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村团结沟渡槽,渡槽上面加盖石板,下面输水,上面行人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团结沟渡槽是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的地标性建筑。渡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大寨人为了将水引入虎头山,灌溉层层梯田,在团结沟修建了渡槽,并在输水的渡槽上面再加盖石板形成了下面输水而上面行人的两用桥。
翻开民国年间编修的《昔阳县志》,由于大寨村“无可道也”,县志里竟连大寨的村名都不曾记载。这个只有360人的小山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荒沟秃山上造田,从1953年到1962年的10年间,除了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00多万公斤,平均每户1500多公斤。
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在困难面前,大寨人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法宝,战胜了1963年的特大洪灾,创造了迅速恢复生产、再夺农业大丰收的惊世奇迹。据公开数据显示,国际国内客人在十五年内到大寨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
团结沟渡槽的下面就是著名的大寨水库,雄伟的渡槽横空跨越其上,蔚为壮观。团结沟渡槽距沟底高27米,长120米,过水渠底宽1米,深1米。
团结沟渡槽把杨家坡水库的水从龙山接到虎山,再蜿蜒东北而去,送到南垴村,为沿途十几个村的人畜和作物送去水源。
据史书记载,渡槽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人们凿木为渠用以引水,即为古老的渡槽。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所见渡槽多为木、石结构。渡槽,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道路、山谷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灌区水利设施中应用最广的建筑物之一。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不少灌区的渡槽工程中,石拱渡槽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至于墩台结构,采用石材砌筑者就更为普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采用钢筋混凝土渡槽日渐增多,到60年代初期以后,在许多地区逐步得到了推广。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工天河背后有太多缺水的苦难故事,水利工程的建设更是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和梦想,渡槽带给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如今,当年的“人工天河”,有的年久失修,有的被迫拆除,大部分已经废弃不用,只有极少数仍在发挥着作用。上世纪的水利设施——渡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风干的“时代标本”。(王建安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