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品的一些瞎想

在有知有行,我有多个身份。

我是一个半吊子产品经理,因为我经常对大家的产品指手画脚;我是一个高产(zhi)量的内容创作者,说白了就是写稿的;我还是一个投资研究员,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将我们的投资理念落地为策略。

在这三个角色里,投资研究,是在解构这个世界,试图去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做产品和写文字就不太一样,它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去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

当然,它们也有很多不同。

写文字,更多是在传递信息和感受。这些信息和感受被读者接收后,能在他的脑海中引发共鸣,或者留下一些东西。

做产品,就特别像在建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这个东西是这个世界上原来并没有的,但人们会因为这个产品生活得更方便、更美好一些。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我经常说我是一个产品经理。但其实,我没有画过一张产品原型图,甚至都没有用过 Sketch、Figma,纸上随便画的图倒是有一些。

但我确实也做了一些产品,并且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对产品的思考。这周我对这些经历和思考做了一番梳理,今天就来瞎聊一下。

产品是在做什么?

如果说产品是在创造一个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的话,这个创造的来源是什么?

肯定是客户需求。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来源于产品经理的大脑。

一个产品诞生的过程,就是产品经理把自己的脑海中各种天马行空的要素重新组合,然后拿到现实世界中去碰撞,去测试,去看看自己臆想出来的东西究竟有没有人真的会用的过程。

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们做产品一定是希望能解决用户的需求。怎么发现这些需求呢?

如何发现需求?

我总结了三种方式:

1)自己特别需要但市场上没有;

2)观察现实生活中用户的痛点,结合自己的能力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3)根据自己的认知、结合行业以及其它情况,创造组合新需求。

还记着前面说的吗?产品经理在脑海中组装这些需求,拿到现实世界来检验。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三种方式的难度随着 1 - 3 指数级提高,失败的概率也指数级提升。

做自己特别需要但市场上没有的功能,相对来说最简单。因为这是「我」的需求,它是真实的,本来就来自于现实世界,自然成功率高。如果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做到自己足够爽,大概率这个地球上也有其它人喜欢你的产品。大成、小成,就是产品和需求本身的命了。

举个例子,且慢小账本的原型是我在 2012 年自己写的一个程序(我现在依然在用),这个需求很简单,我需要把我各个不同账户的钱汇总起来,计算一下总体的收益率,统计一下年化情况。因为这个需求没有任何其它产品能满足,我不得已自己做了一个。

大概率,这个世界上也有其它人有同样的需求。后来且慢小账本也证明了确实是这样。

再说观察现实生活中用户的痛点。

2007 年,我们创业做财帮子,就属于这个类别。当时是我观察到爸妈用 Excel 来记账,手动填入基金净值,来更新记录基金资产。我看到了这个需求,觉得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自动抓取净值并更新,还能让大家在网上讨论起来,于是产生了财帮子。

后来在且慢做长赢的跟投模式,也是如此。

当时已经有很多用户跟着 E大的公众号来做买卖操作,我们觉得可以用跟投的方式来让用户更方便的「跟车」。另外,当时很多用户为了补足之前没有买到的份数,还需要自己记录价格,每天盯盘,以免错过。我们用「补仓助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节省了大家的时间。

现在,跟投模式已经变成了基金行业的标配。

无论是财帮子还是长赢,这些产品的源需求都来源于真实世界,我们将他们和我们脑海中的其它要素相组合、裁剪、落地。

最后一种,是凭借着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组合各种要素,创造需求。当然,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创造的前提也一定是观察到了用户的一些痛点。

这是最难的,因为大部分的要素来自于产品经理的脑海,不来自于现实世界,这个组合并没有被验证过。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推演能力就非常重要,当然,MVP 以及快速反馈也很重要。

MVP

MVP 的意思是 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单说就是最糙能用的产品。

为什么要做 MVP?为什么不能做的更精美一些、准备的再好一些再来面对用户呢?

