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皆宜:中国古代体育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该图描绘的是明代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宫中行乐的盛况,有各种百戏技巧表演。

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多样的运动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发展、王朝的更替、习俗的变迁……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运动项目,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同时,又有一些新的运动项目适时出现,并为人们所喜好。

动静皆宜:中国古代体育

撰文/郝勤 高潇  
供图、支持/天津博物馆

射  箭

射箭是体育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距今2.8万年前的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射箭用的石箭头,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关于弓箭的发明,谯周的《古史考》曾有这样的记载:“木名柘树,枝长而乌集,将飞,枝打乌,乌乃号飞,后古以柘树为弓,名曰乌号。”应劭《风俗通义·封泰山禅梁父》亦云:“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上,下垂着地,乌适飞去,后以被杀,取以为弓,因名乌号耳。”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是从自然现象中,发现柘树枝条具有弹性而制造了弓,并由此开始了使用弓箭的漫长历程。

■ 高句丽射箭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延至商周时代,石制的箭镞被青铜箭镞所代替,弓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对得到增强。除了最初应用于狩猎经济,也开始逐渐成为军事训练、宗教祭祀、外交盟会、宫廷宴会以及农村节社等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被赋予了“礼仪”的色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铜器和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青铜壶上的宴乐习射刻纹,明显展示了当时贵族阶层以射箭为礼乐活动的情景。

自秦汉以迄隋唐,射箭运动在比赛及射猎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这一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陶俑、壁画,甚至日常生活用品的纹饰上,都有射箭方面的内容。锋利无比的秦代箭镞、骑马驾车飞奔射猎的汉代贵族、仰身射箭技艺非凡的唐代射手、再现皇室狩猎宏大场景的“狩猎出行图”(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还有那宋代高超的马术,演绎着激荡人心的追逐竞技场面。

■ 紫檀嵌螺钿长方盒,清,天津博物馆藏。

宋元以后,由于现代火器的发明和使用,射箭活动原有的军事、礼仪等意义日渐弱化,与此同时,它的竞赛性和娱乐性却逐渐加强。特别是明清时期,作为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倡。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射箭油画挂屏》所呈现的射箭竞赛活动,就是在继承古代的射箭传统,并吸收了近代世界射箭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清散秩大臣喀剌巴图鲁阿玉锡像轴,清,天津博物馆藏。此图为平定西域的功臣阿玉锡的画像。阿玉锡为准噶尔属司牧臣,乾隆二十年(1755年)率24骑夜袭敌营取得大胜,为平定达瓦奇叛乱立下不朽功勋,在平定西域的前五十名功臣中位列第33位,故由乾隆皇帝为之亲笔题赞。

御  车

关于驾车的起始时间还无法确定,但据有关考古资料,至迟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独树马车,因之战车也就成为普通作战工具。当然,驾车之术也开始成为人们习练和掌握的技艺之一,并被列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西周时期,御术和射术同被列入“六艺”。自战国以迄汉代,由于马车的普遍运用,御术更成为体育运动中的重要形式。考古发现的这时期的驾车实物,汉代画像石和壁画等所绘各类驾车的形象,其急速奔驰的形态,透露出御者高超的技艺,反映了御术的不断发展。只是随着马匹的广泛运用,骑术进一步推广,御术才逐渐退出了体育运动的领域。

球  类

古代中国,以球类游戏为主体的运动不仅历史十分悠久,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繁多的形式。可以说,球类运动是我国古代盛行的一种较为多样化的体育运动。

■ 《明宣宗行乐图》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明宣宗朱瞻基便服簷帽在御园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此局部展示的是捶丸,不论是球杆的形状还是洞口的白色三角旗,仿佛与现代高尔夫球运动如出一辙。

