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分析师赵晓光最新对话

“特斯拉明显在复制苹果当年的路径,就是不断的导入中国的供应商,培养中国供应商,帮助它不断地降价,不断地低价化,不断地创新。”
 
“全球汽车零部件前100强,加起来是7万亿的收入,这里96%还不是中国人的。在未来5~10年,在这个领域也会不断出现一些非常好的公司。”
 
“像特斯拉,现在已经有20%的供应商是中国厂商,我们预测,未来它在上海的工厂,一定是50%、80%、90%甚至全部国产化。”
 
“在电池行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整个中国造车的电池体系已经形成了。以电池为突破口,未来汽车里的精密制造,核心零部件,核心智能化,一个一个都会打开。”
 
“现在手机下游越来越高端化、集中化,主要的客户就这5家: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还有小米。它要求高的时候,你的难度就自然大。”
 
“未来从4g到5g,对信号各方面要求是越来越高的,这时候不断迭代,不断跟着客户一起创新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你现在拿出一个苹果的供应商列表来,在模组领域,基本上都被我们大陆的供应商垄断了,在过去这10年不断地替代日韩、中国台湾地区、欧美的厂商,这种垄断性一旦形成,它就是大企业,它反而成本会更低,它有规模化的采购能力,规模化的研发能力,所以无论是在性能和成本上,小企业很难和它PK。”
 
“在智能手机之前,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消费电子产品,比如说有MP3,照相机,U盘、psp。智能手机就做一个事情,就是all in one,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智能手机里,所以就分久必合。随着5g开始,它会进入一个合久必分的过程,未来整个消费电子应该是多点开花。”
 
“去年整个智能手机销量也没有很好的表现,为什么整个行业都特别景气?除了供给端收缩的一些原因之外,最核心的就是在需求端。
 
像新能源汽车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增量,物联网也开始启动,各种新的消费电子终端也开始启动,这里每一个点带来的占比可能5~10个点,都不是特别起眼,但他们加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带动。”
 
“我们最近调研了很多做材料的企业,发现材料产业确实像当年在模组产业替代日本人一样,开始了。”
 
“在我们看好的所有领域中,如果说弹性空间最大的,肯定是AR。是因为手表也好,耳机也好,它应该是智能手机的延续,电视是一个存量市场的加快换机,AR应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以上,是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昨天(13日)在央视财经主办的“2021牛年投资大趋势”活动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赵晓光详细分析了电子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在他看来,随着手机下游越来越高端化、集中化,零部件供应商已经越来越寡头化。
同时,他还介绍了消费电子的五大投资机会,就手机的云化、无线耳机、电视、AR、VR、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给出了明确的分析判断。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赵晓光对话全文,分享给大家。

电子零部件越来越寡头化

不断迭代、跟着客户一起创新的能力非常重要

问:在2019年和2020年,整个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有非常波澜壮阔的走势,但是进入到2021年,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好像这个板块很多龙头公司都在休息,这是一个情况。
第二个情况是,很多人在投电子产业链的时候总有一个心结,说这个公司不就是个制造,或者说就是一个零部件的加工企业,它的核心技术到底在哪?未来会怎么样?
赵晓光:今年也是我做电子产业研究第15年,在过去15年,也一直遇到像这样的问题,就在这个机会系统性地回答一下。
电子模组产业最高有四五千亿市值,现在过1000亿市值的有差不多10家,过500亿市值的大概有30家,
到底有没有技术含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 技术含量。
 
技术难度是跟要求相关的,如果只是要求你把它做出来,和要做成99.9%的良率,那是不一样的。
因为现在手机下游越来越高端化、集中化,主要的客户就这5家: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还有小米。它要求高的时候,你的难度就自然大。
第二个原因,很多电子零部件不是个标准品,它是一个非标准品,在快速的迭代。
 
每年苹果要换一代机型,新的机型往往对应一个新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到良率、工艺的控制、批量化生产、成本的节约,这是很重要的。
特别未来从4g到5g,对信号各方面要求是越来越高的,这时候不断迭代,不断跟着客户一起创新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对于电子行业来说,很多零部件看似很简单,其实很难的。
比如说手机的摄像头、扬声器,都是8~10个零部件,非常紧密地组装在一起。组装在一起之后,拍摄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能不能达到这个像素,能不能达到这种非常完美的效果,声音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它是一个非常精细化的事情。
像手机的面板、手机的盖板玻璃。大家说盖板玻璃就一个玻璃嘛,它前后也是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
所以这么多年,这么多企业前赴后继想做盖板,目前看反而是以蓝思科技为为代表的精度不断提升。
 
