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权:当代书法的“制作”现象与艺术反思

纵观目前的全国性书法展览作品,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四多四少”:一是行草多,篆隶少;二是拼接多,单幅少;三是大幅多,小幅少;四是有色多,无色少,这是四个最典型的书法视觉化特征。

从这个现象背后透露出来的,应该也是四多四少:重复多、思考少;技巧多、性情少;形式多,内容少;制作多,创作少。

当代中国书法的,或者称之为“仿真式”创作,即为了把古今名家的作品作为摹仿的对象,在章法形式、纸张运用上均十分到位。
从近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中的作品看,“仿真”的痕迹明显,没有标志性的东西和独特的个性,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真式”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仿古”,一类是“仿今”。
“仿古”就是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一种是形式改装,诸如把古人的条幅改成横幅写、把小作品放大写,或者把古人的横幅手卷作品分成散页然后粘贴成册页作品等等。一种是内容改装,就是通常所说的集字式的创作,是古代某书法家某一作品的集合体,只不过是书写内容不同而已,诸如把“唐诗”变成“宋词”。
“仿今”则是直接临摹与抄袭当代书法名家与获奖专业户的作品。一种是通过对当代书法名家作品的反复临写,对其书法风格进行“克隆”。另一种就是露骨的直接抄袭,直接借鉴他们的作品形式或者内容,稍加改动就轻松变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这种趋势下,书法展正在演变为类似演艺界的“模仿秀”。这不仅浪费有限的展览资源,同时也浪费了评委的时间,对书法受众造成伤害。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书法的“制作化”带来书法信息的单一化,这必然造成受众时间上的损失,从书法展览中得到的有用信息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对书法展览的不信任。
书法创作一旦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的视觉效果,而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个人性情的缺失,内涵的缺失,书卷气息的缺失,最根本的是诗性的缺失。因而,“眼球书法”“视觉书法”的背景之下,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制作轻书写、重技术轻品格的现象,其实质是对传统书法“创作观”的严重背离,以及展览与社会功利导向中浮躁心态使然。
对书法传统的误读,对理论研究的忽视,对学问修养的冷漠,对日常书写的缺失,使中国书法最本质的诗性精神正日渐远去
制作迷局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当代中国书法的“制作化”就是由于集字式与拼贴式创作带来的书法作品的“仿真化”,创作观念的格式化,创作形式的单一化,导致书法作品千篇一律,出现创作风格与样式的雷同,千人一面,没有自己特色。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
当书法创作沦为展览的附属品之后,在展览入选这一指挥棒之下,书法家日益成为一个书法考生,展览评委就是考官,历届获奖作品就是重要参考资料,染色和拼接成为重要手段。在同一个标准之下,展览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严重撞车。
在形式上表现为流行染色,做旧与仿古,在章法上流行拼接。书法的“有色时代”在展览的推动之下风靡书坛,染色原本是裱画工人的手艺,现在变成了青年书法家的必备能力。染色的基本办法就是用咖啡水、茶叶水或者中草药水刷,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用国画颜料,目标是把作品仿古化,以具备更吸引评委眼球的视觉感,增加入展的概率。
而章法上的拼接,纯粹就是展览的产物,一方面有利于模仿创作,提高作品的成功概率,另一方面提升作品的规模,使若干小作品组成大作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组合柜”形式。迫于展览尺幅的限制,出现了大量横向叠加的作品,以叠加扩大作品的面积,刺激评委的眼球。
制作用尽,无非是为了吸引评委,在数万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增加入展的砝码。于是,外在形式视觉成为书法创作的第一要素,为了能在展厅中显眼并获得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书法家挖空心思,对于外在形式的过于注重,势必削弱作品内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书法作为视觉造型艺术,而过于看重视觉,书法创作形式与内容的本末倒置,则对书法本体是一种致命伤害。对于制作“迷局”,导致的书法作品内涵尽失,以及同质化问题,是一个极为有碍书法艺术发展的负面命题,危害无穷,而在学界却少有人关注并作相关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