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高人揭秘胎息!(附修炼方法)

道家绝学、奇门遁甲、风水数术、八字命理

奇门风水法术圈

道家绝学 | 奇门遁甲

风水数术 | 八字命理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译文〗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译文〗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译文〗

【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译文〗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译文〗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译文〗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译文〗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状哉?以此。 〖译文〗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

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

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译文〗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译文〗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

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

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译文〗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

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译文〗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

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

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

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译文〗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

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译文〗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

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

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

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译文〗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

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

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文〗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

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译文〗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 〖译文〗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

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译文〗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译文〗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

,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译文〗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ǎ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

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第五十六章】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zhì)。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 而不耀。 〖译文〗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 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 视之道。 〖译文〗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 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 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 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译文〗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 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 至大顺。 〖译文〗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译文〗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译文〗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被”同“披”)褐怀玉。〖译文〗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译文〗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译文〗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译文〗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译文〗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

关于道家的胎息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胎息有祛病延年的奇效,并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就是养生学家对胎息法的高度评价。

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丹田”源于中国道教,内丹田学派的修炼术语“下丹田”,意思是“藏精之府”,“性命之根本”。

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

胎息是道家的一种重要的炼养术。练功实践证明,胎息功对于培育元气,涵养精、气、神,治疗五劳七损都有显著效果,还可延年益寿,故而历代养生家极为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儒、释、道、医等各家的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对胎息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胎息一词,现认为最早出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认为胎息是练功达到一定境界而出现的无需口鼻呼吸的一种状态。《大成捷要·胎息经注》中认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把胎息看成是练功中神气相合于下丹田而达到的一种高深的气功态。更多的人则把胎息看成是一种呼吸方法,如《万密斋书十种·养生四要》所说:“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强调练功者要最大限度地减慢呼吸频率,以达到“胎息微微,若有若无”的境界。也有人指出胎息即内丹,如《胎息铭》中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从而把胎息与内丹混为一谈,否认了胎息的独立存在性。

那么,究竟怎样来认识胎息呢?从人体的呼吸生理来看,人体呼吸过程可分为内呼吸与外呼吸两种。外呼吸是指人体本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以下3种类型:

①借助于人体呼吸系统,经口鼻、气管、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②人在胚胎之时,通过脐动脉、脐静脉和母体进行气体交换。

③人体的皮肤、毛孔、喻穴等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内呼吸则是指人体的细胞呼吸,即人体细胞经过细胞膜从体内环境中摄取氧气,经过氧化还原代谢后又向体内环境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有关的研究表明,经过气功锻炼,可使人体体表的固有换气功能得到强化,并使内呼吸显著增强,从而使人体的口鼻呼吸大大减弱,出现绵绵若存的状态。这个时候练功者可感觉到全身毛孔完全张开,身体内外融为一体,有飘飘欲仙之感,恰如苏东坡在《苏沈良方》中所谈到的“一息自住,不出不入”。由此可见,所谓胎息,只不过是人体在高度入静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本能,是通过气功锻炼而使人体的内外呼吸和谐一致,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一种生理状态。它并不象一些文献所说的那么神秘,只要坚持锻炼,方法正确,任何人都可达到这种境界,可以使人精力充沛,青春常葆,百岁健康,并可促进人体潜能的开发。

胎息的作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无不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内能量的连接。

进入胎息,就如同在体内建造了一个生命能量加工厂,生命之气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不足的补充(损耗的内气能量),多余的去掉(体内的各种病气和疾病隐患)。元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生命的本根返归,实现返老还童,其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长生永恒。随着生命力的加强,人的免疫能力随之增强,抵抗疾病、战胜绝症,保持青春,开发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胎息是被称为现代无形杀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克星。胎息对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症、类风湿都有显效。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变得细腻、红润,面容有光泽,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胎息使内分泌旺盛的结果。男性老年人则会出现每日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脸上皮肤变紧,红润年青,黑斑显退。

只有达到胎息,才能开发人体潜能,自我创造生命能源,支撑肉体生命常存不坏。正因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为古代圣人的专利,成为道家千古不传之秘。千古英雄为之折腰,历代圣贤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无形的高山,横卧在生与死之间,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开它,达不到它。

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发明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胎息的渊源,可谓从有中华文化开始,就有了胎息的学问。而现今可查的“胎息”学术创源于老子,老子就是通过胎息的方式,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长生之道。