蹴鞠在史籍中也称为踏鞠、塌鞠或蹙鞠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关于其起源,历来众说纷纭。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战国初年成书的《十大经·正乱》帛书,上面就有皇帝杀蚩尤后,“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踢)之,多中者赏”的记述。此虽神话传说,但结合《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等文献中有关事件的记载,古代蹴鞠起源于战国以前则是较为可信的事实。汉代,蹴鞠活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在各地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等汉代图绘中,多有蹴鞠活动场面的反映,甚至肖形印章上也出现了蹴鞠活动的形象。从这些文物资料可以看出,汉代的蹴鞠活动已具有多种形式,既有分成两队直接对抗的竞技比赛,又有表现技巧的“蹴鞠舞”。如在河南南阳发现的一块汉画像石上,就有一人绾高髻,穿长袖舞衣,正在舞乐的伴奏下两足各踢一球,表现出其踢球的技巧之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汉画像石的蹴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这说明当时蹴鞠活动同样为女子所喜爱。鞠从一个到两个、三个不等,人数也有一人或多人的几种形式,蹴鞠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由于充气鞠的发明和竞赛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蹴鞠运动又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相关文物资料非常丰富,如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蹴鞠纹铜镜、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蹴鞠纹象牙笔筒、河北省邢台出土的孩儿蹴鞠纹磁州窑瓷枕,以及上海博物馆的《宋太祖蹴鞠图》等,形象而多方位地展现了当时蹴鞠活动的盛况。至明清前期,蹴鞠活动中两两相较、争逐决胜的赛法虽已呈衰落之势,但多人蹴鞠的形式却颇为盛行。故宫博物院院藏明人绘《宣宗行乐图》卷中,明宣宗观赏蹴鞠,即为数人对踢的表演。南京博物院、中国体育博物馆等还分别藏有许多绘制儿童、妇女以蹴鞠为乐的相关文物。只是到了清末,随着近代西方足球的传入,古老的中国蹴鞠才逐渐沉寂。

■ 抱球童子俑,宋,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藏。此件宋代抱鞠童子彩陶俑为坐地裸头的造型,该陶俑反映出宋代蹴鞠已成为儿童教育的手段,在社会中广泛流行,是一件珍贵的宋代艺术精品。

马球,又名击鞠、打球等,它是马术与球类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的兴起必然是在马术和球类运动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产生的。三国魏曹植,在其著名的《名都篇》中描写京洛少年们郊游的情景时,曾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其中的“击鞠”一词,多数学者均认为此应为我国马球运动出现的最早记载,而这与马球运动产生的最基本条件——汉代兴盛的马术和球类运动也是相符合的,说明马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开展马球运动的黄金时期在唐朝,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发现的打马球壁画,就充分地表现了唐代马球较为完整的形态。此外,国内外文博机构收藏的数目众多的唐代打马球俑,故宫博物院收藏和扬州出土的唐代打马球纹铜镜是当时马球活动盛况的真实反映。宋元时期有关马球的实物资料亦多有所见,现藏于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宋代打马球砖雕、故宫博物院藏辽代陈及之的《便桥会盟图》卷中的打马球图、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皮匠沟1号辽代墓中的打马球壁画、山西襄汾出土的金代打马球画像砖雕以及山东长清灵岩寺墓塔碑上的骑狮击球图石雕等,皆是反映这一时期马球活动的重要资料。降至明清,马球运动依然盛行,不过,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人绘《宣宗行乐图》卷中宣宗“打球”的画面来看,已经不是两队争逐,而是由队员轮流击球入门、变竞赛为击球表演的一种娱乐活动了。

■ 打马球雕砖,宋,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藏。

捶丸是一种徒步以杖击球的运动,它是在唐代“步打”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马球和蹴鞠运动的一些特点,与今日的高尔夫球运动大同小异。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的元代《捶丸图》壁画,对当时的捶丸运动表现得较为充分,从图画中捶丸者的姿势、动作以及场地设置和竞赛形式分析,这种运动与其后西方流行的高尔夫球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明代以来,捶丸运动主要在都市中流行,且其娱乐性更为显著,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杜瑾《仕女图》中仕女捶丸的场景,说明捶丸运动也在妇女中流行。《宣宗行乐图》卷中明宣宗亲自下场与群臣捶丸的画面,更显示出捶丸运动在当时的盛况。

■ 《邛窑捶丸》,宋,1975年四川省邛崃市邛窑遗址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武  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类体育运动。

