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我们旨在弘扬传统,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愿您能挚爱广州诗刊,我们将奋力拼搏,成就新时代作者的文学梦想!欢迎您的关注!欢迎您的阅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2020年邀请大家来评价我们作者的作品,您可以留言评论,或者投票,互动是最好的文学活动,欢迎您参与到这次有趣的文学活动中来!
大哥(小小说)
文/姜再生
大哥大我一轮,我小他十二个年头,又处于家庭低迷的时候,他自然吃苦比我多,这肯定不必说了。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肯定不能与现在比,比一比,2000年代的人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会乍舌,当成神话故事。经济的局限,也局限了大哥的个头,他个子小小的,瞄一眼以为是个弱智儿童。然而,你可错了。大哥心地善良,脑子没问题,相当有慧根,聪明伶俐。69年掀起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没有当成知青,随父母一同去了偏僻的山村,落户当了生产队的社员,定于6.5分底分。这样低的工分,做农活的时候理当受照顾,但,大哥人小面子大,死爱那张小脸,随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里地里都有他的影。大哥有股倔犟劲,爱钻研,加之好学,不上半年,与山村融化成体,完全是一个山野之人。由于他吃苦耐劳,加之多一只眼睛,农活儿成了一把好手。一天夜晚,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通过了为大哥提高工分的决议,自此,大哥成了8分工的人了。这样,他更加积极,年底被社员评为“选进社员”,生产队报告大队部,大队部报告公社,公社召开了表张会,公社书记亲自为大哥戴上了一顶油光水亮的斗笠。斗笠顶上书有“农业学大寨,社员学选进”红漆字,相当醒目。大哥为自己争了光,也为全家争了光。爹娘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成天脸上挂着笑。落冬了,农村兴起了兴修水利热潮,大哥随爹娘上了工地,没日没夜赶工程进度。过年前,水库工地工程沒有完成,只好放假了。爹娘及大哥回家,人显然比原来瘦了两三圈,大哥显得更小了。一日黄昏,爹手里拿一根条子,满村追赶大哥,扬言要把他打死去。村里人好话相劝,爹也不肯收手,打住脚步。那回事,成了村里人的笑料。事后听左邻右居议论,才晓得大哥喜欢村里的一个姑娘,与另一个后生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搞得两败俱伤。我们是外来人,自然要低调,要不是日子难过,不小心被人拽住错错,穿上小鞋,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回想起来了,那是爹演出的一场戏,遮人眼目,过外人看的,省得被人闲话。过年三日假,初四队上壮劳力又翻过山那面,继续肩挑背驮、炸石填土,终于四月完工。回村的时候,恰好育秧犁田。队上人回来的晚上,一位比大哥高过一头的村姑,愉悄儿给我怀里揣了一包东面。打开桐叶包,发现是一包“三月泡”,颗粒饱满,红艳艳,姣滴滴,晶莹剔透,使人流口水。村姑离开时,特意给我讲,莫讲是她送的。我笑着点头,她离去了。后来,这位村姑果然成了我的嫂子。秧一满月,就插秧,接着足培管,发现有病虫,打药施肥,稻谷就成熟了,社员就两个两抬起戽桶,进了田野,收割。那时候搞“双季稻”,这丘田收割好了,足刚落到下丘田,上田里就响吆喝声,十分工的劳力就犁田耙泥,社员分作两拨,一拨继续打谷,一拨落进上丘田插秧。“双抢”时,把队上社员累得要死,就在休憩阶段,大队部飞来了好的消息,大队任大哥为“赤脚医生”。另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从队长屋里飞出来,年底结算,我们家不是亏欠户,还赢了2分利。年底,栏里的猪被娘养肥了,爹和大哥一肩抬去了公社,交了“派购猪”,拎回来两三斤肉,过了一个好春节。正因为有爹娘和大哥仨人的不懈努力,有了钱,二月一日我进了村小上学启蒙了。感谢爹娘,感谢大哥,这就是他们无私的付出,让我获得的幸福。这样的情我能忘吗?不能,绝对不是能。这情使我受益匪浅。
2020.12.20清早录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感谢一路有您……
 作者: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