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忠先生《通鉴纪事本末》简论

(0)

相关推荐

  • 苏轼“升卿之问”考

    苏轼<与程正辅书>数札其一涉及"升卿之问",据<西楼帖>为"蒙惠冠簪甚奇,即日服之,但衰朽不称尔.全面极佳,感怍之至.岑茶已领.杭人送到<表 ...

  •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纪事本末体是历代"别史"所采用的体裁之一.其以历史事件为纲,记事前后连贯,条理分明,由南宋袁枢始创. 谈纪事本末体,必要提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

  •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 ...

  • [古籍书影]南宋赵与筹湖州刊本:通鉴纪事本末

    撰自 未曾/类目 中国史地, 史部, 宋辽金 /2020年10月22日此<通鉴纪事本末>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共四十二卷,其内容以事为纲,将司马光所著< ...

  • 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南宋袁枢撰.宋朝之前,中国史书不外两种,即编年.纪传二体.前者以年为纪,后者以人为主.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善记事,"或一事而隔阅数卷";"或一事而 ...

  • 李致忠:中国古籍的起源与形制演变

    一. 中国古籍的起源 所谓古籍,最简明的诠释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典籍.载籍.书籍.在书史研究者看来,不是有文字者皆成书.所谓书籍是指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纂或创作,书写. ...

  •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写,这套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共四十二卷,其内容以事为纲,将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千三百多年间重大史事归纳为二百三十九 ...

  • 李志忠 | 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李志忠 各位家长朋友: 斗转星移.暑去寒来,不知不觉我已陪伴四年二班孩子度过整整一学年.根据多年从业经验,我深深的知道孩子是每位家长心头的肉.手心里的宝,因此在过去的每一个日子里 ...

  • 李恭忠: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长期以来,出于(或迫于)神化革命领袖的需要,学者们多从观念.意志角度出发,以孙中山后来的成熟思想去投射其青年时代,把青年孙中山塑造为从一开始就是目标明确.志向坚决的革命家形象, ...

  • 第2668《奉天文刊:古韵新风》作者:李佰忠 梦母

    作者简介 李佰忠   网名海洋.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农业站长.农业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退休后喜欢读书写诗.时有现代及古诗在有关刊物.网络平台发表. [梦母] 一一献给母亲节 星辉熠熠月儿弯, 清光银 ...

  • 第2664《奉天文刊:古韵新风》作者:李佰忠 母爱

    作者简介 李佰忠   网名海洋.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农业站长.农业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退休后喜欢读书写诗.时有现代及古诗在有关刊物.网络平台发表. [母爱]  一一母亲节感怀 十月分娩绞痛心, 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