■ 铜矛,战国,天津博物馆藏。

器械是传统武术的基础。它最初伴随着狩猎活动和战争的出现而出现,后来的诸多武术器械,即源于古代的某些生产工具和兵器。商周时期出现的各类青铜兵器,如戈、戟、钺、矛、斧、刀、剑、铩等,可以说是较早的武术器械。秦汉以后,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制武术器械日益多样化。从发现的考古文物资料分析,从古代工具和兵器转化、发展而来的武术器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钩击类器械,有戈、钩形器、戟、吴钩等;击刺类器械,有矛、剑、铩、叉、骷等;劈砍类器械,有刀、钺、斧等;砸击类器械,有棍棒头、鞭锤等;卫体类器械,有护臂、臂甲、盾等。

■ 白玉谷纹剑首,战国,天津博物馆藏。

拳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是徒手的拳脚肢体的运用。它是史前时期人类生产实践、人与野兽或人与人搏斗的自卫技能积累的结晶。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巧言》中就提到“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可见拳术在先秦已是男子汉应有的重要本领了。到了汉代,拳击搏斗之技已被总结成书,《汉书·艺文志》所列书籍目录中有《手搏六篇》(此书已佚)。在山东、河南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上有诸多形象的刻画,再现了当时拳术演练的真实场景。魏晋隋唐之际,随着宗教的兴盛,拳术更是流行于寺院僧侣和民间,甘肃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等地多留有不同时期拳术表演的形象资料。及至明清,随着中华武术内容的日渐丰富,拳术套路技术渐趋成熟,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多种流派,如河南登封少林寺白衣殿拳术演练图壁画、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红釉瓷瓶上的拳术演练纹,都极为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拳术套路的丰富内容。

■ 阴君库戈,战国,天津博物馆藏。

除徒手的拳脚肢体的运用,器械演练也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械演练,是伴随武术器械的出现和丰富而发展起来的。而掌握和使用器械的技巧,就成为武术活动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是秦汉以后,受战争中适应近战决胜负之需要的影响,器械演练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漆绘及其他文化艺术品的装饰上,均有单人执械、双人执械的单练和对练形象,同时,还有许多技击俑的发现。像河南郑州、江苏铜山等地画像石上的击剑、比武图,安徽马鞍山三国吴朱然墓出土的童子对辊图漆盘,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棍术武术泥俑等等,都极为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武术器械演练的情况。宋元以迄明清,民间艺人练武活动的兴盛以及套路的新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武术器械演练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武术中的十八般武艺,大部分所指即为器械演练套路。明清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如《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西藏古格都城寺院壁画、登封少林寺白衣殿壁画等,也对武术中的器械演练做了较为形象的描绘,成为社会上盛行的练武活动的真实反映。

■ 河南嵩山少林寺白衣殿器械演练图壁画局部,清。明清时期武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套路,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流派。

角  力

角力也是中国古代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古代的角力,亦称为“角觝”,魏晋以后又称“相扑”,宋代称为“争交”,元明以后称为“摔跤”。在中国古代,展示男人力量的角力活动,是日常活动和竞技场上的主要运动形式之一。

最初的角力是两两相搏,角力双方拳打脚踢,连摔带拿,凡以巧斗力制服对方就算胜利。到了秦汉之际,角力改称“角觝”,其内容也有了些变化,更注重相搏的方式和规则性。秦汉以后,角力运动在各个时代都将体育与文艺融于一炉。这在当时的一些墓葬的壁画、石窟浮雕,甚至日常生活用品如印章、石砌上均有反映。魏晋以后,角力被称为相扑,其活动形式、规则日益完善。隋唐五代时,相扑比赛制度大体形成,唐宫廷中还专门设有“相扑朋”以训练相扑能手,进行比赛表演。宋元明各代,相扑仍很流行,不但是民间的娱乐活动节目,也是军队士兵训练中力量训练的项目之一。《水浒传》等作品不但对人物的摔跤活动做了描述,而且对有关的规则都有极为详尽的记载。到了清代,摔跤活动流行广泛,影响极大。西藏布达拉宫西大殿有清代所绘的布达拉宫落成仪式画面,其中便有摔跤比赛。