因为,我们臆想出来的东西,大概率是错的。

虽然很残酷,但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上聪明人那么多,大部分需求早已被满足了,你脑海中的想象,绝大部分都可能只是自嗨。

既然大部分的尝试都会失败,为什么不快点儿失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反馈,也会提升我们的认知,这让我们在下一次「发现需求」的时候,成功率会高一些。

反馈

把产品经理拉回到现实世界的,是用户的反馈。

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的第一篇周报就写下过「Eat your own dog food」这个词,这不只是指投资策略,也包括你做的产品。如果你自己都不用自己做的产品,又为什么能指望着用户来用呢?另外,用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感觉到脑海中想象和现实世界碰撞后的问题,自己的感觉,总是真实而强烈的。

其它用户的声音当然更加重要,你需要从这些反馈中判断脑海中的臆想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点,然后快速地迭代。

相比用户的声音,更诚实的是他的身体。这是上周周报后面一个用户的留言,首先我特别感谢他,但我想说的,并不是他对我们的爱。

而是,这才是真实的用户。显然,我们的产品还远远没有真的做到了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喜爱的程度。

表达和自嗨

我经常在团队中说「做产品是一种表达」,但这句话可能太具有误导性了。

产品是一种表达,是指产品经理用它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看法。

比如,通过我的产品,我想表达用户不需要那么多的投资产品,我想表达根据排行榜只会让用户买到错的基金,我想表达 UGC(用户产生内容)对于投资这件事儿不太成立,我想表达频繁看盘会损害投资者的收益,我想表达我喜欢一个简单但坚实的世界,我想表达慢慢来会比较快,我想表达一个好的产品背后应该可以让人感受到灵魂……

这些表达会变成产品的功能和风格。

但产品是给人用的,你需要把你对世界独特的看法,用大家能看懂的方式讲出来。

这种表达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顾影自怜,不是自己感动自己,那是自嗨。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认为产品是用别人能看懂的方式,告诉你我对世界的看法

产品经理的特质

最近分别和很多朋友都聊到了一个好的产品经理的特质,我可能会选下面几个词。

好奇心:

就像上面所说,产品经理把自己脑海中的各种天马行空的要素重新组合。那你得先看过足够多的好东西。

我们看到的一个产品的背后,是这个产品经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听过的歌,用过的产品,经历过的苦难,思考过的人生

去看足够多的好东西,这事儿没法强迫自己,需要的是对世界的好奇心。

跨学科:

创新通常来自于各个学科的交叉地带,来自于模糊地带。

苹果的背后,是站在科技和人文十字路口的乔布斯,这个评价太过准确。没有年轻时对字体的挚爱,没有在东方修习佛法的经历,没有被驱逐出苹果在皮克斯的蜕变,苹果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还记着微信 7.0 的开屏图吗?一朵蓝天下盛开的格桑花,背景文字是王阳明的「因你看见,所以存在」,音乐是 Leonard Cohen 的《In my secret life》,你读懂了吗?

情绪敏锐又稳定:

这条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又不是。

如果你没有敏锐的情绪,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那些微妙的用户感受,就很难做出让他们共鸣的产品。

但你又需要情绪稳定,因为产品创新是个九败一胜的过程,你会被老板、团队、用户指责、质疑,你需要在失败的时候勇于接锅,还能顶住压力带着团队往前走,穿越黑暗隧道。

最后

前两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方面,我觉得这句话很具误导性,产品经理和投资很像,是一个看似门槛低,但其实要求很高的职业。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真的都是产品经理,因为我们都在创造、都在表达、都在为别人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定会有一些普世的东西藏在背后。

以上这些文字,只是从来没有扎实做过产品工作的,一个野生的、自称产品经理的一些瞎想,它很可能根本不对。但我希望能提供一些启发,引起你的思考。如果有,欢迎你通过留言告诉我。

2021 年见。

2、本周操作

3、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67 期,最新的资产是 6,928,842.01,基金净值是 1.3509,本周增长 0.33%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0)

相关推荐

  • 五菱“神车”何以成功?打破研发和销售的组织壁垒是关键!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研发是研发,市场是市场,他们的职责.定位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考核机制甚至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把这二种不同类型的人凝聚到一起,为共同的目标服务呢? ...

