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躺来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虚心认错,坚决不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篇

开始于三世纪初、结束于六世纪末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也最为混乱无序的时代。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权,留下了无数荣耀和遗憾。

这是大乱世,也是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也就有了《激荡四百年》长篇系列文章的诞生。

严格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故事应该从东汉末年开始,但东汉末年到曹魏的那段历史大家都太熟悉了,再去重复没什么意思。

所以,我的长篇起点定在了三国结束的第二年,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前一年,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近百年的大分裂时代,建立了一个堪与汉朝比肩的大一统王朝。可惜的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司马炎很快就飘了,将西晋这艘大航母开进了深渊,也将中华民族开进了炼狱。

长达三百余年的炼狱,中华民族最终迎来了涅槃重生,迎来了大唐盛世。

所以,我的长篇结束于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的那一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366年的风云激荡,完成了中华民族的自我救赎,它变得更包容、更开放、更多元。这是最好的时代,开始于最坏的时代。

故事开始于晋武帝司马炎。

中国历史上有两类开国皇帝,一是白手起家的,或者靠个人实力一步步去打拼;二是靠祖辈力量,或者捡漏、躺来的。前者最典型的是刘邦和朱元璋,后者最典型的是曹丕和司马炎。

开国皇帝之中,司马炎是存在感极低的。是因为他的功业不行吗?不,司马炎亲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平定东吴,实现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人一辈子都没能实现的目标。

不过,他的功业看起来很牛逼,实则含金量不高。

为什么这么说?实在是因为他的对手孙皓太不给力了,简直比刘禅还差劲。毋宁说东吴是被司马炎灭亡的,不如说是孙皓自己作死的。

在祖父司马懿手上,基本完成了对曹魏的偷梁换柱;父亲司马昭则一举解决了蜀汉;到了司马炎这里,孙皓主动送人头,成就了他的一统霸业。

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但司马炎对不起这运气。平定东吴之后,他彻底飘了,还飘得特别厉害。

将东吴纳入西晋的版图后,司马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抚吴人,而是将孙皓的五千宫人全部纳为己有。

本来,司马炎的后宫就非常庞大,嫔妃达数千人。东吴大部属于江南地区,盛产美女,孙皓更是搜罗美女的高手,后宫佳丽达到五千,都是优中选优。

面对诱惑,司马炎扛不住了,全部接收,嫔妃总数接近万人。我们不妨帮司马炎算一下,每天临幸一个,全年无休,他需要二十多年。

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如果像清朝皇帝那样翻牌子,估计一个晚上都翻不完。为了解决烦恼,司马炎想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方法,他特制了一种羊车,羊走到哪里,他就停在哪里,然后就临幸那个妃子。

为了吸引羊车的停留,嫔妃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地上撒盐水,而羊是喜欢盐水味道的,以此获得临幸的机会。这就是“羊车望幸”典故的由来。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皇帝沉迷于女色,国事还能好到哪里去呢?西晋的崩溃就此埋下伏笔。

皇帝如此放纵自己,肯定会有大臣站出来说话的。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侍中山涛。

山涛年轻时是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期的大名士。嵇康被杀后,山涛学乖了,风度再好,也扛不住屠刀啊。

山涛的转型非常成功,四十多岁才出仕,一路升迁至大鸿胪、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政绩、人品都没得说,完美诠释了浪子回头金不换。

山涛不忍心司马炎就这么堕落下去,苦口婆心的劝说,司马炎却充耳不闻。山涛很无奈,也很惆怅,屡次想要辞官,但司马炎就是不肯。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一个更刚的人忍不住了,他叫刘毅,官居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权力很大,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一把手,可以监察所有人,号称卧虎。

一般来说,能够担任司隶校尉的人,都是狠角色,刘毅也不例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京师内外没有不害怕的。

按照惯例,皇帝正月初一要到南郊祭祀,刘毅是陪同人员之一。祭祀结束后,司马炎和刘毅闲聊,问道:“朕可以和汉朝的哪位皇帝相比啊?”

刘毅毫不客气的怼道:“陛下最像桓灵二帝。”桓灵二帝是汉朝最昏庸的皇帝,刘毅如此回答,摆明了是要搞事情。

司马炎不服气,反驳道:“朕的德行或许比不上古人,但也知道克制自己。再说了,朕好歹平定了东吴,再怎么差劲,也不可能比桓灵二帝还差吧。”

刘毅面不改色:“桓灵二帝卖官,钱都进了公库;陛下卖官,钱都进了私门。以此来看,陛下还不如桓灵二帝。”

司马炎哈哈大笑:“桓灵之世,没人敢说这种话。如今朕有直臣,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段对话,鲜明的刻画了司马炎的性格。《晋书》对司马炎的评价是: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

简单来说,司马炎是那种脾气特好的皇帝,也并非没有自知之明。但他最大的缺点是知错而不能改,虚心认错,坚决不改。

这就很头疼了。骂得这么狠,居然不生气,身为大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打他吧。

说到底,司马炎还是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而这是躺得天下皇帝的通病。

前面说到了两类开国皇帝,那些白手起家的所建立的王朝往往享祚数百年,比如刘邦,创业时艰苦卓绝,甚至是灰头土脸,但大汉足足支撑了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王朝之一。而那种没吃过苦的开国皇帝,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道理很简单,一个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人,会无比珍惜他所打下的江山,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平稳度过开国后的敏感时期。而那些靠躺的人,不知道得到的艰辛,以为一切是理所当然,也不需要特别维护。他们不知道的是,开国之后的三十年最关键,过去了,十倍的回报,过不去就要换东家了。

王朝创业越艰难,它的生命力就越顽强;组织如此,个人亦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