胎息的层次

从上已知,胎息是人体已退化的自然本能通过一定的锻炼途径重新激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长而艰巨的过程,因而胎息修炼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根据练功的反应及要求不同,可以分为3个层次。当练功者按照正确要求,持之以恒地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感觉出现,如痒、麻、凉、胀等。皮肤敏感度提高,呼吸频率降低,绵绵若存。随着气感的进一步增强,练功者会有内气氤氲,与天地融为一体的感觉,此时皮肤、细胞的呼吸功能显著增强,意味着胎息真正开始,亦即胎息的第一层次。进入胎息状态后,练功者要排除一切杂念,在恬淡虚无中,人体的自然本能被激活,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已通过人体的皮肤、毛窍、俞穴、细胞膜等直接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活动,口鼻呼吸自然完全停止,进入胎息的第二层次,当胎息持续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内气不出、外气不入的混沌状态。人体的一切高级神经的感知活动就会完全停止,进入神气合一的高级气功念之中,此时,人体的许多潜能被激发,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奇妙景象和特异功能。修炼者千万人可迷恋于这些景象,贪图特异功能的奇妙效应,而是要做到身心两忘、使这些奇景怪相复归于虚无之中,人体生命固有的无限生机得以充分展现,是谓胎息的第三层次。

胎息的修炼

胎息的练法很多,一般分闭气、调息两大类。闭气法关键在于人通过有意识的抑制呼吸来达到多入少出,从而积极培育元气,以保证胎息之果的目的。这一类方法最典型的是葛洪所述:“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一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而不动……,日还一日耳”这种方法若无明师指点,往往会造成强行憋气,为避免出现各种意外伤害,学者宜慎用。调息法则是通过数息、随息等方法逐渐使神气合一,达到口鼻呼吸停止的境界,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凋息安神而实现胎息之境地。具体方法可参照《勿药元诠》所述来修炼:“凋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直其身,纵任其体,不倚不屈,解衣宽带(腰带不宽,则气不流通),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呵出浊气(不得有声),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下,叩齿数通,舌抵上腭,唇齿相著,两目垂帘,令胧胧然,渐次凋息。不喘不粗,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从一至十,从十全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如心息相依,杂念不生,则止勿数,任其自然,坐久愈妙,若欲起身,则徐徐舒放手足,勿得促起。”这样勤奋修习,到一定程度后,自可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团,鼻息微微,苦有若无,八脉齐通,遍身舒适,如胎儿在母腹中之呼吸,一搬来说,凋息法比闭气法要灵活方便得多,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因而比较适合于广大气功爱好者。

道家胎息术修炼方法

(若无师指导,不建议修炼,仅供学术参考)

胎息是相对正常的凡息而言的。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胎胞之中。”一般人的呼吸都是通过肺实现的,如果通过炼功,逐渐使肺的功能停下来,而用皮肤·,肚脐、丹田来呼吸这就是胎息。人类本来就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只可惜在母胎时才具有,一旦出世后,这种先天的功能就开始在体内潜伏,要靠后天的艰苦锻炼才能重新得到。

胎息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功法,它的发明更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初级阶段大约相当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阶段,它的高级阶段则相当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阶段。胎息的高级阶段往往是和大周天以及内丹形成同时出现的,而且是随着功夫的提高自动形成的。但是,初级阶段的胎息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功法修炼。

胎息的主要表现有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三凹症状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胁骨之间凹陷,脘腹部凹陷,小腹悸动即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

一、初级胎息功法

丹闾式胎息法

呼气时想尾闾关发热(尾间穴至命门穴,道家称这一部位为尾闾关),吸气时想丹田贴命门或尾闾关。如此一呼一吸反复循环一段时间后,丹田呈脉冲式向命门跳动。当丹田跳至命门时,稍停数秒钟之后再复跳回原位,又静止数秒钟再向命门跳动,如此往来循环,产生自动节律时,丹闾式胎息便成功了。

天凤式胎息法

天即玄关窍(玄关窍在两目之间由表入里1—2寸处),凤代表下丹田。练功时,吸气时意守下丹田,并用力将玄关窍的真气吸入下丹田,稍停一会,接着将下丹田的真气呼升至玄关窍。反复如此循环一段时间后,使玄关与下丹田之间产生蕴蕴之气,逐渐导致气海穴与下丹田之间产生拆力,即将丹田拆向命门,如此循环。当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天凤式胎息便练成了。