这么多企业想做声学,目前来看,整个苹果实际上就两家供应商,就瑞声和歌尔。
所以看似小小的东西,当它非常精细化、非常紧密的时候,它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综合以上因素,整体电子零组件,无论是下游的模组,甚至说ODM、OEM,还是上游的这些关键材料,每一个环节都不是我们想的谁都可以干,在每一个行业中,苹果能够用的供应商也就那两三家。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从三个角度的分析。
问:你觉得现在手机产业链集中在苹果、华为、三星这几个大的品牌之后,它在市场上可选的零部件供应商是不多的。
赵晓光:对,它就越来越寡头化。
比如说大概到每年的10月份,苹果就开始规划明年的产品,它现在规划明年产品的时候,就要找到供应商,
这时候它会选谁?
它一定选以前跟我有非常好的合作、非常好的设计能力,非常好的批量化生产能力,非常好的良率控制能力,还有非常好的成本能力的这种公司,
所以你现在拿出一个苹果的供应商列表来,在模组领域,基本上都被我们大陆的供应商垄断了,在过去这10年不断地替代日韩、中国台湾地区、欧美的厂商
这种垄断性一旦形成,它就是大企业,它反而成本会更低,它有规模化的采购能力,规模化的研发能力,所以无论是在性能和成本上,小企业很难和它PK。

智能手机把所有功能集中在一起

未来整个消费电子是多点开花

问:未来三年,在企业的收入规模、利润规模、品牌化上,甚至站在全球的维度和视野上,中国这些本土的消费电子或者说零部件企业,谁能胜出?如果从投资机会的挖掘和把握上,去买哪一种类型的消费电子公司,三年之后的收益率会胜出?
赵晓光:这两个维度就是同一个问题。
就是机会在哪里。
根据我们过去这10多年研究产业的经验,发现没有一个企业会无缘无故的成功的,因为都是时势造英雄,幸运永远比能干要重要。
当我们分析股票,分析好的公司的时候,我们首先一定要看好,哪些行业是有机会的。
关于哪些还有机会,我们从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因为你看消费电子,还是看下游的需求,它是由需求的创新推动带动的上游机会。在这个领域,主要是有五个比较大的机会。
在智能手机之前,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消费电子产品,比如说有MP3,照相机,U盘、psp,有各种不同的消费品产品。智能手机就做一个事情,就是all in one,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智能手机里,所以就分久必合。
 
随着5g开始,它会进入一个合久必分的过程,未来整个消费电子应该是多点开花。
 
包括这一轮,去年整个智能手机销量也没有很好的表现,为什么整个行业都特别景气?
 
除了供给端收缩的一些原因之外,最核心的就是在需求端。
 
像新能源汽车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增量,物联网也开始启动,各种新的消费电子终端也开始启动,
 
这里每一个点带来的占比可能5~10个点,都不是特别起眼,但他们加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带动。
总的来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之外,以下5个领域是最重要的5个看点。

未来手机云化

手机会变成一个非常好的输入输出的平台

第一个领域就是手机的5g化和云化。
很多人说5g到底给手机带来什么变化,我们通讯团队的报告,今年中国要建60万个5g基站,5g要开始了。
5g会给手机带来什么变化?
那就是未来手机云化,很多处理存储的功能在云端,手机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舒舒服服的终端。
我举一个例子可以非常好的说明5g给手机到底带来什么?
你在4g的时候拿一个1万块钱的手机,很多大的游戏,重度的游戏都玩不了,因为它处理不过来。
到了5g我可能拿一个1000块钱5g手机都可以玩什么魔兽、实况足球这些重度的游戏,因为我的存储、计算都在云端了。
所以这是一个很大变化,所以未来5g之后,手机会变成一个非常好的输入输出的平台。
比如说以手机摄像头为例,我们现在是刚从2D到3D,未来手机会从3D变成4D,什么叫4D?我们现在拍照只是拍出了物体的形状,以前是两维的形状,现在三维的形状。
5g手机有空间了,就可以放光谱传感器。比如说两个苹果,我利用这两个苹果表面发出的光谱不同,我可以推测它的物质的不同,我就可以知道这个苹果有没有农药,这个苹果有没有坏。
比如说你去照一下你的皮肤,我就可以利用你的皮肤的光谱,知道你皮肤是什么的属性。这些技术已经有了,但以前放不过来,现在就可以放过来。
所以5g带动整个智能手机创新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无线耳机会变成一个智能化的产品

智能手表会给你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第二个,在过去一年,有一个比较好的消费电子趋势,就是耳机的无线化,以AirPods为代表的无线耳机。
 
无线耳机未来会变成一个智能化的产品,未来耳机上装上各种传感器,测你的运动,测你的睡眠,测你的健康,这就是耳机的智能化,那会推动耳机的升级。
第三个就是手表的服务化,
过去我们很多人不带智能手表,因为过去智能手表带来只是一种体验,但是未来智能手表会给你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根据你的心电图可以告诉你,你未来发心脏病的概率有多大,它如果发现你连续心跳200下,可以自动给你提供救援服务。