  • 别让B端好的项目死在产品经理手里!

    ToB的产品有很深的项目属性和项目背景,在产品经理的世界里,很多没有接触过相关项目的产品经理,突然承担起来一个B端产品的项目,在盲目中做一些调研就开始了产品策划的工作,背负着经理的title,把产品做 ...

  • MVP方法:如何撰写"用户故事"加速MVP产品开发?

    Sprint目标在高层次上描述了Sprint的目标,但是也可以在编写Backlog用户故事条目时体现.为了切身了解客户的需求,有些产品设计的市场和研发团队尝试运用基于客户情形,透过观察客户,叙说故事, ...

  • MVP方法:如何准确采集产品需求?

    需求采集可以分为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分别对应着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区分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最主要是看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比如直接从用户采集的,那就是一手需求,而从行业报告.数据资料采集的需求那就是 ...

  • 产品经理需要哪些技能

    产品经理是什么? 产品经理(英文:Product manager,缩写:PM),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目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一句话概括为 ...

  • 怎样快速开发完成一个质量较高的APP?

    与pc.H5和applet相比,app具有独立体验.交流和封闭服务的优势.如果你想尽可能多地玩用户进程和时间,App是最好的产品形式.曾经在2017年,传闻小程序上线后,很多人以为app会消失.其实a ...

  • 放过自己吧,别瞎想了

    放过自己吧,别瞎想了 人生要一步一步走 日子要一天一天过 明早醒来还要继续生活 夜晚想太多,影响睡眠 烦恼装太多,自我折磨 心只有一颗,何必想得太多 ......................... ...

  • 毕剑锋【诗歌】傻子之瞎想“家”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傻子之瞎想"家" 文//毕剑锋(湖北利川) 家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三 电机绕组(1)

    电机是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因此电机里离不开电和磁,而电机中的绕组则是电和磁的桥梁,在绕组中通以电流,就会在电机气隙中产生磁场:气隙磁场相对于绕组做切割磁力线运动,就会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四 电机绕组(2)

    上一期讲了电机绕组所涉及到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接下来讲多相交流绕组的构成,由于交流绕组的种类繁多,本期先讲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的构成. 1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交流绕组就是将各槽内导体(有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五 电机绕组(3)

    上期讲了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的构成,本期讲三相整数槽双层绕组的构成.由于每个槽内有两层导体,一个线圈有两个线圈边,因此双层绕组的总线圈个数等于总槽数.按线圈的连接规律和形状来分:双层绕组可分为叠绕组和波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六 电机绕组(4)

    前面通过两期讲解了整数槽绕组的构成,本期讲分数槽绕组.所谓分数槽绕组,就是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的绕组.分数槽绕组的构成仍可按前面讲的整数槽绕组那十个步骤进行,但分数槽绕组在某些方面与整数槽绕组相比存在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七 电机绕组(5)

    上期讲了分数槽绕组的槽电势星型图及相带划分,本期继续讲分数槽绕组的循环数序和绕组构成. 1 分数槽绕组的循环数序 1.1 什么是分数槽绕组的循环数序       利用槽电势星型图可以确定分数槽绕组每相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八 电机绕组(6)

    本期讲分数槽绕组的对称条件和并联支路数. 1 分数槽绕组的对称条件       对于整数槽绕组,由于每极每相槽数为整数,每极每相的槽数相等,总是能够构成对称的多相绕组,不存在绕组不对称的问题.但对于分 ...

  • 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九 电机绕组(7)

    绕组是电和磁的桥梁,匝链绕组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绕组中就产生感应电势:反过来绕组中通以电流时,就会产生磁场,因此电机绕组的核心作用就是产生感应电势和磁势,电势和磁势是反映绕组电磁特性的两个方面,二者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