■ 清人《塞宴四事图》轴局部,清,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描绘了乾隆皇帝举行盛大宴会的场面,所谓“四事”即为伴奏、相扑、套马和赛马,画面的中心焦点处即为相扑。

养  生

保健养生活动是中国古代体育中的一大门类。最初人们是由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保健养生方法,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明确建构和认同有关养生和健康的模式与标准,逐渐形成了传统保健养生的完整体系,这就是以引伸肢体为主的导引术、以呼吸锻炼为主的行气术和以舒筋活络为主的按摩术。

■ 青玉行气铭饰及其铭文,战国,天津博物馆藏。篆书铭文:“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战国青玉行气铭饰,是我国古代关于气功修练的最早记录,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两篇写绘在帛书上的养生专著:一是《却谷食气》篇,对行气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记述;一是《导引图》,描绘了40多个不同性别、年龄的人进行各种导引的动作与姿态。这些文献、图绘,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行气和导引这两类保健养生术,反映出古代保健养生活动在当时的普及程度。此后,这种健身养生形式一直长盛不衰。

■ 灰陶气功舞俑,西汉,河南博物院藏。

百  戏

在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中,有一类独特的运动形式,这就是技巧运动。技巧运动源于史前人类自身活动和生产劳动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至秦汉之际,它已经成为反映统一封建帝国精神文化形态的乐舞百戏艺术。从范围上讲,这种技巧运动包括今天体操和技巧形式的许多内容,主要项目有筋斗、倒立、柔术、戏车、戴竿、绳技等等。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壁画以及各种技巧俑等,极为形象地展示出了上述各个运动形式的特点。这些丰富的、以展现身体高难度技巧的运动形式,经汉代以后,基本确立了其在百戏艺术中的地位。从魏晋、隋唐以迄明清的各个时期,有关技巧的身体运动项目,基本上都是由汉代沿袭而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中的技巧图等都形象描述了古代技巧运动发展和盛行的状况。

■ 彩绘陶杂技俑,汉,洛阳博物馆藏。

民  俗  游  乐

民俗游乐活动则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中较有特色的运动形式。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既有名儒雅士的投壶、游山,又有民间大众喜爱的风筝、舞龙舞狮、斗兽、斗鸡、踩高跷、踢毽子;既有文人仕女钟爱的荡秋千,又有儿童参与的鞭陀螺、骑竹马、滑板、跳绳等。这些运动形式多数已流传下来,并有广泛的大众基础。

■ 喻兰绘《仕女清娱图册·投壶》,清,故宫博物院藏。

弈  棋

在以思维与智慧为竞技特征的棋类活动当中,围棋和象棋在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1952年出土的河北望都东汉墓的石制围棋盘,表明当时已出现17道289子的局制。其后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围棋盘、唐张雄墓出土的木围棋盘,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的仕女弈棋图绢片等,都对处于发展高潮时期的围棋活动做了充分的反映。关于象棋,目前较早的实物多见于宋代,1983年四川江油出土的宋代铜质象棋,除正面铸棋子名称外,背面皆铸有象形图案,反映出当时象棋活动已开展得很普遍。明清时期,有关围棋、象棋的实物更为丰富。除了围棋和象棋,在中国古代还流行过六博、双陆等棋戏。其中六博最早流行于战国时期,至秦汉达到高潮,是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棋类活动之一。魏晋南北朝以后,六博戏逐渐销声匿迹。双陆应为舶来之戏,公元六世纪初从西域传入,后流行于中国。故宫博物院藏有任熊绘《双陆图》,可见双陆棋至清代仍在流行。

综观中国数千年来的体育发展史,其渊源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方式方法之完备以及活动开展之广泛,堪称举世无双。从世界古代体育的发展进程看,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体育占有重要地位,诸多的体育活动形式,如球类、武术、保健养生、角力、技巧、棋类以及某些“田径”运动等,均可在世界各国体育活动中找到相近或相通的形式,且从发现的考古资料分析,其出现皆比后者为早。由于受整个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中华民族的古代体育未能实现向现代体育的升华,但作为世界体育史上的生动篇章,它将永载史册。

■ 百子图卷,清,天津博物馆藏。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7年1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