去了老三媳妇打工租住的地方。左说右说,老三媳妇愿意跟着回去。只是天色已晚,30里外全靠骑自行车,也只好住下。老大老二媳妇另寻个住处,小屋里只有老三两口子。

第二天吃过早饭,老三媳妇“变卦”了,说,我不回去了。我们过不到一起?这怎么了?都是妯娌,也不避嫌,还是有羞涩地说:“我们没说一句话,分头合衣睡了一晚上”。老大老二媳妇还真的气急败坏了,直接怂了过去:“老三,那事我们能代办就好了”……

老三还是离婚了。他照样打工,本就话不多,这下基本上不说话了,只知道干活。反正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饱”。四五年前,他不愿干活了,成了街上东游西转的“闲人”。

如今他五十二、三了,每天还是在街上这转转,哪看看。常常蓬头垢面,衣服脏兮兮,人见人躲。老是一个在站在一处发呆。也怪,去冬至今,他总是戴着口罩。那口罩特脏,色都变了,只要近前还真难闻。

父母在世时,老四收留了他,也没有因为父母过世而被抛弃。老四修宅子,借了他三万,他还是要去了。一个人去了老宅子的破窑洞,没办法,老四又自己掏钱给他搭建了间彩钢瓦房。他现在仍住在哪里面。

因为他们兄弟分家早,都是分户的。他的这种情况,自然是村里的低保户。村上需要照片、资料什么的,都要老四拽着他去,每月领钱闷声不响到银行唯有他早,他并不傻呀!村里有红白喜事,说是帮忙不干活,村里分子钱基本上是20元,他却要随15元,酒桌上有他在,乡邻都躲,那胡子上还有鼻涕,菜大都让他吃了个够。也在场的老大、老二、老四轮流呵斥,他才不管。

他每天要来买馒头,来了却不进门,站在外面,对那1元钱捊来捊去。时间长了,只要看见他来,也不用问,拿两个馒头或饼子给他便是。我们是同村,也同辈。他最多说,两个字:“花卷”(“馒头”、“饼子”),转身又站在一旁张望了。

他不抽烟、更不喝酒、也算真正的“不近女色”;他不聋不哑,大半辈子孑然一身。据老四讲他这位三哥手里可能有十来万元,那是他打工多年的积蓄。那些存折一直装在贴身衣兜里。舍不得吃喝,活在人们的同情和怜悯的眼光中。

想想这种人活到这份,究竟图个啥?真是悲剧人生,但愿社会多一份关爱和同情,让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此不是甚好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