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文开益/秋日感怀
秋 日 感 怀
文开益(四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对秋天的赞美之词自古有之,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美秋天的千古佳句,秋风扫落叶,秋雨送清凉,秋尽冬来,冬去春至,春暖花开,花开花落,果满枝头,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人间美色,万般景象,尽归春华秋实。
中秋一过夜渐长,微风佛面觉秋凉。硕果垒垒迎秋实,又见慢山菊花黄。经过了炎炎盛夏,又迎来了丰盈满满的秋收时节,中秋,暑气消散,天高云淡,秋凉宜人。虽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可犹存“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佳句,还有尽管看遍“绿池落尽红蕖却”,却仍现“荷叶犹开最小钱”的充盈诗意,有其感叹万物成熟之至而折返,悲戚如斯,倒不如怀着: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心情,来叹一句,轻寒正是可人天,硕果累累迎来年的博大胸怀。以感概秋之丰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我喜欢春天的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可我更喜欢秋天的丰盈成熟,硕果累累。虽然秋天一过,将迎来白雪严冬,虽然果实收获后,树木将落叶冬眠,大地将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可这正是孕育来年无限生机的必然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厦门,只是冬天不太明显,向来有厦门无冬之说,而秋天还是有的,这里的花草树木并不会因秋天的到来而凋谢枯萎,而是有一种春息重来的感觉,空气虽没有初春那样湿润,天的颜色也不会显得那么淡,并且时常会少雨而多风,花儿却会像春天般的开放,满树绿叶会发出新芽,显得更加有生机,只是早晚出行时会感觉到一点点清凉,隐隐地感觉到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离开家乡之秋,淋浴厦门之秋已有十六七年了,在厦门每年到了秋天,我总要想起家乡衣落山上的红叶,龙门垭前的榕树,大河坝里的芦花,新堰塘里欢快的鱼群,还有那龙门庙里隐隐的钟声,彻夜长明的香火,农历的每月十一日,是龙门庙赶庙会的日子,远道而来赶会的人群蜂涌而至,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龙门垭梁上拥挤得水泄不通,給忙绿的秋收场景添上了一副另类的靓丽风景。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在老家农村,每逢秋收季节,各家各户忙着抢收自家田里成熟了的稻谷,有的自已家人独自收割,有的两三家人自愿组合成一个小组,一家一家的联合抢收,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秋收就基本结束了,秋收完毕,人们三五成群上玉龙镇街上去赶集,有的在农贸市场出售自家地里产的农付产品,有的聚在茶馆里吹牛冲壳子,尽情的享受一年辛勤劳动所带来的秋收成果的喜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天,只属于那些在土地上耕耘的农民们,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得到秋收带来的喜悦,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只知道天气凉了,树上的叶儿黄了,早晚应该添衣裳了,诗人们便份份感叹出悲秋的浪漫的诗句未,用文字来描写秋天的景色,但他们永远也写不出农民们心中那满满的秋意。
如今,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这些年来,天天行走在水泥地面上,生活居住在钢金水泥筑就的楼房里,远离了乡村,对自然界四时八节的变化没有了明显的感觉,对秋的感受渐渐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只是对气候冷热的变化,有那么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罢了。秋,城市的秋,农村的秋,自然界的秋,人们心中的秋,各有千秋,秋之万千,一言难以尽之。
文开益,四川绵阳市盐亭人,早年北京卫戍部队当兵,在部历任连队文书,服役五年后复原,一直在农村基层担任职务,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本人爱好文学,曾有文章,诗歌,散文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现居住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