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人骨的特征看各区考古文化的人种构成,中国人是西来的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考古在考古研究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人类学考古方面的大幅提高也与此息息相关。人类学考古分体质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从目前进展来看,分子人类学应用于远古人骨尚显不足,体质人类学则由来已久,相对要更加完善些,本文讲述内容就是围绕体质人类学考古这个主题展开的。

各个人类学学者对古代种族的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采用朱泓先生的五个分类定义,就是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东北类型、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虽然说同属一个人种类型,但其中的亲缘远近也会有不同。我们根据考古文化分出来几个区,就是辽河文化区、中原文化区、海岱文化区、甘青文化区、河套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峡江文化区、华南文化区。

年代上我们只探讨新石器时期人骨,分为前仰韶时期、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夏商周时期。人类学比较专业,限于学识所限,我们无法深论,选取业界几位专家学者的论述。主要有潘其风、韩康信、朱泓、王明辉几位先生的观点。

前仰韶时期数据较少,目前只看到贾湖和石固两处数据,属于裴李岗时代,贾湖人种是典型的古中原类型,与中原地区的古代居民最为接近,同时与黄河下游地区的古代居民也有密切关系。这与考古文化上,贾湖对北辛的影响可以相合。这里面应该有人群的迁徙。

石固遗址的人骨与陕西宝鸡和半坡这些仰韶早期遗骨比较接近,这同裴李岗文化西迁的考古文化现象可以相合。从大的区域来说,黄河中下游都属于古中原类型。早年有张振标等先生的分析,也大体是这个结论。

仰韶时期的人类学数据相对要丰富得多,这里面比较特殊的是下王岗类型,下王岗类型是古华北类型,这与后岗一期扩张到汉东地区的考古现象相合。这批原来的先民甚至远徙到关中和南亚地区。

关中地区的半坡和姜寨人骨与之后庙底沟二期人种比较接近,说明陕西东部人群和豫西人群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同时与石固到海岱地区的人群也有着相近的人种类型,都是古中原类型。按照朱泓先生的划分标准,属于黄河中游和黄河下游的两个古中原类型的亚型。

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古人骨被划分进古西北类型,与考古文化上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可以对应。

事实上黄河流域这种分布一直延续至殷末时期,龙山时期的陶寺、瓦店从人种上来说也基本上延续了庙底沟二期的特征。豫东北地区的辉县孟庄人骨特征则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人群的体质特征相近。这些与考古文化上的分布也有着惊人的巧合。以上就是我们上文说的甘青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和海岱文化区。

我们将视线从黄河流域向北移到长城一线,这个区域就是我们文章开始定义的北方文化区,这个区域包括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北、冀北几个地理单元。从目前考古来看,这个区域人种混合现象比较浓厚些。

这里土著人群属于古华北类型,后来又加入了古中原类型的人群。从考古文化来看,包括庙子沟、朱开沟几支先后的考古文化

东北地区主要集中在辽河流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辽河文化区,人种类型以古华北类型和古东北类型为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开始出现来自北亚的人种类型,有学者称其为古蒙古高原类型。

南方地区以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的长江下游文化区一直到岭南地区的人种构成为古华南类型。通常认为这里的族群是古越人。不过在宁镇及苏北地区以北阴阳营文化和常州圩墩遗址为代表的的边缘地区则隶属于古中原类型。

四川巫山地区的大溪文化包括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的人种类型比较复杂,朱泓先生将其单独划分为'峡江地区类型',这种类型应当是南下的古中原人与本地土著融合出来的类型,从考古文化上我们知道,裴李岗文化曾经有一支迁移到峡江地区,或许这个地区人种类型的独特就来源于此。这个地区通常认为是古巴人的传统区域。

夏商周三代人骨材料不很多,综合来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群主体仍然属于古中原类型,在殷墟时期有所改变,从殷墟出土的人骨材料来看,大多数平民仍然属于古中原类型,部分贵族有古东北类型的特征。这与殷商贵族源于东北方向或许有关。

综上所述,我国史前人群种系分布区域比较固定,陕西东部与豫西晋南这个区域人种类型比较接近,也保持着恒定。同时与豫东到海岱这个区域的古人群也是非常接近的,共同构成了古中原类型。这个类型形成了后世华夏族到汉族的主体类型。伴随着人群迁徙,古中原类型向北出现在北方文化区,与当地的古华北类型融合,向南抵达江淮地区,与当地的古华南类型融合。

同时,从古代人骨特征来看,我们中国未见其他大种类人群的特征,中华文明本地起源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