脐阴式胎息法

脐是肚脐,阴是会阴。会阴是任脉和冲脉的起点,脐是任脉经上的窍穴,又是十二经脉所会聚之穴,是人之元气所藏。吸气时意念会阴产生真气,并将真气用意念从会阴沿任脉上升至肚脐,呼气时意守肚脐,并用意念将肚脐的真气徐徐沿任脉降至会阴。如此反复循环一段时间,肚脐和会阴之间就会发热、发胀、发紧,然后产生氤氤氲氲之内气。气海与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脐阴式胎息便成功了。

初级胎息的注意事项:

(1)初级胎息最重要的是意念和导引问题,因为上述的三种方法不是短时间修炼就能成功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练功时间长,故练功者对意念和导引往往不能持久,意念和导引一停,则杂念丛生,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

(2)形体一定要放松,因为初次练功者,体内的真气微弱,如果形体不放松,那么微弱的真气在经络中运行就会受到阻碍。真气不能到达特定的部位,就不能发挥特定的内功效应,也就练不出胎息。

(3)胎息起动时,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有两个双闭气的过程。处在双闭气时,练功者第一次感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至难以忍受,心里往往害怕会憋死,总想用凡息代替胎息。凡息一起,胎息的自动节律尚未形成,所以,很容易被干扰而抑制住。所以凡息是初练胎息的克星,练功时切忌之。

(4)修炼胎息一个月左右,胎息的双闭气就会慢漫消失。胎息的呼吸方式可随意而转变。如原来丹田贴命门是表现皮肤吸气动作,此时只要加主观意;念,就可以使皮肤变为呼气;反之丹田向回跳动时,本来皮肤表现是呼气动作,也可以加意念之后使皮肤改变为吸气动作。此外也可以用意念不管丹田来回如何跳动,皮肤均呈单一的吸气或呼气动作。

二、高级胎息功法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

双眼相交练法

入坐之后,轻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粱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发胀,或者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沿眼眶周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约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神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下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甘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如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动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采炼的方法为,阳物力量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停,呼气从百会下降到下丹田,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直至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咽送到气穴。

心肾相交练法

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元气在丹田中灵动活泼,宛转悠扬,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往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刻,口中化生津液,用意吞回,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就是双目中收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建立真胎息的根基。

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

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间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也就是胎息。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胎息上,一心不动,自然外感内应,感觉元气周流于一身内外了。在此境界中,口中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于目引神光入脑,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下丹田,再存守一会儿。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得清净恬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闪闪烁烁,照耀全身。这样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称之为“乾坤交媾”。

三、高级胎息练法

入坐之后,把神光照视下丹田,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用这样的心意,锻炼神气交媾,总得两年之久,练到没有一毫杂念起动,脉博不觉跳动,胎息停,定于虚空,只觉有神光在祖窍间照耀,形成了入小定状态。静极生动,忽觉全身元气向下丹田聚敛,现出一团真气,涵在绛宫。这就是绛宫之气,包住元神,天天感觉浑浑沦沦,如在母腹怀胎一样,随方就圆,温养于中。在此功境中,有时祖窍穴内出现跳动,不一会儿全身跳动,如炒豆一般,爆炸不绝。忽然口中甘露下降,急用神光凝视下口,转卯酉周天一遍,收存田中。有时又在静定之中,忽见—一轮明月,现于目前,即用神光视之,不一会儿,又有日光发现,与月光合在一块,急用神光,凝聚收敛,用鼻一吸,会同口液,送入下丹田。

胎息法的防病治病原理

胎息法的呼吸方法为腹式呼吸,一般哺乳动物均采用腹式呼吸,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加大了消化系统的动力,进而增强、激活其功能,利于排除聚积在肠道毒素及内应力的释放。而人类只是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起,就改变为局部胸式呼吸为主了。由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其活性,使肺活量变小,从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及潜能的发挥。寿命长的动物,大多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如龟、蛇。龟,是用腹部呼吸的,蛇,则是用腹部行走,所以它们的寿命都很长。

