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身后,都必须要有“心智强大”的家长!

“孩子脾气大,很小的事情都会惹他生气”,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经常跟孩子吵架”。经常与孩子吵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为此她多次责罚孩子,比如“无故生气”就取消奖赏或之前的一些许诺,或直接动手。不过效果并不好,甚至有时候会激化矛盾,造成比较尴尬的局面。

这位家长的女儿正在读小学二年级,有一次小女孩养的小鱼死掉了,就哭着闹着让妈妈“复活”。她妈妈气急了,对孩子一顿打,后来跟孩子整整一天没说话。如果这种情况偶尔发生一次也就算了,但在这位家长身上时常发生,让她很是疲惫。对自己的孩子,她实在没招。

与这位母亲一样,很多家长都被孩子折腾得不行,他们或是觉得孩子脾气大,或是觉得孩子不讲理。有的家长感觉自己的心态都快被搞崩掉。其实与孩子打交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具备超强的心智,既能跟孩子“斗智斗勇”,又能在极端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做到这些,就理性有效地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家长的无视和不认同

先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

父亲在盘弄手机,儿子突然跑过来说“爸爸,我的卷笔刀坏了,要买个新的”。

爸爸心不在焉地回一句“嗯嗯,好的,好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机。

这时候儿子提高嗓门又说了一次“卷笔刀坏了,要买新的,你在听吗?”

爸爸有些不耐烦,“听着呢,知道了”,眼睛还是盯着看手机。

此时儿子对爸爸脾气,“你根本没有在听,我不想跟你说话了!”

场景二:

孩子一脸委屈地跑到妈妈跟前说,“感觉好累,想睡觉了”。

妈妈面有不悦地表示,“你中午午睡了很长时间,怎么可能累呢?”

孩子继续说,“我真的累了……”。

妈妈不由分说地打断“你就是爱犯困,就是不想写作业,什么都别说了,赶紧去写作业!”

这时孩子哭闹地说“不,我真的想睡觉”。

场景一很明显是属于家长无视孩子,孩子本来并没有什么情绪,只是想跟家长说明一个情况,结果这位家长根本没当回事,这才惹恼了孩子。

场景二中的妈妈则是典型的不认同孩子的说法,她坚持自己的认为,把孩子所说的“疲倦”当成是“不想写作业”的理由,进而造成孩子情绪失控。

这两个场景是不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当家长埋怨孩子容易发脾气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才是造成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如果家长的态度转变一下,情况或许就不那么糟糕。

孩子有情绪,别盲目责罚,要这样引导孩子“诉苦”

把前面的场景一稍微做个调整:

孩子带着情绪跟爸爸说,“卷笔刀真不好用,几天就坏了,气人!”

爸爸放下手中的手机,轻声说,“是吗?真的没想到”。

孩子继续说,“那个小店一定是坑人的,下次不会再去那里”。

爸爸搂着孩子,略带认真地说,“那我们下次去哪个小店买文具呢?要不爸爸给你变个新的吧”。

孩子笑了,“骗人,你肯定没有那种本事”。

“嗯嗯,被你识破了”,爸爸若有所思地说,“如果对文具多一点爱护,或许也不会那么快就损坏吧”。

此时孩子也在旁边思考着。

调整过的场景一与原场景一有很大不同,在调整过的场景中,孩子一开始就带着情绪跟爸爸说话,而爸爸不仅没有进一步激怒孩子,反而化解了孩子的情绪。爸爸先是引导孩子“诉苦”,让把不好的情绪排解掉,然后用稍稍“俏皮”的语言缓解气氛,孩子没了情绪,很容易被逗乐。最后爸爸用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引导孩子思考:文具这么快就被损坏,到底是文具质量不行,还是自己用东西太费?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诉苦”,我们再来设计两个版本的场景三。而这两个版本的场景三是以文中开头部分那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和她母亲为蓝本的。

“老版”场景三:

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的小鱼死了”。

妈妈有些不耐烦,“别哭了,不就是一条小鱼嘛,明天给你买一个”。

小女孩哭得更起劲,“不嘛,不嘛,我就要这条小鱼,你想办法让她复活”。

妈妈语气强硬,“你这是无理取闹,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

“新版”场景三:

小女孩哭着说,“妈妈,我的小鱼死了”。

妈妈蹲下身子跟她说,“真是不幸”,一边说一边轻轻抚慰女儿的小手。

小女孩抽泣着说,“它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

妈妈继续轻声说,“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

小女孩说,“我每天都会给它喂食”。

妈妈接着说,“你很善良,有特别会关心小动物”

……

“老版”场景三的结局很容易预料,妈妈和女儿一定会发生更为激烈的碰撞,搞不好,妈妈又要责罚女儿。而“新版”场景三是把孩子的悲伤消解于无形,同时让孩子懂得爱与包容。在“新版”场景三中,妈妈不仅全神贯注地倾听,而且用积极的信号回应孩子的感受,这就是正确的引导模式。

正确地引导孩子“诉苦”首先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其次还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心情并用简单或积极的言语回应。这些是与孩子交流的基础性的技巧,但比技巧更关键的是家长们的态度。只有真正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真心,否则,家长所说的话都是虚伪无力的。

每一个孩子身后,都必须要有“心智强大”的家长。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应对,家长不仅要锻造强大的精神,也要训练高超的“技艺”。唯如此,才能在与孩子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