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定律:肉没下去,口袋瘪了

这是一本读起来相当乏味的书,我之所以读下来,是因为书的名字《身体真相》。

我想借助这本书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不论多么强大的内心,终归还是需要一具同样强大的躯体来匹配,否则我们谈论的『健康』总是不健全的。 

说心里话,我以为这是一本科普书,看了才知道,这算不上一本科普书,更像一篇论文。

一开始我就忽略了与书名应该捆绑在一起的小字——科学、历史和文化如何推动我们痴迷体重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些小字就像奸商促销海报上那个『起』字,或者小到需要用放大镜才可以注意到的霸王条款,或者坑骗规则。

当然,这反而让阅读过程额外多了一点瓦砾堆里寻找和发现珍珠的期待。

前几日读《孙正义传》的读书笔记,曾经对这种心理做过细致的感慨。文章标题放在这里,你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参考阅读 ↓

阅读孙正义,想起小时候挖红薯

说实话,整本书阅读到少一半篇幅的时候,我确实读到了几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特别摘录在此,也同时把我对这些话的感触记在这里。

减肥是一项大生意,而且,因为长远来看它很少彻底成功,所以它建立了一个内置的重复客户需求。长期以来,医生们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这一事业。

实际上,这段话最初让我想起的是之前看过的若干关于『过度医疗』的话题。持『过度医疗』有害无益观点的人认为,很多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过度医疗』。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一个人得的病不足以致命,到了医院之后,通过各种医疗手段一通狂治之后,要么把病人治成一个终生离不开药物或者医院的人,要么直接把病人治死。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自行查找一下关于『过度治疗』的学术资料,并且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其中关于糖尿病与高血压方面的话题。

说得有点远了。

仔细品味一下作者这段话,是不是就对包括一些医院尤其一些野鸡医院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减肥机构有了更多一点认识?

作者说的是美国医生,我不知道中国的医生是怎样一种实际情况。只不过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越琢磨越感觉话中有话,明明就是一个连环套啊!

大生意→长远来看很少彻底成功→内置重复客户需求,这是一个完整的『坑肥』闭环。减肥生意不火就怪了!

减肥手术是目前世界医学中对于肥胖治疗取得的最新进展。虽然这种手术现在比十年前更安全,但仍然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饮食失调、长期营养不良、肠道堵塞和死亡。“减肥手术是野蛮的,但这是我们最好的方法,”阿拉巴马大学的戴维·B.安利森(David B. Allison)博士说:“我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回顾过去,然后感慨‘真不敢相信我们这么做了。’”

这一段可以看做是上一段的递进过程。

我没什么好感慨的了,除了觉得上了减肥手术台就是任人宰割之外,我也确实不知道应该再说些什么。

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这让我坚持锻炼身体的信心和行动力又大了很多。

减肥越是被重新定义为医学专业人士才能插手的“肥胖治疗”,医生越能从中获益。随着对疾病定义范畴不可避免地扩大,医疗化(medicalization)将导致更多的诊断;更多的诊断必然会带来更高的收入和利润。

作者这段话就明白易懂了。

要保证一件事看上去顺理成章,甚至看上去“无懈可击”,就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就坑蒙拐骗来说,更要有足以蒙蔽人心智的噱头。这一点去搜索翻看一下关于各种保健神药、理疗神器……一类的曝光新闻就可以得到无数例证。

有了足以蛊惑人心的噱头,就有了绵延不绝的财路,至于到底能不能减肥,那才不是这些『噱头制造者』们考虑的事情。 

身上的肥肉减下去多少我不清楚,这些被各种噱头晃花了眼的“肥肉”们,口袋中的银子一定是减下去了很多。

我仅仅是就一本书能够带给我感触的一些段落,随便感慨一下。如果真有减肥意愿的人刚好看到我这些文字,建议你去减肥之前,尤其去医院或者减肥机构减肥之前,找这本书来读一读,然后再做决定。

用作者一段话结束我今天的读书笔记:

现在肥胖已经被彻底的医学化了,治疗也得到了医疗保险的全力支持(尽管他们的记录并不尽如人意),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医生也是普通人,在某种意义上金钱是万能的,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相信你被告知或推销的任何东西。
这里,我觉得把“医生” 换成“商人”就格外接地气了。

2021年1月10日

杭州

江湖路远,社会复杂,
义无反顾,重新出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