为什么腹式呼吸对生命如此相关?因为腹腔内藏着除心、脑、肺之外的全部脏器。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秘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及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并拥有大量的血管神经,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但人类自直立行走后即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便开始退化,这样腹部运动也就减弱了,造成废物易于堆积,血流易于滞缓,严重时由于腹腔血流变窄的关系还可影响到大脑的供血。因此加强腹式呼吸,促进腹腔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好处还在于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减少自体中毒,而达到减慢衰老的目的。因为肠道系统是人体食物代谢终结废物主要通道暂时贮存的地方,粪便里的细菌量是惊人的,粪便的滞留,不但加速了细菌的繁殖,并且增加了肠道毒素的吸收,腹气功是最有效的通便药,故对抗衰老有重要意义,此外,对结肠癌及痔疮的预防也卓有成效。

另外,腹式呼吸还包括盆腔运动,即在作腹部大呼吸的同时,配合收肛及舒肛运动以及缩腹上举,目的在于促进盆腔血流,因为盆腔中的脏器涉及到人的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此功方便易行,如每日坚持下去,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如能坚持天天做胎息,将有助于延年益寿。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道一精校版纯原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精校版修订按语: 道德经 ...

  • 老子《道德经》上下篇

    老子道德经上篇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章 天下皆知 ...

  • 帛书本《老子》与流行本《道德经》(上篇·道经)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老子>甲.乙本,是距今为止最老的全本.我对帛书本<老子>全篇进行了点校和解读,并把它和流行本<道德经>逐章有的逐句作了比较和分析, ...

  •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原文勘校)

    <老子>原文以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简称帛书甲本)为底本,以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简称帛书乙本)为主校本,世传王弼本<老子>(简称王本)和郭店楚简& ...

  • 《道德经》导读(五)——道经(23-29)

    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 ...

  • 老子的道德经(生僻字带拼音)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 ...

  • 帛书本《老子》与流行本《道德经》(下篇·德经)

    ​帛书本(38)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

  • 胎息法修炼方法!

    修炼者必须功德双修.预备式先进行三调,一,调心(神),想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心无二念,一心炼功.二,调息(调整呼吸),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口自然合上,舌贴上腭.呼吸均匀,细慢深长,不用憋气.逆腹式呼吸也 ...

  • 陈抟老祖是这样睡觉的!揭秘道家高人的睡觉天机!

    养生者,睡觉被赞为"天下第一大补",您补对了吗? 修行人,睡功被颂为"天下第一玄",您练功了吗? 什么是"蛰龙睡功"? 睡功,不只是睡眠.& ...

  • 道家丹功,先天炁的修炼方法!

      我国最早一部医典黄帝内经素问篇,对于行气导引,早在五千年前,即视为重要医疗保健方法.其中有云:「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

  • 三个阶段十层功夫练功方法,附“修炼太极拳必知33条内功心法”

    九五太极养生2017-05-15 13:49:58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 而且非常保密,传内不传外. 并且真正的内功心法完全不靠孤 ...

  • 道家正宗嫡传修炼方法养精化精炼津养丹补丹化神

    道家的基础修炼就是固本培元,增强人体免疫力,修复身体器官损害,可以配合五行补命丹和九华草灵丹,提高驻世时间,不要整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达到命功的三个境界:无害.圆满.无漏对应人体三个部位玉清(下丹田) ...

  • 道家    五雷掌修炼方法

    原文地址:道家    五雷掌修炼方法作者:灵宝通 五雷掌修炼方法:双脚开立同肩宽,右手在胸前伸直,掌心向下:左手自胸前向左向下向上划圆,立掌向下劈:左手立掌向上划的同时,右手向下走:左手立掌向下劈的同 ...

  • 肝、心、脾、肺、肾五脏养生修炼方法汇总(附:具体实操方法)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肝 & ...

  • 揭秘道家高人呼吸的秘密

    "修身养性--修了此身方能养性,否则身体困扰,整日昏沉,又何来灵犀一悟?'实践人身,这是道家的殊胜处.但面对此身又令人踌躇,经络横陈,穴道遍布,将从何处下手,以何为途?这里讲的两步功法,便以 ...

  • 道家  王力平老师  八卦意球修炼方法

    原文地址:道家  王力平老师  八卦意球修炼方法作者:灵宝通 王力平老师传授的八卦意球修炼方法:早晨去公园或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两脚开立同肩宽,闭眼.两手自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抬起,两掌心相对呈抱球状.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