电视会变成一个社交终端

AR、VR会加速到来

第四个,很重要一点,就是电视的社交化。
为电视过去都是一个媒体终端,随着华为的电视开始装上两个摄像头,它越来越多的变成一个社交终端。
你现在拿一个华为的智能电视,基本上移动互联网所有的应用都可以搬到电视端,电视的社交化会带来显示行业、显示屏行业一个大的机会,所以显示行业最近表现都非常好,面板价格不断上涨,是跟这个有关的。
第五个就是AR的加速化,
随着Micro LED技术的发展, AR、VR会加速到来。去年Facebook、索尼的VR的销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随着5g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体验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也会带动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所以未来的机会,不管是白马还是黑马,整体就在这5个领域产生机会。

模组上游存在机会

材料产业像当年模组产业替代一样,开始了

第二个维度就是产业规律。
过去10年以立讯精密、京东方、歌尔、领益智造、闻泰科技、蓝思科技为代表的一些公司,它主要是做模组。
我们手机有若干个功能性的模组,形成一个手机的功能。比如摄像头模组、显示模组、马达模组、声学模组。
中国电子产业就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崛起。在崛起过程中,未来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路径:
一个就是模组再往上游,材料、设备和芯片。
京东方在显示面板行业,显示模组成为全球龙头,它一定会本土化采购,采购中国本土的材料公司,本土的设备公司,本土的芯片公司,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
我们最近调研了很多做材料的企业,发现材料产业确实像当年在模组产业替代日本人一样,开始了。
第二个就是把手机的这种制造能力往汽车领域去复制,
特斯拉明显在复制苹果当年的路径,就是不断的导入中国的供应商,培养中国供应商,帮助它不断地降价,不断地低价化,不断地创新。
全球汽车零部件前100强,加起来是7万亿的收入,这里96%还不是中国人的。在未来5~10年,在这个领域也会不断出现一些非常好的公司。

特斯拉上海工场未来一定国产化

中国造车的电池体系已经形成了

问:你刚才提到手机的这种模式在往汽车上复制,是不是在汽车、电子这一块,未来机会会比较大一些?
赵晓光:是的,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
像特斯拉,现在已经有20%的供应商是中国厂商,我们预测,未来它在上海的工厂,一定是50%、80%、90%甚至全部国产化。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多一块电池,毫无疑问,在电池行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整个中国造车的电池体系已经形成了。
以电池为突破口,未来汽车里的精密制造,核心零部件,核心智能化,一个一个都会打开。

把人从开车的时间解放出来

他在车上会做什么?

问:怎么看待游戏和汽车智能座舱今年整个的市场表现?消费电子可以重点关注哪个细分板块?
赵晓光:如果把人从开车的时间里解放出来,
他在车上会做什么?
我确实觉得娱乐化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但是这一块我个人并没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就不敢妄言,特别是游戏和汽车智能座舱。
第二个问题刚才已经回答了,在整个消费电子领域,原有的这些平台型公司,它的竞争力肯定会不断地输出,新的机会就是刚刚讲的五化。
包括制造业往横向和纵向的两个转移,都是最明确的趋势,最好的赛道。

弹性空间最大的肯定是AR

AR是解放人的双手

问:消费电子的细分领域能不能给一点具体建议?天风现在做调研主要集中在什么板块和市值范围?
赵晓光:第一个问题,在我们看好的所有领域中,如果说弹性空间最大的,肯定是AR。
是因为刚刚讲的手表也好,耳机也好,它应该是智能手机的延续,电视是一个存量市场的加快换机,AR应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今年国内的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它们的AR产品,明年苹果的AR产品(也应该推出了)。
AR是解放人的双手,它应该是有把虚拟的内容跟现实的场景紧密结合,无论是在To C端还是在To B端,都是有很大的空间。
所以说,一个能够看三年的最大的机会就是AR,因为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二,我们研究员都非常勤奋,每个行业都在热火朝天的调研。
但是总的来说,确实偏向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新消费,这些新的领域因为它需要不断的调研,产业的交流,专家的交流才能够不断的加深认知,所以这些领域肯定调研的频度会更高一些。
比如说像传统的铜、白银,它很多是自上而下,他们也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框架了,可能定期跟上市公司、跟产业做一些验证就可以。
我个人认为肯定是两类。
一类就是这些白马公司、龙头公司紧密跟踪,当他们出现在一个非常好的位置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的跟进,让投资者跟进,这是一个比较确定的。
第二,就是未来新的龙头,这也有很重要的价值。
但是基本上这些50亿市值以下的小公司确实是看不过来,现在全市场4000多家上市公司,每一个行业平均200家,因为人的精力能力确是有限,你能把最好的这些跟踪住就可以了。
对这些小的公司来说,我们也会通过一些产业链上下游的方法先去挖掘梳理,梳理出来,我们觉得可能会比较好的,再进一步的研究,他只能是有重点、有突破。
编辑:慧羊羊
主编:六  里
(0)

相关推荐